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菌种的优劣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关键。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微生物工厂首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因此微生物菌种特别需要妥善保藏。世界各国对微生物菌种都很重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门设立了菌种的保藏机构,为各生产单位收藏和供应各种优良菌种。当然就具体的生产单位而言,大量的生产用菌种还得靠自己来生产和保藏。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使优良菌种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生活能力及纯度,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确保菌种的纯一,防止杂菌污染及绝种。

保藏菌种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保藏菌种的经验,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滤纸片保藏法、谷粒保藏法等。常用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一般PDA)上培养成熟后,选择菌丝生长粗壮,边缘保存。一般保存温度4~6℃,除草菇和银耳菌种外(10~15℃),此方法对其他食用菌都适宜,一般菌种可保藏2~4个月,所以需定时移接。此法保藏虽然方便,但是保藏时间短,需经常转管,也很容易发生衰退变异现象。因此,不能用作长期保藏,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保藏。

另外,为了减少保藏期间培养基水分蒸发,琼脂最好加到2.5%。为防止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酸分的积累,应加入0.2%的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盐类,同时,培养成熟后,最好将棉塞管口外剪平,并用矿蜡封或换以无菌木塞,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村如果没有冰箱,可采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种换上无菌橡皮塞,并用矿烛蜡封后密闭的广口瓶中,悬入井底保藏。(2)贮藏室保藏法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只在贮藏室短期保藏,贮藏室温度0~10℃为好。室内应清洁、干燥、无光,应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以降低其生活力,减少变异退化,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过早出菇。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短。

菌种的短期保存方法

保存菌种的方法,应根据菌种的类型和保存目的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基保存法:此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可随时提供使用,为常用的一种保存方法,其缺点是易发生变异。营养要求

不高的细菌,可用半固体保存法,一般2~3月转种1次,并检查菌株特性,如特性已改变,则需丢弃。特殊培养要求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可接种巧克力琼脂斜面,密封后冰箱贮存,每2周转种1次。淋病奈瑟菌保存于巧克力琼脂,每天或隔天转种1 次,不宜4 ℃冰箱保存,因易死亡。

2、快速冷冻法:将纯培养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增菌后,取数个新鲜菌落加入含小牛血清或脱纤维绵羊血的培养基内制成浓菌悬液,再放人无菌玻璃珠,将此瓶放入-30℃以下低温冰箱保存。需要时用无菌镊子取出1 粒玻璃珠置增菌培养液中,增菌培养后即可获得新鲜菌种。用此方法,大部分细菌可保存6 ~12 月,甚至更长时间。

3、冷冻干燥法:是菌种保存最佳方法,可以免去细菌因频繁传代而造成菌种污染、变异和死亡。此法需冷冻干燥设备,操作较费时,但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1、实验室内短期保存菌种的可用方法是培养基直接保存法。

2、其它的保存方法:将琼脂斜面孢子培养物、菌丝悬浮液以及由麸皮、大米、小米等谷物为原料制成的孢子培养物置于4℃内的冰箱内保存即可,但是其保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