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药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这要看使用农药的量来看了。

农药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加倍或者过量的使用农药,因为这样过量的使用农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植株的上下传导能够转移到土壤过程中,在土壤过程中不仅仅有农药而且肥料的使用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土壤的养分的流失,而用药后它的成分残留时间过长会对植株的下一茬作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也许是这个成分在本茬作物上是治疗非常效果非常好,但是在下茬作物中它就会对作物产生毒害的作用。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而且也会对病原菌或者害虫进行大规模的筛选,而剩下没有死亡的虫子会产生强烈的抗药性,这一方面在江西虫害的防治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大规模使用杀死钻心虫的药到现在已经没有作用了,只有加量加量再加量才能够防治相应的病虫害,而在我们书本上学到的1到5代的龄虫到江西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八九代的这样的虫害,虫害代数的重叠也是我们防治虫害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同时期防治产生的抗性也是不同,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在适时进行防治不应该急剧的加量。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仅是使得病虫害产生抗性同时也使得植物出现一定的耐药性,使得植株对于药物的反应没有像前期用药那么敏感或者有效,而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植株的抗药性,抗药性的出现也标志着这个植株对这个药完全没有反应,那样的话这样的药品即将就会被淘汰,如果说淘汰得过多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所生产的一些成分或者药剂对于这种没有用的话,这就会增加植株的药物残留使得我们生产的农产品价格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生产药剂通常有很多的化学成分,而且这样的化学成分在散播到空气当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同时这些成分不仅仅是污染水体,污染环境,污染空气而且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有些成分对于水体的危害作用非常的大,有一些报道就很明显的指出这些农药危害同时我们的固体和废弃物也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打完药的时候,通常要应该有意识的回收着相应的固体废弃物,使得环境更加的美好。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性状恶化,产品品质下降,环境污染和产收比差距大。以土壤性状恶化为例,大量施用单一的化肥,易让土壤固结部分化学物质,形成各种化学盐分,从而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一、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有什么危害

1、土壤性状恶化

(1)如果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仅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且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形成各种化学盐分。

(2)化学盐分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便会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中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的含量超标,从而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2、产品品质下降

(1)在种植作物时,如果偏施某种化肥,会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从而造成产品品质降低。

(2)化肥量过多会导致瓜果不甜、蔬菜不香。

3、环境污染

(1)化肥量过多,会让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农田灌水冲刷后流入地下水及河流中,造成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及河流污染。

(2)部分河流、湖泊内的鱼虾还会发生死亡的现象。

4、产收比差距大

(1)过多地施用单一的肥料,会造成作物营养不平衡,养分失调,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导致低品质的农产品不易销售或者价格偏低等,从而给农民带来了损失。

(2)受到耕作栽培水平、作物需肥量等因素的限制,作物不能获得高产量,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土壤污染

由于农药的大量、大面积使用以及滥用,再加上农药具有不可降解性,已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污染。

2、环境污染

(1)一般常用喷雾的方式来使用农药,而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会漂浮在空气中,直接污染大气。

(2)施过农药的农田被雨水冲刷后,农药会进入江河,从而污染海洋。

(3)一些农药残留的时间比较久,这部分农药会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进入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3、生态破坏

(1)大量使用农药,会杀伤了许多害虫的天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导致严重的病虫害,比如红蜘蛛、叶蝉及各种土传病害。

(2)农药不仅造成害虫迅速繁殖,而且还影响了以昆虫为生的鸟、鱼、蛙等生物,造成伤亡事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