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民种冬小麦每亩补助150元,你觉得这个补助怎么样?
好,每亩补助150元这个补助非常好,一方面能够提高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是给予农民更多的实惠。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切实抓好窗口期冬小麦播种的紧急通知》,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冬小麦播种面积原则上不低于上年。经研究决定,统筹使用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对11月14日及以后播种冬小麦,每亩给予150元补助。各地要建立专项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对11月14日及以后播种冬小麦面积登记造册,农户、面积、地块、播种日期等精准统计,确保底数清晰,保证后期补助规范发放。
冬小麦播种面积和质量直接决定明年夏粮生产形势,稳定播种面积,保证夏粮产量是农业农村部门的政治责任,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冬小麦播种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按照工作安排,突出问题导向,克服各种困难,尽全力确保冬小麦能播尽播、应种尽种、面积稳定。
相关市县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充分利用播种窗口期,以最快速度将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县、到乡镇、落实到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科学调整种植计划,在市域、县域对能够播种小麦的白地进行全面排查,力争通过调整地块扩大播种面积,充分挖掘有种植潜力地块,将冬小麦种足、种好。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下地,指导农民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科学增施肥料、以肥补晚,降低晚播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不具备播种条件的地块,不盲目播种,科学谋划春播作物,保证全年粮食丰收。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摸清供需底数,发挥网络优势,做好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储备调运,积极协调调度,确保农资不断档、不脱销。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逐地逐户开展技术服务,按照晚播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全方位做好晚播技术指导。针对今年晚播小麦占比大,冬前壮苗比重偏小的现状,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冻害,提前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案预案,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明春苗情及时转化升级,实现冬小麦面积产量双保证。
1、适宜河南省中北部麦区早中茬种植的高产半冬性品种有周麦22、百农矮抗58、百农207、丰德存麦1号、洛麦23、中麦895、许科1号。适宜晚茬种植的高产弱春性品种有洛麦24、天民198、漯麦18、新麦23、偃高21、西农585。
2、南阳盆地南部地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种植半冬性早熟品种。适宜该区种植的弱春性早熟品种有先麦10号、郑麦9023、西农529、瑞华523等,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有西农979、许科316、隆平518、郑麦0943、恒进8号、沃德麦365等。
3、豫西、豫西南、豫北旱作麦区适宜该区旱薄地种植的品种西农928、洛旱9号、洛旱13、运旱115、洛旱15。
扩展资料:
小麦播种期技术细节
1、拌种
对于自留种的农户,避免使用陈种子,种子经过清选,剔除病残粒后,最好先进行发芽实验,确保达到85%以上的发芽率,然后进行拌种包衣。拌种宜在播种前3-5天进行,不宜过早,拌种完毕晾干后置于阴凉处备播,禁止阳光暴晒。
2、整地施肥
有条件的最好先深翻,再旋耕。秸秆还田地块建议每亩地撒施10-15斤尿素,以加快秸秆腐解,或可使用具有发酵腐熟作用的菌剂。不具备种肥同播条件的,可在整地时撒入底肥,以含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为佳,但要保证肥料入土,不可裸露地表。
3、造墒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知道一粒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小麦种子播到土壤中后,首先经历的就是吸水膨胀阶段,这也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因此通过造墒,可使土壤达到适合小麦发芽的条件。
一般小麦在田间持水量为70%~80%时(手抓成团,落地散堆)最有利于出苗。具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播期接近时应及时进行造墒;雨养农业区则要抢墒播种。而当播期、土壤墒情发生冲突时,一定要做到适墒播种,可晚播3~5天,从而使小麦全苗。
4、确定播期
播期是由小麦品种类型及温度决定的,日平均气温在15~18℃时播种最适宜。冬性品种应早播,半冬性品种可推迟。关于播种期,也有一句农谚已流传千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实际这个农谚只适用于冬性品种,而对于当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品种,及时秋分种麦,也还是偏早。
关于播种期,可以参考小麦栽培耕作学上的内容:北方冬麦区的北部(如辽宁、山西、陕西北部)小麦适播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黄淮平原麦区(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麦区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华南麦区为11月上旬至下旬。
百度百科-小麦
人民网-麦收时节遭自然灾害 小麦“新星”展现强大抗灾能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