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冬小麦该如何科学种植
冬小麦种植方法?
1.精良播种?
1)做好肥料检测工作?
冬小麦种植离不开合适的肥料、水分、土壤,种植前,要对土壤中水分、肥料等情况进行科学检测,更好 地满足冬小麦种植需求,比如说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否达标、磷含量是否合适。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物理性能良好,比如说,土壤的深度、通透性、保持水分的能力等是否适宜或良好。播种冬小麦前要整理土地,保证土地平整且土壤松软,这样对后期播种有利。?
2)处理麦种?
为方便冬小麦日后的管理及提升冬小麦的产量, 播种前要筛选麦种,选用麦粒多、颗粒圆润饱满的麦种。最关键的是,选用的麦种要适应环境气候条件。另外,还要对麦种进行化学处理,这样可使冬小麦避免受 到病虫害的威胁。?
3)播种期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合适的播种期会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热量,播种时,要做到麦种数量合适、种植密度适中。?
4)落实田间管理工作?
播种以后,要及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种植前, 务必要做好冬小麦根系透气处理,以培育出品质更好、 更加茁壮的冬小麦麦苗。合理改善土壤温度,为冬季幼苗发育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要确保土壤中水分、肥料适中,这样后期麦穗会生长得更好。抽穗成熟时,要科学调节土壤的养分、水分,确保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这样可预防麦穗发生早衰现象,有助于提升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高度重视冬小麦种植管理工作?
1)甄选麦种?
对于冬小麦的种植,甄选麦种是最关键的环节。先是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选用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药剂,切实提升小麦的抗病害能力,确保冬小麦茁壮生长。及时翻耕土壤,打碎土壤中的土块,让表层的土壤处于疏松状态,下方土壤处于结实状态。同时,还要确保种植地块完整、平整。在收割上季农作物之前 7d浇水,选用合适的播种方法播种,保证种子均匀,合理控制播种深度,切实提升幼苗成活率。?
2)积极做好春季管理工作?
要使用划区管理的方法对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 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冬小麦地质量和产量。?
3)后期管理?
冬小麦后期,指的是从孕穗期到成熟期这一阶段。 冬小麦后期决定了其产量,使用科学方法调控冬小麦的后期生长过程,会让冬小麦的产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冬小麦后期可能经常遭受恶劣天气、病虫害等的不良影响,会让冬小麦产量大大降低,这就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小麦产量稳中有升。?
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每个人都离不开小麦,但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民伯伯们经常会遇到小麦产量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民伯伯们的收益,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九种小麦增产技术,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是先对土壤进行化验,测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等数值。通过分析,按照作物生产所需要各种元素的多少,再以产定肥。一般情况下小麦配方肥料中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1:0.6:0.25,每亩可施土杂肥4000~5000公斤,标准氮肥50~70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10~15公斤。
二、肥水浸种技术
肥水浸种技术是先把肥料按一定比例溶在水里,然后放入麦种浸泡一定的时间。肥水浸泡主要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使面积增大,分蘖提早,成穗率高。适合肥水浸泡的肥料有1%浓度的尿素或硫酸铵或三元复合肥,0.1%浓度的磷酸二铵和3%浓度的过磷酸钙。浸种时间一般不可超过12小时,以防浆种。如遇土壤墒情不足,又没有灌溉条件或在短期内无降雨时,则不可用肥水浸种,否则会发生烧苗或死苗现象。
三、品种混播技术
品种混播技术是指把不同的小麦品种混播在同一块地上,这样做不仅能发挥各品种的优势,还能克服各品种的弱点,充分利用空间,从而提高小麦品种对多变性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的抗性,有助于高产、稳产。要使小麦混播增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品种应是冬性或半冬性,春性或半春性,播期(适期)与收获期大体一致。
2、混播品种高矮要悬殊,可相差5~20厘米,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率。
3、根据地力、肥力、产量确定适宜播量比例,如果以矮秆为主,矮秆品种占70~80%。在病虫害严重、地势低洼的地区以高秆为主,矮秆为辅;砂壤土以中低秆为主,粘土为中高秆为主。混播技术一般能使小麦增产5~10%。
四、小麦东西行向种植技术
小麦实行东西行向种植,一般比南北行向种植增产5~10%。这主要是根系分布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有“趋南”现象。选用东西行向种植,作物根系的扩展方向与行向垂直,在充分利用地力、提高根系对肥料吸收利用率、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和发挥物理促控作用(如中耕断根)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南北行向种植。另有资料表明,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番茄等作物,也都是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种植产量高。
五、宽窄行播种技术
高产田小麦实行宽窄行播种比等行播种能增产10~16.4%。实行宽窄行种植,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发挥边际效应,方便管理,减少病虫害,而且能为农作物增施气肥(CO2),而增施CO2乃是高产的主要措施。
六、种子磁化技术
经过磁化处理后的种子,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发芽率高、出苗快、根系发达、有效分孽率高、植株粗大、抗倒伏、抗病害和抗旱能力强等优势。据试验表明,采用种子磁化技术可使小麦平均增产10~12%,玉米增产12~15%,大豆增产18%,花生增产22~25%。
七、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
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是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利用机械播种,并控制和做到减少播量,使麦田群体较少,促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从而获得高产。采用机械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105~150公斤,可增产5~10%。
八、灌水加钙技术
小麦灌水加钙技术就是在小麦灌溉中掺入一定量的钙元素,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在灌水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钙元素,可减轻对土壤团粒的破坏,改善小麦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养分。这项技术适宜于土壤中含钙质少、有机肥料不足的地块。
九、叶面喷钛技术
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给叶面分别喷施浓度为1×10~6和5×10~6的钛溶液,可显着促进小麦根系对土壤氮素的吸收,促进小麦稃壳子中的氮元素向籽粒输送,可使小麦增产5~7%。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