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是怎样做的
看你什么要求了,如果是专业的蔬菜种植呢,要求都比较高,要用钢铁做支架的,而且如果你在山区或者北方还要防止大雪压坏大棚呢,面积比较大的话还要装上喷水的钢管。你可以去专业的蔬菜种植基地参观一下,一般这些都是公司,让参观的。
如果是自家院子搭个大棚,那就不用很麻烦了。用些木材,木棍什么的都可以。最好当然还是钢材做支架。用比较厚的塑料布做棚顶。种植的时候在蔬菜或者种子种下去的时候上面还要支个小棚的,大概 20公分高就可以的,平时还要揭开透气,有时候还要用上遮阳薄膜的。可以参考相关的蔬菜种植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注慧扬农业,关注您的健康!
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什么种植五谷蔬菜
你说的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产生的功效
首先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CO2的浓度低的在900ppm,高的可达1900ppm,CO2浓度比普通大棚提高4~6倍。CO2浓度提高了,在同样光照强度的情况下,光合效率就会提高,也就必然会使大棚瓜果菜的产量提高。
二是放出大量的热。秸秆在分解过程中除释放CO2外,一千克秸秆还放出3037千卡的热量,特别是应用内置式反应堆形式,据专家们测定,20厘米地温能提高4-6℃。
第三是生物防治病虫害。秸秆生物反应堆所用农盛乐种植em菌液有80多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叶片上,它们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长,有的能杀灭病菌,防治效果在60%以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有的棚能达到基本不打农药。
第四是有机改良土壤作用。秸秆分解总要剩下一些残渣,大体上是秸秆总量的13%,这些残渣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除此之外,里面还含有大量抗病微生物和矿质营养,这些矿质营养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而且比例配得很好,这样很好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第一年可减少化肥用量50%以上,第二年减少化肥用量80%以上,第三年可不施用化肥。
第五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应。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还能提高作物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作物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
也就是说,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能解决大棚瓜果菜因缺CO2不能继续提高产量、冬天地温提不上来、土壤板结盐渍化、病虫害越来越重,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秸秆反应堆技术需要准备的原料和应用方法
行间内置式反应堆一般在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进行建造。应用该技术,只需挖条线沟、铺放秸秆、撒施菌种、覆土、浇水、腹膜、打孔即可,操作简单,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每亩大棚用料量:秸秆2500~3000千克、农盛乐种植em菌液5~ 6千克 、麦麸100~120千克,饼肥50千克。
具体应用方法是:
1、开沟:一般离开苗 375px ,在大行内开沟起土,开沟深15~ 500px ,宽60~ 80 cm ,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
2、铺秸秆:铺放秸秆20~ 625px 厚,两头露出秸秆 250px ,踏实找平。
3、撒菌液:按每行菌液用量,均匀撒接一层菌液,用铁锨拍震一遍,使菌液与秸秆均匀接触。
4、覆土:将所起土回填于秸秆上,厚度 250px ,并将土整平。
5、浇水:在大行间浇水湿润秸秆。以后浇水在小行间进行。
6、打孔:浇水4天后,离开苗 250px ,用12#钢筋打孔,按 750px 一行, 500px 一个,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农盛乐提供专业的秸秆反应堆em菌液,提供技术。
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一定要使用足够量的菌液菌种。在使用此项技术中,发现有的菜农使用的农盛乐种植em菌液数量少,导致作物秸秆不宜降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主要是玉米秸秆内的玉米螟残虫,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从秸秆内爬出危害。防治方法是配制2.0%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均匀对秸秆喷雾,提前处理一下,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县玉皇庙镇李河沟村和乔家村彩椒大棚推广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产效果。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秸秆种大棚果菜,一亩大棚,一年最少可以消化10亩地玉米秸秆,而且大棚的地还会越种越肥。这可真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解决了秸秆处置的难题,又增加收入,减少了开支,还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咱们农民也可以为国家节能减排出把力了不是。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哦,还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问我~~~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lěisì],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耒耜(lěisì)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
扩展资料:
耒耜的作用:
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 但尖头成了扁头 (耜冠) , 类似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 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耒、耜为两种农具。据《管子·海王》等记载, 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 而且也为出土的实物所证实。耒耜为先秦时期汉族的主要农耕工具,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
在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之后,木耒、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如湖北江陵曾出土有战国时的耒,其形制是从柄到齿皆为木制,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还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