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造蔬菜大棚
多肉大棚区别于蔬菜大棚,交通可以不如蔬菜大棚便利,能走个车就可以了。但越宽敞越好,周围最好无遮挡物,高的建筑和高的树木都属于遮挡物。东西走向的最好,这样可以更多的接受阳光照射。
墙体预算:根据场地,预算出大棚的面积,根据当地的气温,预算墙体厚度(厚度决定保温效果),墙体中间最好加上一层泡沫板,保温效果好。大致算出墙体的体积来计算红砖或大块空心砖的数量。标准红砖和大块空心砖一般是520块/立方和71块/立方。可以多出10%的数量,用做损耗。也可以多买一些,用来棚内围花池用的。
毛石预算:地基需要用毛石,地基深度要超过1米3(超过冻层),毛石虚方和实方的比例是1:0.6,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全基础或打桩基础。
钢筋预算:地梁钢筋预算:大棚的周长×3 (8-10粗的钢筋)
龙骨预算,可以用钢筋和竹子两种,以钢筋为例:南北跨度为8米的大棚,每根龙骨需要9.5米的6分镀锌管外支架+9米的14个粗的钢筋拉筋+12米的8个粗的拉花拉筋,在加上5-6根大棚延长米的横向支撑(6分管)。
剩下的就是找瓦匠和电焊工了。大棚讲究的是夏季通风,冬季保温。这2项非常矛盾,通风做的好,保温效果肯定差。夏天只要做到4面通风,度夏不成问题。北方的夏天还是好混的,只要伏天一过,就平安无事了。冬季保温需要保温被,网上有报价,大概是16元一个平方。保温被的好坏直接影响大棚的保温效果。
塑料布的选择:选择透光率高的,无滴的。
遮阳网的选择:选择2-3针的即可,过密的影响透光率,夏天会让肉变的更丑。
冬季是最难过的,如果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那人必然辛苦,在最冷的时候,光靠保温被是不够的,需要额外取暖升温,可以用炉子带暖气,但人比较耗精力,因为水加热以后,如果住火,大概3个小时水就凉了,保证不了6-8小时的低温,所以半夜需要人工再次加热。
但用电能加热,人会轻松很多,但电费也不低,需要几个温控开关,和若干加热导线或暖风机,具体数量还要根据导线的瓦数来定,但温控开关不能少,能为你节省N多毛爷爷。温度控制在5-8度即可安全过冬。低于5度部分肉会冻伤。
大棚怎么搭建
一、平整土地和放线
按照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陟盘测定好方位角,确定温室大棚的四个角,温室的四个角处打瞒桩,而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二、筑墙
筑土墙所用的土,可以采用温室后墙外侧的土,也可以用温室前部栽培面耕层以下的土壤。如用温室前幽土,可将耕层(厚约25厘米)挖出,放在一边,向底层的生土浇水,一天以后,挖生土做土墙。
先按土墙的厚度打夹板,填入刚挖出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每层约20厘米,夯实一层以后,再作第二层,直至达到要求高度。山墙于后墙要一起做,不可分段,只有这样才坚固。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够,可毗中掺人麦秸。有些地区的土壤粘度很低,不能用夯实的方法建墙,这时可先在土中搀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待土坯干后,睡土坯墙。
砌墙时,土坯之间要用草泥堵严,墙的内外也都要抹草泥。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施工时要灰浆饱满,勾好砖缝,抹好灰面,墙的内外都要抹灰,以免漏风。砖墙层与层之间的空心不可过大或过小。一般空心的宽度掌握在5-8厘米之间。空心不可一留到底,要每隔3-4米,用砖将各层连接起来,以提高墙的牢固程度。空心墙可加用炉渣、珍珠岩、麦秸作填料,也可什么也不加,只用空气隔热,不加填料的空心墙,一定要做到没有裂缝。在砖睁封顶时,最好用泥糠封顶30厘米,使后墙与后屋面衔接紧密,提高保温性能。
三、埋立柱、立屋架
根据图纸,确定各个立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挖30-40厘米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以防止立柱下沉,而后在后排立柱上安装挖柁,柁头架于立柱上,柁尾架于后墙上或架于后面辅助立柱上,在柁上放檩3-4道。脊檩在柁处相连,成一条直线,其它檩错落放置,为防止檩下滑,可在檩下部的柁上钉一块小木块卡住檩木。有些温室只用立柱支撑脊檩。
四、覆盖后屋面
在檩条或椽子上覆盖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摆放成捆的玉米秸,其撂放的方向与檩条或椽子垂直。再在玉米秸上铺麦秸或稻草,而后在其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抹草泥。后屋面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的秸秆、麦草组成了一个像棉被一样的覆盖物,保温性能比普通的不加塑料薄膜的后屋面大大提高了。后屋面覆盖好以后,要用草泥将后屋面内侧与温室后墙衔接处抹严。
五、挖防寒沟
在温室大棚的前沿挖20厘米宽,40厘米深的防寒沟。
六、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铅丝
在防寒沟的底部平放一条于温室等长的8号铅丝,其上穿有地锚,地锚是两头做成铁环状的8号铅丝,依所要埋设的拱杆间距,每隔3米,在铅丝上绑一块砖头或木棍,放在这些固定物之间。
在温室的后墙外侧;依同样的方法挖沟埋地锚,只是地锚的间距可加大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实,铁锚的上部环显露于地表。在温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号铅丝,两头埋入温室山墙外侧的地下,埋人时要在头部绑重物。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铅丝,一头绑在铅丝上,一头绑在后墙外埋好的铁锚上。
七、建前屋面
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方。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横梁距离每排立柱顶端20-30厘米,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桂,小吊柱的上下两端都要打孔,分别用8号铅丝穿过孔,弯曲拱杆,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拱杆的上端可插在脊檩之上。而后,不断调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八、覆盖薄膜
温室的薄膜为两幅或三幅,用两幅时,其宽度分别为3米和5米,用三幅时其宽度分别为2甲、4米、2米。先将3米或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回,用粘合剂粘合或用电熨斗熨成5~6厘米宽的筒,装人泥龙绳,3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2.5米处,2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1.5眯处。
薄膜先卷成卷,边覆盖边拉紧边向防寒沟里填土。尼龙绳要拉紧,连同薄膜一起,在温室的山墙处埋人地下。上面的一幅或两幅薄膜同样先卷成卷,一端靠山墙埋人地下,而后向另一端铺开,到头后靠近山墙埋人地下。薄膜靠近后屋面的一端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片和铁钉直接固定在脊檩上;另-种方法是将其用竹片和铁钉固定在脊檩上之后,折回,扣在后屋面上。可扣后屋面的宽度约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压实。此种方法对没有加废旧薄膜的后屋面来讲,有较好的提高保温性能的效果。
九、固定压膜线
薄膜覆盖好以后,要用压膜线将其压紧固定,压膜线可以是市售的聚丙烯温室专用压膜线,也可以用尼龙绳或铁丝代替,但最好不用。以专用压膜线为最好。先将压膜线的一端绑在温室后屋面上的8号铅丝上,从温室上抛下,压在两拱杆之间的薄膜上,下端地锚环,拉紧绑好。
固定压膜线的顺序是先细后密,先大伺距的固定几根压膜线,再逐渐在每个拱杆之间固定一条压膜线。压膜线和塑料薄膜都有一定的弹性,要在固定好压膜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再紧2-3次,才可保证确实压紧,压紧的前屋面薄膜呈波浪状。
十、上草苫和纸被
纸被用4-6层牛皮纸做成,草苫用稻草或蒲草做成,稻草苫宽1.2-1.3米,蒲草苫宽1.5-1.6米,长度以覆盖住温室的前屋面为准,在没有纸被的情况下,可覆盖两层草苫或增加草苫之间的重叠量,每片草苫用两根长度分别为草苫长度2倍或略长一些的尼龙绳拉放,每条绳的两端都分别固定于草苫某一端的靠边的一处,形成两个环,套住草苫。
拉放草苫表面的两根绳,可将草苫卷起或展开于温室的前屋面。卷起的草苫相交错或一前一后摆放在后屋面上,为防止草苫下滑,可在每卷草苫的后面挡一块石块或两三块砖。
十一、出入口的处理
日光温室可在温室的东山墙处留门,门要尽可能地小,门外要建保温间,门的内外都要挂门帘,一般不在温室的西山墙或后墙处留门。
搭建大棚时要先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线,打孔机,白灰,等。根据场地确定好四个角,具体的朝向和规格,建议南北的长度在80米以内,东西宽8米。确定好之后尽快防线,间隔一米一个间距,并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后打孔。打好安装拱管,横拉,卡簧卡槽,防虫网,薄膜,最后装门。
立柱可用圆木或钢筋混凝土柱,埋土的深度为50一60厘米。中间两行要高出地面,边上两行高出地面1米,立柱的项端自中两行向东西两边逐渐降低,共埋六行。立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米,并垂直。然后用12一16毫米直径的钢筋弯成拱杆,把它们绑扎在东西向立柱的顶端,作为骨架。
扩展资料:
扣膜时要尽量避免棚膜的机械损伤,特别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应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旧布包扎好。用弹簧固定时,在卡槽处应加垫一层旧报纸。另外要注意避免新旧薄膜长期接触,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风换气时要小心操作。薄膜受冻或曝晒,会促进老化,
钢管在夏天经太阳曝晒,温度可上升到60—70℃,从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过程中,难免有破孔,要及时用粘合剂或胶带粘补。环境特点与调控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盖,形成了相对封闭与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气候。进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并采取调控措施。
百度百科-大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