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荒地”要变“良田”吗?
最近,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盐碱地上种植了1000亩水稻,变成了一片似乎难以种植庄稼的?荒地?。试种基地位于内蒙古杭锦旗杜桂塔拉镇盐碱地水稻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基本建设已完成约80%,预计一周内完成。1000亩海米试种将为以后大规模试种提供数据样本,支持该地区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产量。1000亩海米试种将为以后大规模试种提供数据样本,支持该地区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产量。
据统计,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今年90岁的袁隆平院士一直痴迷于水稻研究,并带领一个团队解决了水稻技术问题,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最新成果。根据袁隆平今年4月提出的?海稻?发展目标,10年内将培育耐盐性3/1000至6/1000、耐碱性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袁隆平院士在内蒙古杭锦旗建立盐碱地水稻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在盐碱地种植水稻改良示范田1000亩。目前,海稻R&D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即将建成,通过智能设备监控农田状况,逐步实现智能农业的新模式。根据袁隆平今年4月提出的?海稻?发展目标,10年内将培育耐盐性3/1000-6/1000、耐碱性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袁隆平院士的海米团队正在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约80%,预计一周内完成。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盐碱水稻第一次种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位于新疆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耐盐碱海水稻试验基地的海水稻迎来了成熟期。
10月10日,该基地的海水稻正式开镰收割。
此前,测产验收专家对海水稻基地进行了田间测产,亩产达到548.53公斤,这是自2019年亩产为546.74公斤/亩的又一次刷新!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位于新疆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耐盐碱海水稻试验基地的海水稻迎来了成熟期。
10月10日,该基地的海水稻正式开镰收割。
此前,测产验收专家对海水稻基地进行了田间测产,亩产达到548.53公斤,这是自2019年亩产为546.74公斤/亩的又一次刷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
这里土壤盐碱化严重,被视为“农业的荒漠”。
2018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阿热盖买村作为全国首批的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基地之一,进行海水稻的种植试验,2020年亩产达548.53公斤。
岳普湖县土壤盐碱程度高,干旱少雨,全县90%的耕地受到盐碱化的侵害。
自2018年起,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就将岳普湖县作为全国首批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基地之一,进行海水稻种植试验。
海水稻基地生产队长张立山介绍,这块土地经过了连续三年的稻作改良,准备10月15日播种小麦,以检测盐碱地的改良程度,后期将会扩大盐碱地改良面积。
2018年5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新疆、黑龙江、山东、浙江和陕西的六大试验基地同时插秧海水稻,开展了试种试验,为中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的海水稻品种。
据悉,海水稻品种持续耕种三年至五年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地盐碱度,为盐碱地变“宝地”提供可能,将会对当地的农业行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有专家介绍,中国盐碱地总的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的潜力。
该实验基地生产队长张立山介绍,该基地种出的海水稻全部收割完毕后,将送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进行检测,以便日后针对性改进。
把盐碱地改良以后,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以上就是关于袁隆平团队沙漠海水稻亩产超千斤的介绍,从最开始的80亩到现在的300亩,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善。
新疆盐碱土地面积大,海水稻在新疆改造盐碱地,价值巨大,前景广阔。
近日,松原市乾安县余字乡列字村的盐碱地改良水稻种植基地正在进行水稻插秧与施肥工作,13000多亩盐碱地即将变身“稻米粮仓”。
在列字村盐碱地水稻田内,成方连片的稻田,纵横交错的水渠,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一台台“水上漂”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穿梭往复,所过之处,一撮撮秧苗被整齐有序地插到水田里,横成行、竖成列,葱葱茏茏,为水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装。
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主管张健说:“目前,项目区内正在进行插秧工作。在插秧工作之前,我公司对这片盐碱地要进行土地粗平、翻耕、旋耕、精平、抛洒改良剂,然后进行放水、打浆等工作,在这之前还要在项目区内按照预先的设计和规划修建沟渠、路、井、电等基础配套设施,整体插秧工作预计在6月底之前完成。”
这边插秧快,那边施肥忙。田间便道上,技术人员正熟练操作无人机,精准地在水稻幼苗上空来回飞行,通过喷头不断向田间的幼苗喷洒肥料,确保今年水稻达到预定收成。
张健说:“现在最早插到地里的秧苗已经有10天了,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同期对比研究,发现今年水稻长势喜人,预计每公顷可产出水稻12000斤,这对改良当年种植的盐碱地来说,既能为国家的粮食产能作出贡献,也能为国家新增155公顷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土地。”
据了解,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于2010年牵头发起成立的,致力于盐碱地及各类边际土地大规模改良和综合利用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正在乾安县开展的有余字乡月字村、成字村、宙字村、地字村、列字村五个盐碱地改良水稻种植基地项目,总面积达900公顷左右。
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大面积绿油油的稻田,盐碱地水稻种植,成功蹚出了一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