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子什么时候播种最好
1、选择高质量的茶苗,最好选用1.5-2年生的扦插苗,其基部主茎直径要求,大叶种在0.5cm以上,中小叶种则要求在0.3cm以上.
2、出圃前进行炼苗处理
⑴水肥控制。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水分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供应,以不旱坏茶树为宜,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
⑵疏棚。茶苗长期在苗圃生长,对光的适应性差,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因大田光线较强,容易烧伤。另外强光可抑制植株生长,有促进矮化壮株老化的效果。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可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适时定剪,及时打顶,茶苗生长1年后,当苗长到15-20cm时,在离地10-20cm处剪去主轴,以促使分枝,提高苗木的质量。出圃前半个月先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起苗时不能用手拔,应用锄头挖,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外运茶苗也只能轻敲根蔸,使粗土散去,粘附在细根上的细土尽量保留多些,最好用黄泥浆沾根,并用稻草或编织袋包住茶苗根基部。
茶苗运回后应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要防止苗木风吹日晒、紧压堆闷,同时要及时种植,保证苗木鲜活,否则苗会因失水,使生活力下降而影响成活率。但种植必须保证质量,要按规格、按要求进行开小沟种植,如两天内不能定植的茶苗,应进行假植,即把茶苗暂时集中在无风、无积水的小面积土地上,把茶树根系埋在土壤中,并浇灌足水,如果假植的时间较长,则必须选择避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成适宜深度的沟,苗木单株排列,不重叠,且使根部舒展,培土踏实,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茶树成活,然后根据进度,边取苗边种植.
怎么移栽呢?采用沟植法,在全面开垦的基础上,开挖宽度均为60×50ccm种植沟,施入基肥并与土拌匀,上覆薄层土,表土厚度应以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为原则,再开栽植沟,深度以茶根能充分舒展为宜。茶苗种植深度要适当,一般以保持茶苗原来位置为原则,为防止沉降,稍高盖土。茶苗栽入沟中,左手持苗身,使茶苗垂直于沟中,根系保持舒展状态,随即右手覆土埋去根的一小半,左手稍将茶苗向上提动一下,使根系舒展,并以右手按压四周土壤,使下部根土紧接。继续将沟沿两边的土平入沟中,一直埋土至原来苗期根系土壤位置,适当镇压茶树周围土壤,然后即淋定根水,水要淋到根部土壤完全湿润,边淋边栽。定根水不管晴天或阴雨天,一定要淋,这是茶苗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新茶树根系与土壤间有很多空气,没有完全接触,根系吸取不了土壤中的水分。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等,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尤其是茶苗枝叶繁茂或干旱的情况移栽,修枝可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剪时不必强求一律,一般在分枝部位以上留1-3叶剪。小苗剪后还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1厘米左右,不可太长或太短。
一定得加强水分管理,茶苗种植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因此,种植后必须进行淋水灌溉,要保持土壤湿润,根据气候条件,在干旱季节,种植后1周,要求每天淋水一次,以后依次减少;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必须淋透水,北面干风大,更应多淋水。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时可灌溉,但要适量;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不能长时间积水。
还有,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对光的适应性差,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容易烧伤。因此,移栽后失水严重可采用遮荫方法,有条件的可搭建遮荫棚,也可用树枝叶遮荫。幼龄茶树种植后由于新茶园往往树木稀少,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大而且茶树扎根浅,极易受土壤高温和干旱的为害。在茶树根际铺草(稻草或干草),可降低土壤表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要求茶苗行两边空地全部铺好稻草或干草,厚度约2-3cm,使茶园基本上看不到裸露表土。
浅耕可疏松表土层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作用。新建茶园行间空隙大,春夏季易滋生杂草,容易滋生病虫害,与茶苗争夺水分与养分,影响茶树生长。在幼龄茶园内间种绿肥作物,在起到遮荫作用的同时,也可减少茶园的杂草、水土流失,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差点忘记了,最佳种植时间应选择在冬春季节为宜。
茶树属山茶科茶属。山茶科包括23个属,380个种。茶属有50余个种,茶树是其中之一。茶树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固有特性。而人们要种好茶,首先必须认识茶,并按照茶树的生长发育特性,使其按着人们所需要的方面发展,以实现种茶的目的。丽江市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只有5万多亩,但是有部分高海拔地区具有生长最好的茶树的生态环境,这些区域森林覆盖率高,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病虫害少, 引进种植云南大叶茶,福云6号、云抗10号优良茶种生产出来的茶叶为无公害的生态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值较高。现将乌木春茶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第一节 生物特征?茶树为山茶科山茶属长绿乔木栽培控制后为灌木,茶树的芽是枝、叶、花的原生体,位于枝条顶端的称顶芽,位于枝条叶腋间的称腋芽。顶芽和腋芽生长而成的新梢,是人们用来加工的原料,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部位。叶是茶树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人们采收的主要对象。茶树大多数在10—11月普遍开花。茶树的花为两性花,开花较多,大多呈白色,少数也有淡黄或粉红色的。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5.0—5.5厘米,小的直径2.0—2.5厘米。茶树的果为蒴果,大多为3--4室,也有1--2室的。每室1—2粒种子,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树种子成熟后,果皮裂开,种子脱落。种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泽,富弹性,内部子叶饱满。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茶树的总生长发育周期也就是茶树的一生。在自然状态下,茶树至少能活100年以上,但作为人工栽培的有效经济年龄,一般只有50-60年,甚至更短些。茶树适宜在海拔1100—2800米的山地,茶树最适宜生长在1600—2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土壤PH4.0—5.5为沙壤土,有保水能力,年平均降水1000毫米,山间有多条溪流,周围森林覆盖60%以上,林草覆盖率高。
第三节 种植技术1.栽种
按设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穴。为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最好是现开现栽。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稻草、桔杆等,每亩用量1000千克。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适时补齐。
2.树冠管理
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
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二年六月中旬进行或第三年春茶采后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厘米处用整枝剪剪主枝,第二次在离地25厘米—3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第三次在离地40厘米—45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要求剪口光滑。第二、三次定型修剪也可采用平形修剪机修剪。
⑴ 轻修剪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
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次—2次,时间宜在春茶采后(5月上中旬)或秋末(10月中下旬)进行。
方法: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冠面3厘米—5厘米的枝叶,即把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梢剪除。
⑵深修剪 茶树经多次轻修剪和连年的采扎,树冠衰退,分枝密集,瘦弱,形成“鸡爪枝”层,叶张单薄,对夹叶增多,应采用深修剪,剪除“鸡爪枝”层,以形成新的树冠。
深修剪一般4年—6年左右进行一次,具体应视树冠情况而定。时间宜在春茶后(5月中下旬)进行。
⑶ 重修剪 重修剪对象是未老先衰的茶园和一些树势衰老,但骨干枝仍较健壮的茶园。
修剪时间:宜于春茶提早结束后(5月中下旬)进行。
方法:一般离地35厘米—4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先用篱剪剪去粗枝,后用修剪机进行。
重修剪后第二年,宜在春茶后4月下旬—5月上旬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厘米进行定剪。
3.施肥
每次采集后施一次沼气液肥,每月喷施一次沼气液叶面肥。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向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或糖醋诱杀,采用人工方法除杂草。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草岭、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蜻、蜻类、蜘蝎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第五节 采集及销售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按标准适时采摘,手工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用清洁通透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篓筐盛装鲜叶,采后及时交售给公司。
第六节 投资效益分析
种植管理好的茶树种后三年可收益,种苗、打塘、农药等共投入700元左右,每亩茶叶年收入约200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为1:2.85。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