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
家庭的鱼菜共生关键在于实现节水化养殖与家庭污水净化结合所组成的一种生态环保型技术。可以把家庭生活洗涤后的污水经生物过滤达到净化可重复利用的用水标准后,再进入鱼菜共生系统,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减水了水污染与水浪费,所以在家庭生活的每处污水排放点都用管道或容器进行收集,把污水引入生物净化系统,得以过滤净化吸收后再进入鱼菜共生的养殖系统,这种净化的模式与鱼菜共生技术相同,也是利用基质栽培的物理过滤及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的生物净化吸收功能,来实现污水净化,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运用的目的。这些经处理后的污水再作为鱼菜共生的循环用水,达到水资源的最节约化利用,利用该技术形成的系统可以称得上现代生态住宅的生活机,也叫生活机器。生活机的主要构成如下:集水管道或者盛水容器,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大多以家庭洗涤排出水为主,收集水再流经槽式、桶式、柱式等模式的基质种植系统,让固态的基质发挥物理过滤作用,把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清除净化,再利用种植于系统中的植物进行,吸收转化去除富营养化的物质元素,从而把污水变成可利用的清澈水。以净化的水作为水源引入鱼菜共生系统,作为菜与鱼生长的共同需水。而家庭式鱼菜共生系统与商业型不同,它立足于家居环境更趋于观光休闲与特色种养殖之功能,可以在系统中养殖或种植各种各样的鱼类与植物,把庭院建成了美化与生产体验为一体的菜园、花园、或果园。但是这种花果园与以前庭院经济模式不同,它结合了自动化与无土化技术,可以让庭院在结合高多功高新技术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生态环保洁净化的生产生活系统。 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体现出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品种多样、管理轻巧化的特点。是一种适合家庭主妇老人小孩参予的技术,更是小孩学习自然科学的科普教材,它涉及到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物理、控制、建筑设计等学科,通过对鱼菜共生系的构建、学习与管理参予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一种求证教育与体验学习的新方法,目前许多国家已把鱼菜共生系的微小模型或系统作为自然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素材。家庭构建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构建、不拘一格。可以选择一些较大的塑料桶、容器、闲置水塔、也可用铁丝网栏围而成,而种植系统的构建,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作为材料自制完成,当然也可按照技术标准购置材料进行科学设计,以达到更美观的效果。现就家庭通用模式进行简单介绍,让你学会自已动手操作。
养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啊
选好水田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田。
加高加固田埂
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加固。
开好鱼沟、鱼坑
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
做栏鱼栅
为防止逃鱼,在鱼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较牢固鱼钻不出去的栏鱼栅。
消毒和施肥
在冬季开挖鱼沟、鱼坑或旧的鱼沟、鱼坑修整时,每亩要用60斤以上的生石灰撒施消毒,撒石灰时田中应无积水,撒施后一星期再灌水,并亩施600斤腐熟粪肥培肥水质,再过4-5天后放养鱼种。
高效种养模式藕田养鱼
一、田间建设
藕田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在田四周开挖养殖沟,宽1.5—2.0米,深0.8—1.0米,进排水口对角开,以保持田间水质清洁,防止有毒物质积累而伤害鱼类;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8—12立方米作为基肥。
二、莲藕栽培
每年的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栽种时,将藕种埋于土内,藕头稍深,尾节稍翘露出水面,呈20—30度倾角。藕种的排列方向互相交错,一行向东,一行向西,第二行与第一行株间相对,以便莲藕和叶片均匀分布;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
三、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及时投放套养鱼种。鱼种采用非大型食草性鱼类,如鳝鱼、泥鳅、黄颡、鲫鱼、鲤鱼、鲢鱼等均可,鱼种宜多样化,使不同水层的鱼类相互搭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鲤鱼有食地蛆的特点,放养部分鲤鱼能有效防止地蛆大量发生。放养规格宁大勿小,密度以200—300尾/亩为宜。
四、田间管理
1、巡田检查 应注意防旱防涝,下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鱼逃逸,要及时注水。水质过浑可通过洒入明矾加以改善,在久晴无雨的时候,要及时注水。
2、水质控制 在栽完藕后,10天内保持浅水位,以利提高水温,促进发芽;生长旺盛期,保持水位15—20厘米;结藕期间,水深以5—10厘米为宜。每半个月用4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田泼洒消毒。
3、追肥 田耦长3—4片立叶和结藕时,每亩追施人粪尿或农家肥300—500公斤。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7—9月份是鱼类摄食高峰期,宜适量投放以饲料和肥料两个功能兼顾的菜籽饼。
4、田藕管理 当立叶布满池塘后,应及时摘除被隐蔽的浮叶和衰老的早生立叶,以保持池塘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过多的水草,防止有田藕争营养;在现蕾后将花梗折弯,但不折断,可避免养分的消耗;杜绝甲铵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保护鱼类的安作。
5、架设黑光灯在5—10月晚上,在鱼沟上方15厘米处挂几盏节能黑光灯,以诱捕田间的飞蛾、昆虫作为套养鱼的食物;一般诱虫高峰有3个阶段,即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下旬,持续10天左右。
藕田养鱼技术
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稻田及多年失修、淤泥较厚的老化鱼塘种植莲藕逐渐增多。充分利用藕田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藕、鱼双丰收。
一、环境条件。养鱼藕田要求光照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3毫克/升,没有工业废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层较厚,田埂保水力强,洪水不淹没,干旱时不缺水。
二、设施。
1、修筑田埂。养鱼藕田的田埂要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加高至60-70厘米,加宽至40-50厘米,夯实加固或用塑料薄膜护埂。
2、开挖鱼溜。鱼溜就是在莲田内为养鱼开挖的小池,也称鱼坑。如饲养鱼种,鱼溜面积为莲田面积的4%左右,深70-80厘米。如饲养成鱼,鱼溜面积为莲田面积的9%左右,深1米。鱼溜一般为长方形,开挖在田的进水口附近,有利换水及投施饵料,防病操作。
3、开挖鱼沟。鱼沟与鱼溜相通,是鱼类在鱼溜与大田间的通道。藕田面积小,开一条纵贯全田的沟或"十"字形沟;藕田面积大,开挖"日"字形或"田"字形沟。鱼沟与鱼溜通口处设闸门,以便根据生产需要切断通道。
4、安装拦鱼栅。拦鱼栅安装在养鱼藕田的注、排水口处,防止鱼类由进出水口逃出。拦鱼栅用竹箔或金属网制作,高度应高出田埂20厘米,呈弧形安装固定,凸面朝向水流。拦鱼栅孔目大小根据养鱼规格制定。注排水中如渣屑多或藕田面积大,可设双层拦鱼栅,里层拦鱼,外层拦杂物。
三、鱼种放养。以杂食性鱼类鲤鱼、鲫鱼、罗非鱼为主,可以饲养少量鲢鱼,充分利用水田中的昆虫幼虫及浮游生物等生物饵料资源。利用天然饵料,一般每亩可产鱼约15-20公斤。可放养3-4厘米、800-1000尾夏花培育鱼种,也可放养10厘米鱼种80-100尾饲养成鱼,投喂些人工饵料。
四、成鱼和鱼种捕捞。成鱼和鱼种,在捕捞时,用喂饵料、驱赶或放水等方法,将鱼集中捕起,转入其它水域饲养或出售。藕田中饲养罗非鱼,一般到9月底至10月上旬,当水温降到18℃左右时,要全部捕出。罗非鱼受惊会钻入水底泥中,可利用其贪食及喜逐水流的习性,用饵料或流水诱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