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每年立春过后是茶叶种植时间的最好时候,具体种植技术如下:
1、开垦
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线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米,然后翻垦。属塾地的,经过深耕平整就可划行种植;生荒地分初,复垦两次。初垦深度达50厘米,深耕后不必整碎土块,以利蓄水。垦翻时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层,以便复垦时清出园外,初垦完毕,就可以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25-30厘米。复垦要求敲碎土块,除净柴草根。切忌把生长密结的草皮块翻入下层,免得杂草腐烂后形成孔洞,影响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2、种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
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径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3、修剪
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
修剪方法如下:
(1)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厘米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厘米,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
(2)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
(3)深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
(4)重修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
(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厘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
茶叶怎么种植茶叶如何种植
茶树属山茶科茶属。山茶科包括23个属,380个种。茶属有50余个种,茶树是其中之一。茶树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固有特性。而人们要种好茶,首先必须认识茶,并按照茶树的生长发育特性,使其按着人们所需要的方面发展,以实现种茶的目的。丽江市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只有5万多亩,但是有部分高海拔地区具有生长最好的茶树的生态环境,这些区域森林覆盖率高,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病虫害少, 引进种植云南大叶茶,福云6号、云抗10号优良茶种生产出来的茶叶为无公害的生态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值较高。现将乌木春茶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第一节 生物特征?茶树为山茶科山茶属长绿乔木栽培控制后为灌木,茶树的芽是枝、叶、花的原生体,位于枝条顶端的称顶芽,位于枝条叶腋间的称腋芽。顶芽和腋芽生长而成的新梢,是人们用来加工的原料,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部位。叶是茶树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人们采收的主要对象。茶树大多数在10—11月普遍开花。茶树的花为两性花,开花较多,大多呈白色,少数也有淡黄或粉红色的。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5.0—5.5厘米,小的直径2.0—2.5厘米。茶树的果为蒴果,大多为3--4室,也有1--2室的。每室1—2粒种子,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树种子成熟后,果皮裂开,种子脱落。种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泽,富弹性,内部子叶饱满。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茶树的总生长发育周期也就是茶树的一生。在自然状态下,茶树至少能活100年以上,但作为人工栽培的有效经济年龄,一般只有50-60年,甚至更短些。茶树适宜在海拔1100—2800米的山地,茶树最适宜生长在1600—2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土壤PH4.0—5.5为沙壤土,有保水能力,年平均降水1000毫米,山间有多条溪流,周围森林覆盖60%以上,林草覆盖率高。
第三节 种植技术1.栽种
按设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穴。为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最好是现开现栽。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稻草、桔杆等,每亩用量1000千克。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适时补齐。
2.树冠管理
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
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二年六月中旬进行或第三年春茶采后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厘米处用整枝剪剪主枝,第二次在离地25厘米—3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第三次在离地40厘米—45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要求剪口光滑。第二、三次定型修剪也可采用平形修剪机修剪。
⑴ 轻修剪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
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次—2次,时间宜在春茶采后(5月上中旬)或秋末(10月中下旬)进行。
方法:用修剪机或篱剪剪去冠面3厘米—5厘米的枝叶,即把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梢剪除。
⑵深修剪 茶树经多次轻修剪和连年的采扎,树冠衰退,分枝密集,瘦弱,形成“鸡爪枝”层,叶张单薄,对夹叶增多,应采用深修剪,剪除“鸡爪枝”层,以形成新的树冠。
深修剪一般4年—6年左右进行一次,具体应视树冠情况而定。时间宜在春茶后(5月中下旬)进行。
⑶ 重修剪 重修剪对象是未老先衰的茶园和一些树势衰老,但骨干枝仍较健壮的茶园。
修剪时间:宜于春茶提早结束后(5月中下旬)进行。
方法:一般离地35厘米—4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梢,先用篱剪剪去粗枝,后用修剪机进行。
重修剪后第二年,宜在春茶后4月下旬—5月上旬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厘米进行定剪。
3.施肥
每次采集后施一次沼气液肥,每月喷施一次沼气液叶面肥。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向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或糖醋诱杀,采用人工方法除杂草。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草岭、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蜻、蜻类、蜘蝎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第五节 采集及销售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按标准适时采摘,手工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用清洁通透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篓筐盛装鲜叶,采后及时交售给公司。
第六节 投资效益分析
种植管理好的茶树种后三年可收益,种苗、打塘、农药等共投入700元左右,每亩茶叶年收入约200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为1:2.85。
1、土壤选择。要想高产优质,就必须保证种植的土壤土层深厚,至少要达到40厘米以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土层肥沃疏松,土壤的酸碱度ph值最好在4.5~5.5之间。另外,我们还要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比较丰富和协调,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充足。如果茶园种植土壤不良的话,要积极进行改良,使其适应茶树的生长需要。
2、气候选择。气候特征通常包括水分、温度和光照。之前我们在很多文章中都已经提过茶树生长,必须要有合适的光照强度、适宜的温度以及足够的降雨量。而要想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气候因素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它也是一种喜欢漫射光的植物,如果茶园的遮光率能够达到30~40%的时候,茶叶的干物质积累会更加丰富,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的产量。但是如果茶园遮光率超过50%,这两项数据就会下降。在温度方面,茶树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5~30度,如果温度偏低,氨基酸的含量会增多,但是如果温度过高,茶多酚的含量就会增高。茶多酚含量高,就会让茶叶的苦涩味更重,导致品质下降。而在降雨量方面,在茶树的生长季节降雨跟茶叶品质产量是呈正相关的关系。降雨量丰富,有利于茶树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降雨量少他人出现干旱的话就必须及时灌水,否则就会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地形地势选择。我国茶园大部分处于丘陵和坡地、山地,但也有一部分茶园正处于平地和洼地。山地和坡地茶园海拔较高,所以温度相对较低,茶多酚的含量就会减少,氨基酸的含量会增高,这就是为什么高山出好茶的原因。但是高山茶由于气温低热量不充足,所以茶叶的生长缓慢,产量就跟不上。而在平地和洼地,茶园由于气温较高,热量比较丰富,所以茶叶的产量会高一些,但是品质方面可能就比高山茶要差一些。同时在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茶园产量方面也要低一些,但是质量方面可能会更高一些。所以我们在茶园地块选择的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是以提高产量为主,还是以提高品质为主,针对性的做出合适的选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