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苗是怎么种植
茶苗种植的方法:
现在有许多人会种植茶苗,但是种植茶苗的话如果不注意技巧也是养不好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茶苗的种植方法。
1、一般来说,要种植茶苗,选择在春天的时候,或者是深秋的时候存活率会比较高,其他季节不大适合种植茶苗。
2、种植茶苗要注意土壤的透气疏松,一般在种植茶苗以前,要把地里的土壤翻两次,在第二次翻土的时候适量施入翠姆微生物菌剂。
3、种植茶苗之前,注意剔除土壤中的大石头以及杂草之类的东西,不然会影响茶苗的根部生长。
4、种植茶苗的话,要注意天气变化来控水,因为茶苗刚刚发根,而且根部较浅,所以保水和抗湿能力都不大强,注意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量浇水。
5、夏天的时候要注意给茶苗遮阳,茶苗因为根部比较浅,抗旱能力不大强,同时也不大能经得住暴晒。
农田种茶要注意要掌握哪些技术?
一、气候条件x0d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二、土壤条件x0d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三、地形条件x0d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农田种茶技术:
一、种植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苗木失水,保证成活,种植时茶苗应剪去部分枝叶,必要时在高温的旱季还要适当遮荫、浇水抗旱保苗。
二、、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叶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与灌溉等。茶叶树行间松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发,使水渗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减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进行一次,深度7-10㎝为宜,茶园“封行”前宜浅耕,“封行”后结合施肥进行。
1、施肥:茶叶树在生长期和多次修剪、采枝叶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料,因此必须对茶园进行肥料补充,才能获得稳产、高产。施肥量依据树龄树势,采叶量和土壤条件来决定。幼龄茶树春夏季结合抗旱以施水肥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沟施为好。采叶茶树所需肥料,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一般每50㎏鲜叶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钾肥0.5-0.8㎏。基肥在秋季结合中耕进行,茶树生长活动期2-9月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水土保持。茶园多建在山坡地上,冲刷严重,要建设好排灌系统,间种绿肥、盖草、培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养分,抑制杂草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三、树冠管理
为了增强树势,获得高产稳产和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修剪是一项重要措施。经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顶端优势促进其侧枝和腋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扩大树冠,培养强壮的骨干枝。
1、修剪时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根系生育处于旺盛时期进行为宜(秋季9-11月)。
2、修剪程度。两龄茶苗,高度在30㎝以上,开始分枝时,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15㎝以上的植株体剪去,三龄苗,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龄苗,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40-45㎝的植株体剪去。
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篱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于伤口愈合。剪时尽量留下分枝的外侧芽,以使植株向外侧展。有病害或过于细弱的枝条应当剪去。经三次修剪茶叶树基本骨架已养成,即可轻采养蓬。预计四年成园后每亩产茶叶300-400斤,管理方法得当的,还可逐年提高产量。对树势衰老、萌芽力不强的老茶树,可视树势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重修剪可在茶树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剪去,台刈离地面4-5㎝处全部刈去,时间在春茶前后进行。
四、茶叶树的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对茶叶生产的危害很大,病虫种类很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约400多种。在生产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术、人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减少施用农药,特别是高残毒农药和剧毒农药应严禁使用。
1、茶叶病害: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枝和果。
防治方法:⑴清园;⑵增施肥料,恢复树势;⑶喷波尔多液。
2、常见茶叶害虫:根结线虫害、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
五、鲜叶采摘
采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既是收获过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制茶工艺的开端。合理采摘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摘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树势。
1、及时采、标准采。各种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高级茶原料要求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采摘时,须根据要求标准及时进行采摘,否则芽叶粗老,同时也影响下轮茶芽的萌发。
2、留叶采。芽叶是茶树主要的营养器官,采茶与茶树生育相矛盾,因此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生长较差或更新后不久的茶树春夏季各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茶叶采摘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全发酵、不发酵、半发酵三种,即为红茶、绿茶、乌龙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