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秸秆焚烧可以减农药使用量,可以减少农药对水源的污染是吗?

在地球上,植被的数量可以说占了很大的比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对植被“树干”的依赖程度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然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也提倡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这样我们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就会更加稳定。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有道理的。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好生态环境。

秸秆焚烧可以减农药使用量,可以减少农药对水源的污染是吗?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也可能带来一些可能对地球有影响的环境事物,比如“稻草”,对我们来说太普通了,“稻草”在农村随处可见。稻草只是成熟作物的茎和叶(穗)的总称。在农村工作的朋友,应该总会看到“稻草”的存在。通常,庄稼成熟后,我们收割时,会留下“稻草”。所以它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主干,而秸秆作为粮食作物的主干,肯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树干,基本上就没有活路。

所以,“树干”是农作物生存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些动物可能会吃它,因为这些“树干”含有氮、磷、钾、钙、镁和有机物,其中有些适合野生动物生长。但是很多时候,人类会为了农作物的生长赶走野生动物来保证最后的食物,所以最后产生了很多“秸秆”,这些都是很好的。焚烧秸秆释放的二氧化碳污染物是最大的“温室气体”。如果人类每年燃烧秸秆,将导致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加速全球温室效应,因此这将导致更极端的气候现象。事实上,它也从侧面影响了我们未来作物的生长。如果气候变了,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阻碍,最后粮食的问题也会如此

许多地方已经停止让农民的土灶冒烟,许多农场因为环境污染而关闭。没有动物粪便和人类粪便,高温堆肥就无法堆放。况且很多农村不允许粪堆存在。稻草屋早就消失了,稻草也从原来的宝贝变成了垃圾。“这几年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跟秸秆还田有很大关系。有病虫害的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病虫害越积越多,每年都有很多药治不好。如果秸秆还田质量差,还会导致出苗不良,生长乏力,甚至死苗!”一个农民说起稻草还田的苦恼,他的话里流露出无奈。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农民知道种粮的重要性。但是每年夏秋两季的秸秆处理让农民头疼。如果我们重视粮食生产,就必须解决秸秆处理的问题。禁烧不是长久之计,还不是唯一的办法。只有找到真正的稻草出路,才能解决禁烧问题。如果一时找不到理想的解决办法,能否将禁烧改为限烧。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促进农药减量农户增收2009年6月4日,四川省各市(州)和28个茶叶产业核心县(市、区)植保站站长来到全省绿色防控现场会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夹江县龙沱乡修文村茶园观摩学习,他们对该茶园安装杀虫灯、黄板,释放捕食螨,应用生物农药等技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赞不绝口,特别是对该茶园利用生物多样性在自然控制有害生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是兴趣浓厚。修文村是典型的纯茶叶村、无粮村,全村共有茶叶4 500亩,茶叶总产值1 890万元,全村机防队和农户拥有机动喷雾器200多台。自2007年在该村开展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以来,成效显著,年平均每亩减少施药4次,节约农药成本和工费96元。2007~2009年所产茶叶农残抽检均合格,达到了绿色食品要求,平均鲜叶价格比非示范区高30%~40%,每亩节本增收1 350元。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我省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争取财政支持2006年以来,四川省财政累计安排绿色防控示范工作专项补助经费400多万元,支持各地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泸州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省市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四川省财政厅2008年底向泸州提前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支持今年的示范工作。乐山、眉山等地的财政部门也先后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形成了省、市、县齐抓共管,共同支持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的新格局。

 二、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光碟等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培训绿色防控。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科技苑》栏目合作摄制了柑橘以螨治螨专题片,并制作成光盘下发各地。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与四川省农业宣传中心合作制作《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题片发行到基层,深受农户欢迎。眉山市在《眉山日报》上用整版篇幅报道了该市的“以螨治螨”、“生物导弹”、害虫诱杀技术和稻鸭共作等绿色防控工作,目前,该市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已突破10万亩。央视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四川日报和沪州电视台《泸州现在时》栏目等主流媒体纷纷对泸州的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作了宣传报道。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分别在青神县和夹江县举办了柑橘以螨治螨技能培训会和性诱剂防治农业害虫技能培训会,邀请有关专家对示范县的技术人员进行绿色防控操作技能培训,受训人员达200人。各示范县(市、区)也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召开现场会和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宣传绿色防控技术,大大提高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入户率。

 三、狠抓示范带动截至2008年底,我省已在33个柑橘主产县(市、区)200多万株柑橘上示范推广害螨天敌一胡瓜钝绥螨210万袋,应用“以螨治螨”的果园面积3万亩;全省

 已有21个市(州)150多个县(市、区)示范推广频振杀虫灯,累计应用数量达3万多盏;开展性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示范推广面积10万亩;在10万亩玉米上示范推广“生物导弹”40万枚;示范推广稻鸭共作、纹曲宁防治稻曲病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30万亩;示范推广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蔬菜害虫10万亩;在甘孜州石渠县等地示范推广绿僵菌防治西藏飞蝗20万亩。据统计,2008年全省在21个市(州)、64个县(市、区)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40万亩,较好地带动了大面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四、示范成效显著实践证明,示范区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户增产增收,获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柑桔红蜘蛛、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施用3~6次,每亩减少农药支出30~150元,每亩挽回及增加产量150~500kg,挽回及增加产值90~800元。如乐山市市中区的4 000亩蔬菜示范区,一季蔬菜少施用农药600kg,节约农药支出12万元。泸州市采用稻鸭共作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每亩可节约农药防治和人工成本90余元,每亩养鸭15~20只,价值可达600元左右,每亩实际节支增收可达700元以上。而且这些技术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通过农药残留检测,绿色防控区作物上农药残留均合格。

  (四川省农业厅)

 

 汉源县小春马铃薯

 亩产高达3400公斤

 

 2009年6月4日,四川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与汉源县农业局在汉源县双溪镇实施的小春马铃薯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在认真考察了当地马铃薯高产创建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对双溪镇柴坪村核心示范区的两个净作高产田块进行了现场挖方实收测产。其中,陈立贵责任田面积1.2亩,挖方实收鲜薯重445.9kg,折合亩产3377.2kg;刘万能责任田面积1.0亩,挖方实收鲜薯重264.5kg,折合亩产3443.4kg,创当地最高纪录。扣除亩

 生产成本约800元后,亩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

 汉源小春马铃薯创造的高产纪录表明,我省提高小春马铃薯单产还有很大潜力。他们总结的“规范行比,脱毒良种,肥促化控平衡栽培”为核心技术的马铃薯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值得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四川省农业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