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么种才能高产?
1种植地选择
玉米植株高大,具有水肥需要量大且不耐涝的特点。因此,种植玉米最好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土壤。砂质土虽然通透性好,但肥力差、水肥保蓄能力弱;黏土则通气性不好,整地质量差,不易耕作。理想的土壤是壤质土壤。另外,玉米的耐盐能力弱,当全耕层土壤全盐量达0.41%、氯离子达0.061%时,生长不良。因此,盐碱较重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2整地
为打破前犁底层,为根系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前茬收获后深耕灭茬,耕深为23~27 cm,随后进行镇压耙耱,以保证田面平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如果水利条件好,可在土壤上冻前进行1次灌溉,一方面可以通过冻融交替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用水高峰,以利于春耕整地播种。
3底肥施用
一般而言,高产玉米应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即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基肥,而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因为氮肥是速效肥料,而且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吸收氮素;而磷肥属缓效性肥料,其有效养分的释放速度比较慢,在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满足当季作物的需要,而且其肥效还可以维持3~4年;钾肥虽是速效肥料,但由于玉米植株在苗期对K的吸收速度比较快,在吐丝后玉米植株基本停止对K的吸收,所以氮肥宜用于基肥,磷、钾肥宜一次性施入土中。
玉米目标产量为11.25 t/hm2的地块施有机肥37.5 t/hm2,施化学肥料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675~900、1 200~1 500、300~450 kg/hm2.其中,尿素、硫酸钾也可分别用碳酸氢铵、氯化钾进行代替,用量分别为1 800~2 250、225~375 kg/hm2 .另外,生产上可施用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防止玉米发生缺素症。各微量元素的施用方法具体如下:作基肥时锌肥用量为15.0~22.5 kg/hm2,锌肥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一般每隔2~4年施用1次即可。玉米质量检测表明,锌对玉米的品质有负影响。因此,如果土壤不缺锌,尽量避免施用锌肥。钼肥可施用含钼10%的钼酸盐下脚料7.5~15.0 kg/hm2;硼肥主要用作基肥,用量为15 kg/hm2;锰肥一般用含硼工业矿渣,用量为75~150 kg/hm2.操作时将其与其他基肥同时撒入土壤表面,再通过耕地翻入土中即可。
4品种选择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在保证玉米全生育期为无霜期条件下,尽量选用生育期较长、优质、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另外,为满足市场对玉米的不同要求,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用途的良种。
5种子处理
玉米是稀播、高产谷类作物,自身调节能力很小而且对光比较敏感。如果出苗不全则达不到单位面积穗数的要求,产量自然下降;而如果出苗不整齐则会造成植株高矮、大小、壮弱不均匀,小苗往往会因光照不均匀而生长滞后,最后造成穗小、空秆,产量自然同样下降。而造成出苗不全、不齐的原因之一就是种子的质量问题。由于玉米的果穗较大,不同部位籽粒的大小不一,而作为种子的籽粒要求选择穗中部的籽粒。但目前对种子的质量和价格尚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因此,大小籽粒的种子混合,未进行分级利用,这给播种后玉米的整齐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对种子管理不完善,在玉米籽粒检疫的过程中存在纰漏,玉米种子带有虫害、病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种植者,购买种子后,在播种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分为以下4步:第1步:筛选。对购买来杂交种进行筛选和粒选,除去瘦粒、霉粒、破粒、混杂粒及虫蛀粒,以保证种子质量.第2步:晒种。选种后进行晒种,降低其含水量,促进种子成熟,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及发芽力。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放在席上,晒2~3 d,要定时翻动,可提早出苗1~2 d.第3步:浸种。播种前用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液或叶面素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第4步:药剂拌种。为了防止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以及地下虫害等,可釆用药剂拌种。目前,推广的种子包衣集药剂拌种、营养拌种为一体,有条件的可对玉米进行包衣,其有效成分会逐渐被根传导到幼苗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
6播种
6.1播种期
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适宜温度分别为8、28~32 ℃,当5~10 cm地温达到10~12 ℃时即可播种。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生长期,增加植株的抗逆性,生产上一般可适当早播。适时早播有以下3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使玉米从发芽至成熟能处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下,从而实现早熟高产二是可减轻虫害,在苗期是以地下害虫为主,中后期有玉米螟危害,适期早播可在虫害发生前出苗,虫害严重时苗已长大,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病害,适时早播则不利于黑粉病孢子发芽,减轻发病率。三是可增强抗倒伏能力。适时早播,由于气温较低,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迅速使根系发达,而地上部分短粗,植株较矮,从而增强了植株抗倒伏、抗旱、耐涝的能力。此外,适时早播可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如山区玉米后期会有早霜危害,影响产量及品质。但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适时晚播,使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正好与雨季相遇,避免遭遇“卡脖旱”.
辽宁省春玉米适宜的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对于特种玉米,例如优质蛋白玉米、糯甜玉米、爆粒玉米等,选择地块时要注意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以免串粉使玉米的特性消失。方法如下:一是釆用时间隔离,使特种玉米的花期不与普通玉米相遇;二是釆用空间隔离,距离为400 m以上.如果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的距离可适当近些。在特种玉米中。以籽粒为生产目的玉米播期可同普通玉米,而以鲜食为主的玉米例如甜、糯玉米则要根据上市时每天的销售量,玉米田间管理的三个要点以销定产,从而确定播种期,可分期播种或采取早、中、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方法。
6.2播种方法
目前一般釆用机播,对没有机播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犁具开沟,人工点播。辽宁地区玉米播种量为37.5 kg/hm2 .若土壤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为了保证全苗,在播种的同时要另外用营养钵育苗,以备缺苗后补栽之用。
玉米播种深度要适宜且深浅一致,这是保证苗全、苗壮、苗齐的重要环节。播种过深,出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幼苗瘦弱或出苗不整齐,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出苗的现象;播种过浅,表土易干旱使出苗水分不足,失去发芽力或芽干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玉米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6 cm.
6.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使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取得协调,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适当的绿色面积和根系,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条件,达到穗多、穗大、粒重而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在具体操作时,一般早熟品种密植,晚熟品种稀植;同一品种株型紧凑密植,株型松散稀植。一般为3.3万~4.2万株/hm2.
7田间管理
7.1查苗、补苗
为保证田间植株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时观察田间苗情,查漏补缺。一般采用催芽补种、移苗补栽的方式进行补苗。移栽苗龄以2~4叶龄苗为佳。为提高补苗的成活率,一般在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
7.2间苗、定苗
为避免幼苗相互拥挤和遮光,降低幼苗对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形成壮苗,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一般3叶时间苗,4~5叶时定苗。定苗时应去掉虫咬苗、病苗和弱苗,选留壮苗。
7.3中耕除草
为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减少杂草,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中耕。一般苗期中耕2~3次,第1次3~5 cm,以松土为主;第2次在拔节前进行,可深至10 cm.如有条件,可用化学除草剂实现少耕,以减少劳动强度和用工。现在化学除草已逐渐走向普及。玉米食品加工技术,化学除草是在整地时(播种前)用已备好的药剂均匀喷洒在土表。如在生长期进行喷洒,要注意不能把药剂喷在玉米叶上。
7.4肥水管理
在基肥和种肥充足的条件下,由于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少,玉米苗期一般可以不追肥。对于补种苗和弱小苗,视苗情可以进行施肥灌水,以保证拔节前达到生长整齐一致。正常年份玉米苗期一般不进行灌水。玉米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具体做法:在4株玉米苗的中间用小铁铲挖开表口,把肥料放入再覆土,施肥后应及时灌溉。
7.5防治虫害
玉米的虫害主要有黏虫、地老虎、蚜虫、玉米螟等,应及时防治。
8适时收获
当玉米籽粒出现黑粉层时,即为成熟的标志,即可收获;鲜食玉米在灌溉后20~25 d进行收获,即乳熟期及时收获。
玉米种植方法和技巧 玉米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玉米地套种白菜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对种植地亩施1800-2000kg畜禽有机肥、500-600kg碎秸秆及50-60kg三元复合肥,再对其深为25-28cm的深翻、整平耙细,作成宽畦宽1.3-1.5m,高20-25cm的畦,并且宽畦间作窄墒,墒宽0.5-0.8m,高20-25cm,所述宽畦与窄墒间设有排水沟,排水沟宽20-25cm,深10-25cm;
(2)在高畦上作两行种植穴,穴行距0.8-1m,穴距25-30cm,穴深20-25cm,在穴内摊铺厚度6-8cm的营养土,其营养土上点播种子1-2粒,其上再撒播一层厚为2-4cm的细沙土,再将其喷湿含水量达32-36%,待出苗;
(3)将3-4片真叶的白菜幼苗移植到窄墒,先在窄墒上作两行培育穴,行距0.4-0.6m,株距0.3-0.4m,培育穴6-8cm深,先在培育穴内浇满穴河水,再将培育成3-4片真叶的白菜幼苗用土块将其根部压在穴底,再填放5-7cm厚的营养土,然后用田土覆盖营养土层;
(4)在玉米拔节期亩施16-20kg尿素,大喇叭口期亩施20-24kg尿素,追肥后对玉米进行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100%;
(5)白菜莲座期和包心期各追肥一次,亩施尿素12-14kg,并在白菜包心后用长宽均为7-10cm,厚为3-4cm的土块进行压顶;
(6)做好对玉米及白菜的防虫防病工作。
套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几种庄稼,叫间作套种。
1、选地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处在6-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
2、选种
种植玉米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种子纯度高、出芽率高、净度高的种子,且种子的抗倒性比较强、抗病性能要好。
3、播种
可以直接打穴播种,在地里打穴,然后施肥、播种,行距65cm,株距18cm,播种深度为5cm,播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5叶时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缺苗要及时补苗。
可以整地作畦,在畦面上施肥、点穴,每穴播2粒种子,播后覆盖1cm的细土,再在畦面上搭棚。出苗后浇稀释的粪水,5叶时可移栽到大田里。
4、管理
(1)温度:玉米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要求6-10℃,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苗期能耐短期-2--3℃的低温,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
(2)光照: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
(3)水分:玉米的需水量较多,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4)施肥:在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期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亩。
(5)中耕除草:生育期中耕培土2-3次,还要清除田间杂草。
(6)病虫:病害主要有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