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大棚建设技术?
一、场地选择与规划
1、场地选择
要求地形开阔,东、西、南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遮阳;土层疏松肥沃,质地为壤土,土层深厚,无盐渍和其它污染;有水电条件,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场地规划
场地确定后,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工作包括温室方位和间距,田间通路和排灌体系以及附属建筑等,场地规划好以后,绘制平面设计图。
(1)规划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罗盘仪、花杆、钢尺、米绳、标桩、白灰等,并对规划区进行总体丈量。
(2)确定温室方位:要求座北朝南,东西延长,依据地形地貌,正南或偏西10度以内均可,以南偏西5度最佳。
(3)确定前后两排温室的间距:以冬至前后,前排温室不对后排温室构成明显遮光为准,以使后排温室在冬至前后日照最短的季节里,每天保证6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以10m跨度的日光温室为例,两排温室间距以5m左右比较适宜。
(4)温室的长度、田间道路规划:依据地块大小和地形地貌,确定温室群内温室的长度,一般为60—100m,现寿光标准的蔬菜大棚以100为宜。然后再确定田间道路的设置。一般在温室群内东西两列温室间预留5m--6m宽的通道,并附设排灌沟渠。
(5)附属设施设计:低压线路应设在两列温室之间的一侧,电杆不能影响日光温室采光,低压线不能影响车辆运行。
二、总体尺寸设计
1、
跨度、长度:内跨10m,长度100m左右。
2、
墙高:后墙高4米左右。
3、前后屋面的角度:前屋面角度的形状为微拱形。
4、墙体厚度下宽5米左右,上宽2米左右。
5、后屋面轻体材料厚度50厘米以上。
三、建造施工
1、建造时间:封冻前20天建造完毕,考虑到秋延茬生产效益,最好8月底前完工。
2、主墙体建造:使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筑墙,建成厚墙体底宽5m左右,上宽2m左右。开始筑墙之前,先用推土机将温室内30cm表土推向棚址的南侧,以便表土回填。然后推平墙基,墙基宽5m,碾压5~6次后,用挖掘机挖土筑墙。每次筑高40~50cm,要用推土机错开车辙碾压6~8次,大约筑4~5层,墙高达到一定高度后,用挖掘机切削出后墙,后墙面切削时应注意有一定斜度,以防止墙体滑坡、垮塌。在上宽2米的土墙上,从墙后边留出80cm再垒女儿墙,宽80cm,高50cm。
3、侧墙建造:两侧山墙要与主墙体同时建起。
4、温室内地面平整、浇水、沉实:在日光温室墙体建成之后,首先应及时平整温室内地面,然后浇大水,利用大水沉实温室的地面。
5、前屋面拱架结构:温室采用钢管竹木结构,每3米设一架梁,拱架下由南往北依次设立四个支柱,要求四个支柱在一条线上,立柱下端最好。
详情请登录“中国农业技术员信息网”进行查询
大棚蔬菜种植方法有以下几点:
1.平衡施肥技术。过量施用化肥是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控制化肥用量,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合理施用氮、磷、钾是减少酸盐危害的主要措施;建议多施秸秆、厩肥等土壤改良效果好的粗有机肥,施用速效有机肥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施用微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逐步消除土壤障碍。
2.合理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环境。实施水旱轮作,用水冲酸洗盐是消除土壤酸化、盐渍化的有效途径。冬春两季可种植蔬菜,夏秋两季可种植水稻;在蔬菜基地或水旱轮作确有困难的地方,力争每2-3年水旱轮作一次。建议采用水稻免耕直播技术,既不拆棚,又不减少人工。
3.合理深耕、灌溉和覆盖。一般来说,连作土壤的表面含盐量较高。上部和下部土壤可通过翻约25 cm深进行交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夏秋两季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或自然降雨的方式淋洗土壤盐分。在夏季和秋季,灌溉和浸泡土壤,以冲洗和淡化土壤盐分。同时,冬春两季地膜覆盖和夏秋两季秸秆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向盐分的回归,还可以利用地膜水滴回土洗盐,从而减缓深层土壤盐分的上升。
4.适当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合理使用植物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可以通过减少氯肥、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使用,中和部分酸性。对于酸性土壤(pH<5.5),每亩可施用50kg石灰以中和酸。
5.在根外施肥以纠正生理障碍。土壤酸化、盐渍化后,影响作物根系生长,不利于某些元素的吸收。适当的叶面施肥不仅能促进根系生长,而且能纠正缺素症状。如喷洒速效硼肥、0.2%硫酸锰等。
以上就是大棚种植蔬菜的几点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