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农田进行养殖活动是否合法?这一行为有何影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所以说粮食的产量是要高的,如果不高的话也供养不了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坚守耕地红线,不要让国民侵犯这个红线。但是现在有很多人都占用农田进行养殖活动,这个行为合法吗?这一行为有什么影响呢?
这个行为合法吗?
小编在网络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国家政策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种植以外的活动。所以你在农田里不种田,却拿这个农田去进行养殖活动,这一行为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这也是国家的强制规定,大家最好不要去触碰,担心被警察拘留,这也会留下案底,对以后的生活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这一次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国家的耕地面积一定不能够太少,如果太少的话就生产不出那么多的粮食,这个对于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不稳定的。第2点这个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别的农民看到你在农田上养殖,赚了很多钱,他们就不想种田了,也想去养殖,然后就没有人种田了。第3点,如果农田用来养殖,那它的土质将不适用种植,以后这个农田就荒废了,变成了其他的田地,然后耕地面积就会减少。
总结
所以国家有明确规定,农田是不能够进行养殖的,这种活动是违法的,也会被政府罚款。如果你想进行养殖活动,也可以去农田外面养殖,或者边种田边养殖,在稻田里养殖一些鸭子,这些鸭子可以吃稻花也可以吃害虫,这样的行为是比较提倡的。总的来说不要单独的用熔田去进行养殖,这样的行为如果被相关部门查到了,肯定会对你进行罚款的。
“非粮化”说得简单直白点就是耕地除了粮食作物外,禁止种植其他作物。对于耕地能不能种植“非粮化”作物,有明确规定是不能!并且在抓紧促进阶段。
近日湖南的一位农民自承包地种植了1.5亩生姜,却还没成熟就被有关部门的人们铲掉了,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后,很多网友将之与最近引发舆论热议的“农管”执法联系起来。
这件事情背后暴露的是近年来全国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面临的多重困境。关于“非粮化”,严格地细化了粮食种植的政策,特指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三大主粮以外的种植,也就是说土地在确保这几大主粮的种植面积后,才能种植棉花、大豆、花生或其它杂粮和经济作物,不可以用来种树、挖塘、建厂房、养殖设施等非粮食作物。
近些年来越多越多农民进城打工,尤其是年轻一辈,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务农的,老一辈大多是在家帮忙照看孩子,会下地劳作的也不多了,毕竟外出打工比在家种地赚得要多,而且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因此导致耕地出现荒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一些大规模流转的农村耕地改种非粮作物,如果不加以阻止及时纠正过来,粮食产量肯定会出现下降,而粮食对于我们而言有多重要,这一点不必我啰嗦了吧。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面积,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这成为近年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主要依据,但二者所指向的问题有所差异。
防止耕地“非粮化”比制止耕地“非农化”的工作更为细致、深入,并且对不同等级耕地所种植作物的优先顺序做出了规定。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包括:
1、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和三十八条: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2、永久基本农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那么耕地上种植什么呢?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是: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如果现在种植的是棉、油、糖、蔬菜等非粮食作物的,可以维持不变。
对一般耕地的要求是: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
所以1.5亩全部种植生姜是违反了相关规定的,不过在农村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拿我的老家来说好了,很多人都在自家的耕田上种了藿香树。而永久基本农田被一个老板集中承包去种植了,去年种植水稻收割后,今年改为了种植毛豆,我在五一回家过节的时候发现村里面很多人都去摘毛豆了,一问才知道老板在雇佣“临时工人”呢,连小孩子都去帮忙摘了。
按照0.6元一斤的价格回收,有些毛豆的成熟度还不够就摘了,原因是村支书和有关部门来下达“命令”了,要求尽快处理重新种植水稻,后面承包老板去协商争取了一些时间,把能摘的毛豆都摘了,实在不能摘的再等个把星期是极限了,自己不处理相关部门会安排直接铲除,现在全部清理掉又准备种水稻了。
粮食等农产品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稳定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所以我们不能随意违反政策规定不能“乱来”哦!
要想治理耕地“非粮化”的痛点,个人觉得应该给大家进行普及,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让大家逐渐培养这个意识,例如充分利用起村里面的“大喇叭”,定时定点播放相关的规定要求,村里面的公告栏粘贴相关告示,村长或者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明确告知大家该如何做,不让任何人企图“装傻充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