种地
『农业生产进入“石化”阶段有多年了,就是用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的化肥、农药为基础,而且目前农业对此的依赖程度空前绝后!那么,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有害吗?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还能确保产量吗?』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可以获取原生态乡村的更多优质内容!」
多年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确实使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为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贡献不小!
但是,化肥农药的长时期使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土壤板结。长期的化肥使用改变了土壤的酸碱性,容易引起板结,这给地力的可持续性带来危害;二是环境污染。化肥农药都是工业化产品,有的来源于石油产品,不定程度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也是目前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因素之一,农药更是直接毒害、污染环境,很多生物直接在农药化肥的施用下绝迹了!三是有害物质残留。农药化肥的大面积施用,很多有害物质进入土壤,进入植株,也很容易在粮食等人们的食物内残留,就会在人类身体里富集,久而久之,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既然化肥农药的危害明显,那么可以停止使用目前的化肥农药而能确保粮食产量么?
其实,理论上来说,停止使用化肥农药是能确保农业生产产量的,这就是生态农业的概念。比如现在复合肥的使用比例提高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占比,长远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复合肥的工艺提高,其提供的营养成分会能够适应作物生长的需求,停止化肥的使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不显性!
关键问题是农药的停止对确保作物产量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不是就完全摆脱不了农药。一是成本控制问题。如果停止农药施用,除草、虫害会要使用大量人工,这会让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如果能够将农产品的价格表现出劳动力价值,则劳动力的投入可以取代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态农产品的价格会高,让人们逐步适应生态农产品的偏高价格就可以部分解决人工取代农药增加成本的问题。再说,病害和部分虫害也可以通过生物制剂来达到,这是如今很多低毒农药被推广使用的情况。
二是利用更多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目前有一些如稻虾集体种养、鸭稻综合种养等模式,可以解决部分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还配合上种植方式的控水控肥手段来预防病虫害发生等等方式,也可以部分解决农药施用而对产量的影响。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请留言置评!感谢您的阅读点赞、收藏转发!
果树不用农药,防止害虫的危害常用的几种办法:
一,覆盖防虫网
覆盖防虫网不但可以防虫,还可以防暴雨、防冰雹、防强风,并适度遮光,但由于成本较高,生产上多用于设施果树栽培。
二,清洁果园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或捡拾被害果、枝、叶并集中处理,可有效减少下代虫(菌)源;秋冬季节,结合剪枝剪除病梢、虫梢,并把果园及其周围附近的杂草和枯枝落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
三,人工除治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天暮毛虫卵块,打破树干、枝条上的黄刺蛾硬茧,刮除树干上的舞毒蛾卵块,挖出枝干上的天牛卵;介壳虫发生严重时,用硬毛刷刷除附着在枝条上的幼虫和卵囊;对卷叶蛾类害虫可及时剪除虫枝、白粉病及时剪除病梢、蓑蛾类害虫及时剪除卵囊、苹果枝天牛及时剪除被害枝并集中烧毁。
四,震落捕杀
在果树生长季节,对于一些具有假死习性的害虫,如金龟子、叶甲、天牛、栗实象等,可以通过震动树株使之落下,然后集中捕杀;冬季遇上雾凇天气,可以通过击打树枝,使介壳虫随之震落。
五,冬刮树皮
果树刮皮是冬季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增强树势,而且可以消灭病菌及害虫,降低越冬基数,控制或减少来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防治效果。果树冬季刮皮,从果树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都可进行,主要是刮除主干、主枝上的粗皮、翘皮。
刮的程度以刮去浅褐色皮层见绿不见白为宜;刮皮时,要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以收集刮下来的树皮、碎屑,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对有腐烂病、干枯病的果树,刮皮后要涂抹福美砷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六,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不但可以防止果树的日烧病和冻害,而且还能消灭大量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一般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l-2份、黏土2份、水35-40份。涂白的时间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第二次在早春。
七,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减轻或避免食心虫等食果类害虫的危害。耕翻树盘
深翻树盘既是改良土壤、促进果树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病虫的有效方法。通过深翻,可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如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及病菌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使一些在地面枯枝、卷叶及杂草中越冬的病菌及害虫(如卷蛾类、蚜虫、红蜘蛛等)被深埋地下,因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闷死,从而减少越冬基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