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铁观音经历了怎样的种植历史

安溪种茶肇始于唐朝末

铁观音经历了怎样的种植历史

期,当时的翰林学士有记载:

“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

五代i的时候,安溪种茶技

术逐渐发展,人们开始将茶作

为礼品互相赠送。开先县令詹

敦仁因受龙安岩(今龙门镇溪

内村)悟长老惠茶,作诗以谢:

“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

人清。宿酲未解惊窗午,战退

降魔不用兵。”

宋代,安溪境内不论寺观

还是农家都开始种茶。安溪蓬

莱《清水岩志》记载:"清水峰

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

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 鬼崆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得与补 茶经焉。”

到了明清,安溪茶叶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安溪茶农创造出茶树无性繁殖法, 并且安溪茶在全国已经有了名气。安溪八景之一的“阆岩夕照”的阆苑岩大门上,至 今还留有“白色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的对联,可见当时茶叶的生产已经遍 及安溪内外。

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采制工艺,这种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焙制 方法,革新了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尧阳茶农运用乌龙茶制 作工艺,制作出名茶铁观音。从此,铁观音走入中国茶叶大家庭,并以其优异品质名扬海内外, 安溪也成为中国名茶之乡。

满意请采纳

铁观音茶园施肥技术要求有哪些

公认的福建省安溪县的铁观音茶叶最正宗。

铁观音之于安溪,如龙井之于西湖、大红袍之于武夷山,茶种与土地是一种机缘。一方水土,一方草木。300多年前,铁观音在安溪出现,对这里土壤、海拔、降水、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本就是一种自然选择。

它必须生长在中性偏酸、富含化学微量元素的红黄土壤山地中。安溪县种植铁观音得天独厚,具有先优势也有后天优势,先天指的是自然条件,后天指的是土壤改造,形成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为铁观音的持续辉煌奠定了基础。

铁观音茶茶产地气候条件

1、光照

与其他绿色植物一样,茶树的生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光照,以满足其光合作用的需求。光照影响鲜叶中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从而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铁观音茶树在系统发育中已形成耐阴特陛,适应地处高山的多云雾、多漫射光和紫外线光的气候环境。

2、湿度

自然界中各种高级物质的新陈代谢、养分运输、无机成分的吸收、有机体的构成、气体的代谢、光能的转化等生理过程,都与水密切关联。茶树自身含水量在55%之间,而芽叶含水量高达80%,因此要求其生长区域的年降雨量需在1000毫米,生长季节月降雨量应在100毫米以上。

铁观音茶园施肥技术要求

着重掌握以下施肥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 施肥原则

1、 重施有机肥,适当施用无机速效肥;

2、 重视三大肥料与其他微量元素肥料的搭配施用,做到平衡施肥;

3、 重视基肥,及时追施各季茶肥料;

4、 坚持以根部施肥为主,适时喷施叶面肥。

具体措施

茶园施肥的主要类型有: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四种

1、 底肥:是指在茶苗种植前深施沟底的肥料。

(1) 肥料种类及用量: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速效肥料。

(2) 施用方法:在种植沟40~50厘米处施入,并与土壤拌均。

2、 基肥:指在当年茶叶采制结束后结合深耕时施入的肥料。

(1) 肥料种类及用量: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配施部分化肥。施肥量占全年的40%左右。

(2) 施用方法:在行间树冠直下的行间挖沟20~30厘米施下,然后盖土。要做到早施、深施和足施。

3、 追肥:指在茶树新梢生长期间,结合每次中耕时施入的速效肥料

(1)

肥料种类及用量:搭配施用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及镁、锌等微量元素。幼龄茶园氮、磷、钾为2:1:1,成年茶园氮、磷、钾为3:1:1或3:1.5:1。总施肥量占全年的60%左右。

(2) 施用方法:幼龄茶园采用穴施、投产茶园则应采取沟施法,开沟深达10~15厘米,施后盖土。

4、 叶面肥:指茶树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溶解后喷施于茶树叶面上的肥料

(1) 肥料种类及用量:如0.5~1%尿素、1%过磷酸钙、0.5~1%硫酸钾、0.05%硫酸镁、0.2%硫酸锌。

(2) 施用方法:当新梢长出一芽一叶时开始喷施,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时喷施。连续喷施2~3次,间隔时间为7天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