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茶叶中会有农药,是真的吗
是真的,只要采用密植方式栽种的茶叶都必须打农药,否则就会有病虫害。密植栽种就是我们俗称的“台地茶”,植株很矮,大概到人腰腹部,栽种十分密集。绝大部分的绿茶、铁观音、红茶这些茶种大部分都是用台地茶来制作的,因为叶形漂亮,都是芽尖,而且产量很高,单价较便宜。台地茶如下:
而云南种植的普洱茶则不然,大部分的普洱茶栽种都相对较稀疏,茶树较高,树龄较大,在山头上分布很广,很多甚至属于乔木,病虫害较少,如果打农药的话则对人力成本及农药成本都是个考验。所以普洱茶里有农药的则是少数,前提是你买到的是地道的普洱茶,而不是用台地茶以次充好。
如何解决好茶叶农药残留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习惯,饮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
然而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农药,怎么判断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鉴别茶叶农药残留的方法。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
感官鉴定,也叫审评,形状,属外观鉴定。
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
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
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
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
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
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
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
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
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
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
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感官鉴别中发现。
茶叶尚无、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即6级18等,和国际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标准。
其中只有国标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具有强制性。
感官指标:具有该茶正常应有的外形及固有色香味,不能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得含草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
理化指标:每kg铅含量不超过2mg(紧压茶为3mg)铜不超过60mg锑不多于0.2mg(紧压茶为0.4mg)。
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均不得超过0.2mg/kg.
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会下降。
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
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茶叶的物理鉴别有4项内容:
1叶片检验:取少许开水冲泡后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叶片的颜色为深绿色,上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叶端短小钝圆,叶缘呈锯齿状,锯齿上有纤毛,即可判断为真茶。
不符合以上特征的叶片即为掺假茶。
2对掺入已浸泡过的茶叶检验:取可疑茶叶片,制成粉末,置于表面皿中后,另于其上端再加盖一表面皿,控制电炉,用小火烘烤5-10min在覆盖的表面皿上,用镜检,如果可见许多极细的油滴状物,并有许多细针状结晶者为咖啡碱,表明是纯茶。
否则说明咖啡碱早已溶解无存,可以判为是已经浸泡过的茶叶。
还可以根据浸出液比重法来确定,已经浸泡过的茶叶浸出液比重为1.0023-1.0057与新茶浸出液比重1.0098-1.0145相差甚远,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更能准确判断。
3对茶叶中掺入了色素的检验:取茶碎末放在白纸上,反复摩擦,如在纸上留下了各种颜色条痕,说明有着色剂存在。
还可取茶少许加入三氯甲烷,振荡后,如三氯甲烷呈现蓝色或绿色者,表明茶叶掺入了蓝靛或姜黄等着色剂。
4对茶叶中掺入蜡质的检验:取少许茶叶摊于粗糙白纸上,用电熨斗烫之,如在白纸上有明显油迹存在,说明茶叶中掺入了蜂蜡或石蜡。
茶叶的化学鉴别:
如果可疑叶片不含咖啡碱和锰,已能证明不是茶叶,但若检出咖啡碱与锰,也还不能肯定可疑叶片就是茶叶。
因此,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作有无茶氨酸的检验,来终判定茶叶的真假。
市场抽查发现,散装茶普遍质价不符,质次价高;包装茶中有不少不法商贩伪造“猴王”、“京华”等商标、包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而且缺斤短两。
以“京华”牌为例,其商标、寿字图案和包装袋图案都进行了注册,受国家法律保护。
包装定点印刷,细致精美,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包装茶时应仔细辨认,注意比较,避免上当。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如何鉴别茶叶农药残留的方法,希望对大家鉴别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有所帮助。
经常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不过购买茶叶之前要仔细鉴别茶叶上的农药残留是否达标。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市场巨大但却复杂,茶叶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的改善的话,那中国的茶叶就无法摆脱掉“大而不强”的帽子。纵观我国的茶叶市场,大多以茶农散户种植为主,因此想要监管茶农散户非法使用农药的情况,难度非常大。那么,该怎么解决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呢?
和大多数农副产品一样,茶业发展面临的第一大困境便是茶叶种植的分散化。从零散的茶农手中购得茶叶,才能使之进入生产销售领域。但目前,茶叶厂商与茶叶种植上几乎脱节,厂商收购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将茶种植与茶叶生产联系起来,将茶叶从种植、生产再到销售纳入一体化、标准化的管理是整个中国茶业首先需要思考的。
而针对目前出现的茶业管理无力的现状,行业内仍可通过自发建立介于官方与平民的行业协会,在茶园建设许可、茶种植技术、茶叶生产技术、茶叶市场准入、售后反馈与保障等方面弥补政府部门在专业性方面的缺失,在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确定统一标准,在为茶业保驾护航的同时,形成整个茶业市场的有机互动,使茶农、茶商、消费者都能从中获利。
茶,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中国茶叶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才能在激烈的茶业竞争中力争上游。现今中国只有用成熟先进的茶叶生产管理制度,对茶叶妥善进行经营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重新打造中国茶叶新形象,才有机会重回中国茶的黄金时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