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政和:生态为先做好茶

绿色无公害的品牌打响了,明年的茶叶一定会卖得更好!?日前,在政和铁山镇大红村,一场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茶业发展中心举办的病虫害生物农药免费发放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茶农的参与。

政和:生态为先做好茶

 活动共发放近7000份生物农药,惠及400余户农户,根据种植户各自的茶园面积合理分配,包括藜芦根茎提取物、苏云金杆菌、?倍倍加?助剂、茶皂素等,可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茶黄螨、茶尺蠖等病虫害侵袭。

 大红村位于铁山镇北部,是南平首个茶园整体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试点村,拥有茶园面积2300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及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20师支持下,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过灿烂一笔。在新时代,这里又成为探索?三茶?融合之路的先行者。

 今年,政和县在铁山镇大红村等地建设了面积达3300亩的生态茶园示范区,整村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通过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措施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实现茶叶品质和茶农收入的共同提升。?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蔡桂辉介绍。

 在政和骏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青看来,茶叶品质好,才能卖得好。近年来,企业产值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茶叶品质和对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我们坚持对近500亩生态茶园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从源头上管控茶叶品质。?汪青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年产值已增长至600多万元。

 政和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生态茶园8万亩,年产茶叶1.75万吨,产值20.66亿元。近年来,政和县定期召开茶叶质量安全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专项行动工作,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严格农药监管、增强渠道宣传、完善奖惩办法等措施,茶叶质量基础防线正越筑越牢。

 ?现阶段先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今后还要通过生态调控、以虫治虫、土壤优化、提质增效等技术实现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产量、品质双丰收。? 漳州市 绿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告诉记者,为了让茶农更规范、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政和引进该公司对生物农药施药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制定下发了《大红村做好每片茶叶公约》《生态茶园绿色防控协议》,从技术和制度层面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开展减肥控药源头治理、生态茶园绿色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政和白茶公共品牌等四项行动,力争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许厚康表示。(赖昊拓 曾大龙 李世翔)

一、气候条件x0da、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x0db、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x0dc、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x0d二、土壤条件x0d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x0d三、地形条件x0d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