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菇类蔬菜,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平菇有着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等各种功效,能够增强人体的机体免疫功能。现在随着平菇的市场需求扩大,平菇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平菇该怎么栽培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平菇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菇房养料
菇房可以选择空出来的房子或者是地下室。菇房要保证有着较高的地势,周围有充足的水源,排灌能力强。菇房的墙壁要厚,提高菇房的保温保湿性。然后在菇房中设立床架,床架不可靠墙壁,保留60cm左右的走道。然后进行消毒,使用甲醛、高锰酸钾等进行熏蒸。然后以棉籽壳、石灰等物质配好养料,用水溶解石灰后,淋在棉籽壳上,一边淋一边踩然后翻拌棉籽壳,保证棉籽壳含水量均匀。
2、适时播种
平菇的播种方法主要以层播为主。首先在菇床上铺放一层塑料膜,然后在塑料膜上铺一层营养料,再在营养料上撒平菇种子,然后在种子上再铺放营养料,以此循环进行,然后将营养料整平压实。我们在播种前,首先要将菌种取出,放在干净的容器内。手消毒后将菌种掰成龙眼大小的菌块,然后再进行播种。最后全部播种完后,覆盖薄膜,提高保湿能力,避免受到杂菌的污染,一般在8-4月都能够播种。
3、发菌期管理
平菇菌丝在生长发育时,主要是要做好调温保湿工作,避免受到杂菌的污染。在播种后10天左右,菇房温度应降低至15度一下。在菌种萌发开始扩展生长时,我们要经常检查营养料的温度,不可过高。如果温度过高的话,要及时掀开薄膜通风降温。温度适宜后再覆盖薄膜。如果出现杂菌污染的话,那么在杂菌生长的位置泼洒适量的石灰粉。施入保持在65%左右,一般在播种一个月左右后,整个培养料便会长满菌丝。
4、出菇期管理
在菌丝长满之后,我们每天都要通风一小时左右,加大温差变化,促使尽快形成子实体。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陪睡工作,将湿度提高至80%左右。对于成熟的菌丝体,很容易形成灰白色的菌蕾堆。这个时候要适当喷雾,保持室内湿度。不可向料面上喷水,否则对菌蕾的生长会造成影响,导致幼菇死亡。其温度保持在16-17度左右,在菌蕾堆形成后,生长速度加快,这个时候要将湿度提高90%左右,温度15度左右。
以上就是平菇栽培技术的简单介绍了。我们在种植时,还要做好施肥工作,提高平菇的产量,增强品质。
种植平菇的过程中,最好选用没有发生霉变的玉米芯作为材料,加入适量的麸皮、生石灰、复合肥和克霉灵一起混合发酵,再装入袋中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保证房间的空气流畅,在房间喷洒少量的杀菌剂,控制在20℃~25℃左右即可。
1、选种处理
选种处理是平菇种植最简单方法中的基本要求,应选用没有发生霉变的玉米芯作为材料,先放在阳光暴晒一天左右,加入适量的麸皮、生石灰、复合肥和克霉灵一起混合,再放在密封的环境中,并且每天翻动一次,让其充分发酵即可。
2、装袋管理
选用的袋子最好要在菌种厂购买专用的栽培种袋,将发酵后的材料放入袋子中,大概为三分之二处即可,将细绳将袋子一端紧紧绑住,装好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并且要保证房间的空气流畅,在房间喷洒杀菌剂即可。
3、发菌处理一般发菌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左右,如果天气很冷的话就需要打开暖气设备,再用针在袋子中刺开几个小孔,以利于胚料的通气,切忌不要损伤菌丝就行了,在发菌期间还要及时的清理杂菌,以避免影响产量。
4、及时装袋
通常是经过25~32天后即可发满平菇,最好在发菌前一周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这样才会让平菇高产量,一般发菌完全后要及时的将平菇采摘,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的话,里面的绿霉菌会影响平菇的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