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合作社需要几个人

成立合作社必须在5名或者是5名以上的人员。

合作社需要几个人

成立合作社必须在5名或者是5名以上的人员,合作社成员必须是本村人。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所谓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的是合作,然后是经济组织,这是两个基本要素。

农业合作社的作用有哪些

1、政府与社员之间的桥梁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将社员的各种信息和诉求收集整理后理性地传递给政府,并将政府的农业政策传达给社员。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可以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取决策所需要的比较全面、真实的信息,又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促进政府政策的顺利推行。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帮助政府决策方面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专业合作社对所从事的行业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既了解社员意愿,又了解国家发展状况。专业合作社参与政府决策,不仅有助于避免一些决策失误,还能够促进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把千家万户小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抱成一团,使农民真正成为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体,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逐渐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增强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让农民抱成团闯市场,获取规模效益。敖汉旗第一个妇女专业合作社——长胜镇长胜村农家女子种养专业合作社是由7户从事种养的妇女组成的。该合作社是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法人组织,固定资产600万元。主要从事大棚种植、养猪的产销合作,本着门户开放、进退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加强社员间合作,增强社员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收入,降低风险,提升社员的实力和素质,促进产业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发挥集体智慧,真正走出了一条以健康为主线的绿色种养的合作道路。该社向社员提供或协助提供农畜产品的供求价格信息;向社员提供或协助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和相应的生产资料;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品种,在此基础上组织统一销售,同时对社员交售的产品进行质量验证、分等定级,形成统一品牌,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以争取稳定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和提升销售价格。该合作社成为社员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形式。该社发起人国秀玲说:“只有敢于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我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是为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利于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例如,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习惯、经济基础等确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品以后,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集体商标、地名商标,通过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敖汉旗四家子镇成立的“敖汉塞沃肉牛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引牛、统一标准化饲养、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现已发展社员32名。社员养牛从品种引进、饲养管理、饲料调制、疫病防治等得到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科技服务的平台。由于实现了股份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内带农户、外联市场的局面,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生产有效地整合起来,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养牛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合作社与社员达到了“双赢”效果。

三是加强社员自律,协调专业合作社的内外部关系。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非组织化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利用组织手段协调农户关系,规范农户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利用其行业代表身份,协调社员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可以统一、协调社员的集体行动,争取比较有利的市场竞争和谈判地位。

3、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但分布比较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其意愿的充分表达和利益的有效维护较为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代表和维护社员权益的组织,能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行业的要求、建议和意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过滤”原来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个体意愿,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形成和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专业合作社通过规范和约束农民、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的行为,化解行业内外的矛盾,维护农业市场秩序和相关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4、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组织保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直接的国际竞争需要把分散的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农业经营者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更好的打开国际市场,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敖润苏莫苏木蒙元草柳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常戈华凭借见多识广,四处奔走,终于把草柳编织的民族工艺品搭上了从青岛港出口外销的快车,美国、新加坡等国的定单接连不断,由于工艺品保持草、柳条的原生态性,很受欢迎。同时收购牧民柳条、草的价格也上涨,像扫帚草每斤达到1元多,光黄柳、扫帚草的出售一次就能有几千元。牧民妇女大多根据想象和现实生产生活编织,并加入了一些蒙古族文化元素,品种有200多个,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5、推进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政府与农民之间,需要社会中介组织承接政府的相关职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对专业合作社组织的管理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贯彻“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实行自愿组合、民主管理,使成员真正当家作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养成行使民主权利、进行民主管理的习惯,增强民主管理意识,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广大农民在参与合作经济活动过程中,能逐渐体会到合法守序、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要加强。同时,专业合作社深入农民群众,联系当地实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尊重农民意愿,集中农民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供群众选择,并在为群众所接受的基础上及时采用,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

6、拉动经济发展,解决发展资金短缺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合作社的成立,不但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将进一步发挥品牌和专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为缓解农村资金紧张,解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敖汉旗木头营子乡青山村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的挂牌成立,成为全旗首家信用互助协会。此协会吸收了90位农民会员,选举出11名理事和1名会长。协会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信用为主、担保为辅”的原则,在农牧民和信用联社之间搭建起共同发展的金桥。加入协会的农牧民会员在向协会交纳一定数额的互助基金后,农村信用社将按照会员交纳基金的倍为其发放贷款,还会根据会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且执行同档次的最低贷款利率。当信贷资金紧张时,会员可以优先贷款。另外,会员办理贷款时,只需持信用社发给的授信证和协会为其提供的信用担保就可办理,手续简单。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不但会加强金融信用建设工程,还将助推“三农”工作进程。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0年,中国养猪业风起云涌,可谓巨变连连。最让人感慨的,是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那些养猪业精英,在这片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演绎了属于 历史 巨变时刻的精彩。

倘若若干年过去,我们一定还会想起转折点2020年,想起这些人在2020年的言或行。

01秦英林

从22头母猪起家的秦英林,一直是养猪界的传奇。在非瘟冲击下,秦英林领导的牧原集团不但保住产能还大放异彩,在2020年 历史 性的首次登上养猪业龙头老大的宝座,改变了养猪业固定多年的江湖格局。截止2020年11月,牧原出栏量已达1547.3万头。在暴利行情催化下,秦英林家族身价也迎来暴涨。2020年4月7日,秦英林就曾以185亿美元财富坐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43名、中国富豪榜第8名位置,排名更是超越地产大亨王健林,一举打破外界对养猪的认知——原来把猪养好,可以这么挣钱。

02陶一山

2020年九月,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将达20亿头,到2022年猪价将跌到10元/斤,或跌到4-5元/斤都完全有可能。”言论一出,引发业内巨大关注,甚至影响到股市行情。其实,养猪业应该认真听取这类自由表达的真心话。在轰轰烈烈的巨头扩张潮面前,未来确实存在巨大的养猪风险。当猪价真正跌破10元时,或许会有跟风者在猪圈哭。到那时,他们的耳畔一定会回想起陶一山的言论。

03陈焕春

2020年9月22日上午,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总市值达到137亿。除了华中农大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华农资产公司持有科前生物股份外,科前生物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兽医协会会长陈焕春作为科前生物第二大个人股东,IPO后持股14.76%,这意味着陈焕春身价超20亿。科前生物上市创造的以陈焕春院士为代表的“亿万身家”学者,某种程度上完美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科研的枯燥寂寞与以贸易和投资为驱动的高速发展经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许多科研工作者只能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待遇并不算高,这使得学术科研的圈子里难免出现浮躁情绪。我们往往歌颂科学家的清贫,但我国发展至今,居民收入水平与日俱增,“用爱发电”并不是那些为行业带来进步的科学家应得的回报。

04步志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领衔哈兽研非洲猪瘟基因缺失疫苗研发工作,可以说是近2年来业内最受关注的学者。据了解,为了非洲猪瘟疫苗的开发,哈兽研团队夜以继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最新公开消息显示,该疫苗环境释放和临床试验进展顺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对该疫苗的争议一直存在,但就像某企业家在嘉兴大会上所言,科学家对非洲猪瘟疫苗的正常研究是需要业界支持的。产品在什么时候可以上市,养殖企业愿不愿意使用,是另一回事。

05刘畅

2020年,新希望六和在养猪业的突飞猛进可谓令人震惊。2020年1 11月,新希望六和已出栏生猪663.43万头,刘畅率领她的团队干出了让行业赞叹的业绩。新希望六和的高管团队快速实现了年轻化,从董事长到总裁均为80后,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历史 风向标,因为它意味着新一代的企业家开始真正登上 历史 舞台,开始掌握真正企业的话语权和命脉。

06鲍洪星

人们提到江西畜牧业,总会想起饲料赣军的代表双胞胎集团。然而,2020年,在不经意间,双胞胎集团已经变身为一家以养猪为主业的农牧集团,存栏母猪数十万头。鲍洪星和他带领的双胞胎集团,可谓饲料企业转型养猪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团队,有资金,有实力,关键是,转型意志够坚决,转型成绩很靓丽。饲料巨头养猪,他们很可能在养猪业弯道超车。

07邓成

2020年,邓成离任新希望六和总裁,随后上任天邦股份董事长,令行业高度关注。他为什么离开新希望六和,到天邦领衔会对天邦乃至行业产生哪些影响,自然有各种分析和猜测。要知道,这两家企业在养猪业都举足轻重,行业大佬转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会影响一批人,甚至影响一个行业,会有蝴蝶效应。

08温志芬

温氏股份的高管一向敏于行而讷于言,秉承少说多干的风格。回顾2020年养猪业,我们离不开关注温氏股份。这一年,在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的带领下,温氏股份的发展静水流深,亦处于深度变革之中。2020年,温氏股份成立了水禽事业部、种猪事业部,把养猪事业部拆分为猪业一部、猪业二部。架构的调整,在于快速适应行业节奏的竞争和变化。温氏股份的韧劲和后劲,比绝大多数公司要强劲,很多人都在讨论,温氏股份什么时候会重新成为养猪出栏量老大?

09何祖训

经历一番卧薪尝胆般的磨练后,何祖训带领的云南神农集团终于在2020年底等到了IPO过会成功的消息。作为畜牧业的“云南王”,神农集团其实早就有登上资本市场的资格。当下,巨头正在角逐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市场,格局即将发生巨变。云南终于有了本土上市农牧集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何祖训和他带领的神农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10中小养户

2020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常常被人提起——中小养户。在巨头挤压的时代,他们是否还有养猪的机会?当非瘟稳定之后,他们是否还回来?非洲猪瘟是否让中小养户失去了养猪的能力?当下,有多少中小养殖户能够成功复产?如果猪价暴跌,很多人必然快速逃离。说实话,如果中小养殖户大幅减少,那么许多上游企业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几十年来,太多的饲料乃至动保企业就指望着中小养殖户过日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