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养护标准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06-12-4 11:54:39
--------------------------------------------------------------------------------
一、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行道树、分车带、花带、花坛(台)、中心绿岛和沿街绿地的绿化养护。
(一)街道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一级
1、树木生长旺盛、健壮,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合理修剪整形,保持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均匀,树干基本挺直。
2、树穴、花池、绿化带以及沿街绿地平面低于沿围平面距离5—10厘米,无杂草、无污物杂物,无积水,清洁卫生。
3、行道树缺株在1%以下,无死树、枯枝。
4、树木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
5、无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乱钉乱挂乱堆乱放的现象。
6、种植5年内新补植行道树同原有的树种,规格保持一致,有保护措施。
7、新植、补植行道树成活率达98%以上 , 保存率达95%以上。
8、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断档,无病虫害症状。
9、草坪生长旺盛、保持青绿、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枯黄率控制在1%以内。
10、花坛、花带、花台植物生长健壮,花大艳丽,整齐有序,定植花木花期一致,开花整齐、均匀,换花花坛(台)及时换花,整体观赏效果好。
二级
1、树木生长旺盛,根据植物生长习性,修剪基本合理,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基本均匀,树干基本挺直。
2、树穴、花池、绿带以及沿街绿地平面低于沿围平面距离5厘米左右,基本无杂草、无污物杂物,无积水,基本清洁。
3、行道树缺株在2%以下,无死树、无明显枯枝。
4、树木基本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10%以下,无药害。
5、无明显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无悬挂物,无以树当架晾晒衣物,无在树池中堆放杂物等现象。
6、新补植行道树同原树种基本保持一致,有保护措施。
7、新植、补植行道树成活率达95%以上 , 保存率达90%以上。
8、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无明显断档,无明显病虫害发生。
9、草坪生长旺盛、常绿、无杂草丛生,定期修剪。草高保持在10厘米左右,无明显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枯黄率控制在2%以内。
10、花坛、花带、花台植物生长良好,及时摘除残花败叶,定植花木花期基本一致,开花整齐、均匀,换花花坛(台)及时换花,整体观赏效果好。
三级
1、树木生长较好,修剪基本合理,树形整齐美观,骨架比较均匀。
2、树穴、花池、绿带以及沿街绿地平面低于沿围平面距离5厘米左右,无较大杂草、无明显污物杂物,无积水。
3、行道树缺株在3%以下,基本无死树、枯枝。
4、树木无严重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率控制在15%以下,基本无药害。
5、无严重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无以树当架晾晒衣物等现象。
6、新、补植行道树同原树种基本保持一致,有保护措施。
7、新补植行道树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
8、绿篱生长较好,修剪基本整齐,基本无死株,无严重断档,缺档不超过1米长。
9、草坪生长较好,基本平整,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大片杂草,无片状裸露地面,无较大成片枯黄。
10、花坛(台)、花带内植物生长良好,定植花木能如期开花,较为整齐、换花花坛(台)及时换花,有一定的观赏效果。
二)街道绿化养护管理作业要求(年度)
一级
1、修剪:乔木1—2次,花灌木2—3次,绿篱3—4次,草坪4—5次。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发现死株10天内清除。
3、施肥:新植乔木每年一次,其它乔木每二年一次,花灌木每年2—3次,草坪每年1次。
4、浇水:新植树木花卉淋足定根水,之后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和旱情及时浇足水分、及时排水防涝。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3—5次以上,人工防治2次以上。
6、缺株及时补植,不得超过20天。
7、行道树及时扶正,新补植行道树及时扶架。
8、花坛(台)、绿化带等松土、除草5次以上。
9、树穴、花池、绿带每天清扫一次,全日保洁,及时清除树枝上悬挂杂物。
10、及时更换草花,主要花坛、中心绿岛年换花4次以上。
二级
1、修剪:每年乔木1次以上,花灌木2次以上,绿篱3次以上,草坪4次以上。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发现死株30天内清除。
3、施肥:新植树每年1次,其它树每三年1次,花灌木每年2次以上,草坪1次。
4、浇水:新植树淋足定根水,年淋水15次以上,其它树3次以上,花灌木和草坪6次以上。及时排水防涝。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2—4次以上,人工防治1次以上。
6、缺株及时补植,不得超过50天。
7、行道树及时扶正,新补植行道树及时扶架。
8、花坛(台)、绿化带等松土、除草4次以上。
9、树穴、花池、绿带每天清扫一次,重点路段全日保洁,及时清除树枝上悬挂杂物。
10、及时更换草花,年换花3次以上。
三级
1、修剪:乔木二年1次,花灌木1次,绿篱2次,草坪3次以上。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发现死株2个月内清除。
3、施肥:新植树每年1次,主要观花乔木每两年1次,其它树四年1次,灌木、草花、草坪各1次。
4、浇水:新植树淋足定根水,年淋水10次以上,其它树2次以上,花灌木和草坪4次以上。及时排水防涝。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3次以上,人工防治1次以上。
6、缺株及时补植,不得超过70天。
7、行道树及时扶正,新补植行道树要有保护设施。
8、花坛(台)、绿化带等松土、除草2次以上。
9、树穴、花池、绿带重点路段,每天清扫一次,经常清除树枝上悬挂杂物。
10、及时更换草花,年换花2次以上。
二、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专类公园等各级各类公园的绿化养护。
(一)公园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一级
1、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留枝均匀,疏密合理,剪口平滑,保持树形整齐美观,枝繁叶茂。
2、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缺档。
3、草坪生长繁茂、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枯黄面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
4、花坛(台)、草坪等绿地内保持无杂草生长,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污物、垃圾等。
5、树木花草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现象。
6、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基本无枯枝、死树。
8、古树名木挂牌、建档管理,有保护复壮措施。
9、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色彩协调,观赏整体效果明显,保持三季有花。
10、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9.8%以上。
11、园容整洁卫生,园路平整,无坑洼、无积水、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筑小品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厕所无臭味、无尿垢、无蚊蝇。
13、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杂物,水质清净,无臭味。
14、园林设施完好无损。
二级
1、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剪口平滑,树形整齐美观,枝繁叶茂。
2、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无明显缺档。
3、草坪生长繁茂、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明显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枯黄面不得超过总面积的3%。
4、花坛(台)、草坪等绿地内保持无杂草生长,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污物、垃圾等。
5、树木花草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10%以下,无药害现象。
6、基本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基本无死树,无明显枯枝。
8、古树名木挂牌、建档管理,有保护复壮措施。
9、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色彩协调,观赏整体效果明显,保持两季有花。
10、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9%以上。
11、园容整洁卫生,园路平整,基本无坑洼、无积水、无死角、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筑小品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厕所无臭味、无尿垢、无蚊蝇。
13、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杂物,水质基本清净,无臭味。
14、园林设施完好无损。
三级
1、根据植物生态习性,修剪基本合理,剪口基本平滑,树形基本整齐,长势较好、无严重枯枝、焦叶。
2、绿篱生长较好,修剪基本整齐、合理,基本无死株、无严重缺档。
3、草坪生长较好,基本平整,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较大杂草,无严重裸露地面,无较大成片枯黄。枯黄面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
4、花坛(台)、草坪等绿地内保持无杂草生长,基本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明显污物、垃圾等。
5、树木花草无严重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15%以下,基本无药害。
6、无严重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基本无死树,无明显枯枝。
8、古树名木挂牌、建档管理,有保护复壮措施。
9、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有一定观赏效果,保持一季有花。
10、当年植树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达80%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8%以上。
11、主要地段园容整洁卫生,园路基本无坑洼、无积水、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筑小品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厕所基本无臭味、无尿垢、无蚊蝇。
13、水面基本无漂浮物,水中无较大杂物,无臭味。
14、园林设施无严重损坏。
(二)公园绿化养护管理作业要求(年度)
一级
1、修剪:每年乔木一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绿篱三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
2、浇水:每年乔木二次以上,灌木三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及时排水防涝。
3、施肥:观花乔木每年一次,其它树木两年一次,灌木、草花各二次,草坪一次。
4、绿地中耕、除草五次以上。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五次以上,人工防治二次以上。
6、及时清理死树,枯枝。
7、古树名木:及时填补古树的空洞,每年记录树木生长情况及养护措施。
8、及时更换草花。
9、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及时修复,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及时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园每天开园前清扫干净;开放性公园避开人多时清扫,全日保洁。
11、厕所一天冲洗三次以上,及时打药。
12、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以上,乱贴乱画及时清除,破损的园路及时修复。
13、水面漂浮物及水中杂物及时清理。
14、园林设施每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
二级
1、修剪:乔木一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绿篱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
2、浇水:乔木二次以上,灌木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适时排水防涝。
3、施肥:观花乔木两年一次,其它树木三年一次,灌木、草花各一次,草坪一次。
4、绿地中耕、除草三次以上。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四次以上,人工防治一次以上。
6、及时清理死树,枯枝清理二次以上。
7、古树名木:及时填补古树的空洞,每年记录树木生长情况及养护措施。
8、定时更换花草。
9、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及时修复,根据植物生态习性,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园每天开园前清扫干净,开放性公园避开人多时清扫,全日保洁。
11、厕所一天冲洗二次以上,及时打药。
12、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以上,乱贴乱画及时清除,破损的园路及时修复。
13、水面漂浮物、水中杂物及时清理。
14、园林设施每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
三级
1、修剪:观花乔木、花灌木修剪年各一次以上,其他乔木、灌木两年一次,绿篱一次以上,草坪三次以上。
2、浇水:乔木一次以上,灌木一次以上,草坪二次以上,适时排水防涝。
3、施肥:观花乔木两年一次,其它树木四年一次,灌木、草花、草坪各一次。
4、绿地中耕、除草二次以上。
5、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三次以上, 主要树木人工防治一次。
6、定期清理死树、枯枝。
7、古树名木:及时填补古树的空洞,每年记录树木生长情况及养护措施。
8、适时更换草花。
9、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定期修复,根据植物生态习性,有一定的防寒措施。
10、售票公园每天开园前主要地段清扫干净,开放性公园避开人多时清扫,全日保洁。
11、厕所一天冲洗一次以上,定时打药。
12、主要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乱贴乱画及时清除,破损的园路定期按时修复。
13、水面漂浮物、水中杂物定时清理。
14、园林设施每三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三、小游园养护管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沿街小游园和开放性广场花坛的绿化养护
(一)小游园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一级
1、树木生长旺盛,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保持树形整齐美观,枝繁叶茂。
2、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缺档。
3、草坪生长繁茂,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
4、绿地内保持无杂草,无污物、垃圾,无杂藤攀援树木等。
5、树木花草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现象。
6、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无枯枝、死树。
8、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色彩协调,观赏整体效果明显,保持三季有花。
9、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9.8%以上。
10、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杂物,水质清净,无臭味。
11、绿地整洁卫生,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设小品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园路平整,无坑洼、无积水。
13、绿化设施完好无损。
二级
1、树木生长旺盛,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保持整齐美观,枝繁叶茂。
2、绿篱生长旺盛、修剪整齐合理、无死株、无明显缺档。
3、草坪生长繁茂、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7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成片枯黄。
4、绿地内保持无杂草,无污物、垃圾,无杂藤攀援树木等。
5、树木花草基本无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在10%以下,无药害。
6、基本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无死树、无明显枯枝。
8、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色彩协调,观赏整体效果明显,保持二季有花。
9、当年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9%以上。
10、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杂物,水质基本纯净。
11、绿地整洁卫生,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设小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园路基本平整,基本无坑洼、无积水现象。
13、绿化设施完好无损。
三级
1、树木长势较好,根据植物生态习性,修剪基本合理,树形基本整齐。
2、绿篱生长旺盛、修剪基本整齐、合理,基本无死株、无严重缺档。
3、草坪生长较好、基本平整、无较大片杂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无片状裸露地面,无较大成片枯黄。
4、绿地内无较大杂草生长,基本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明显污物、垃圾。
5、树木花草无严重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15%以下,基本无药害。
6、无严重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基本无死树、枯枝。
8、花坛有图案、有造型,花大叶肥,有一定观赏效果,保持一季有花。
9、当年植树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8%以上。
10、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较大杂物。
11、绿地基本整洁,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筑小品清洁,无乱贴乱画。
12、园路基本平整,基本无坑洼、无积水现象。
13、绿化设施无严重损坏。
(二)小游园养护管理作业要求(年度)
一级
1、修剪:乔木二次以上,灌木四次以上,绿篱六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
3、施肥:观花乔木一次,其它乔木两年一次,灌木、草花各二次,草坪一次。
4、浇水:乔木四次以上,灌木六次以上,草坪五次以上,及时排水防涝。
5、绿地中耕、除草八次以上。
6、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及时修复。
7、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五次以上,人工防治二次以上。
8、及时更换草花。
9、水面漂浮物、水中杂物及时清理。
10、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以上,乱贴乱画及时清除。
11、破损的园路及时修复。
12、园林设施每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保持完好。
二级
1、修剪:乔木一次以上,灌木一次以上,绿篱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
3、施肥:观花乔木两年一次,其它乔木三年一次,灌木、草花、草坪各一次。
4、浇水:乔木四次以上,灌木四次以上,草坪八次以上,及时排水防涝。
5、绿地中耕、除草六次以上。
6、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及时修复。
7、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四次以上,人工防治一次以上。
8、定时更换草花。
9、水面漂浮物、水中杂物及时清理。
10、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以上,乱贴乱画及时清除。
11、破损的园路及时修复。
12、园林设施每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保持基本完好。
三级
1、修剪:观花乔木、花灌木一次以上,其它乔、灌木两年一次,绿篱一次以上,草坪二次以上。
2、及时清理死树,枯枝。
3、施肥:观花乔木两年一次,其它乔木四年一次,灌木、草花、草坪各一次。
4、浇水:乔木、灌木各二次以上,草坪四次以上,适时排水防涝。
5、绿地中耕、除草四次以上。
6、人为损害花草树木定时修复。
7、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三次以上,人工防治一次以上。
8、适时更换草花。
9、水面漂浮物、水中杂物定时清理。
10、主要园林建筑小品每天打扫一次,乱贴乱画及时清除。
11、破损的园路定时修复。
12、园林设施每三年全面检修一次以上,保持基本完好。
四、生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苗圃、花圃、草圃等园林生产绿地的绿化养护
(一)生产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一级
1、在圃植物生长茂盛,疏密适宜,合理修剪,树形整齐美观。
2、圃地保持无杂草生长。
3、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在3%以下,无药害。
4、苗木繁殖成活率:芽嫁接95%以上,枝嫁接85%以上,硬枝扦插90%以上,软枝扦插85%以上,播种95%以上,圃内分栽90%以上,外购苗栽植85%以上,定植培育大苗98%以上。
5、苗木出圃合格率:98%以上。
6、生产用地利用率95%以上。
7、畦平沟通无积水。
8、圃内卫生整洁无死角。
9、日常生产和技术管理资料及时归档。
二级
1、在圃植物生长茂盛,疏密适宜,合理修剪,树形整齐美观。
2、圃地无杂草生长。
3、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
4、苗木繁殖成活率:芽嫁接90%以上,枝嫁接80%以上,硬枝扦插80%以上,软枝扦插75%以上,播种85%以上,圃内分栽85%以上,外购苗栽植80%以上,定植培育大苗95%以上。
5、苗木出圃合格率95%以上。
6、生产用地利用率90%以上。
7、畦平沟通基本无积水。
8、圃内卫生整洁,基本无卫生死角。
9、日常生产和技术管理资料及时归档。
三级
1、在圃植物生长茂盛,疏密适宜,合理修剪,树形整齐美观。
2、圃地无较大片杂草生长。
3、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在10%以下,无药害。
4、苗木繁殖成活率:芽嫁接85%以上,枝嫁接70%以上;硬枝扦插70%以上,软枝扦插65%以上,播种75%以上,圃内分栽75%以上,外购苗栽植75%以上;定植培育大苗90%以上。
5、苗木出圃合格率90%以上。
6、生产用地利用率85%以上。
7、畦平沟通,基本无积水。
8、圃内卫生基本整洁。
(二)生产绿地养护管理作业要求
一级
1、繁殖地每年翻耕一次。
2、中耕除草:移植地每年十次以上,定植地每年六次以上,繁殖地每年十次以上。
3、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六次以上,人工防治二次以上。
4、施肥:定植乔木每年施肥二次;定植灌木施足基肥、每年追肥二次;移植苗每年施肥二次,花卉、盆景每年各施肥二次。
5、浇水:移植苗每年八次以上,硬枝扦插苗每年八次以上;软枝扦插苗平均每天二次(二个月内)以上;嫁接苗每天一次(二个月内)以上;播种苗每月四次以上。
6、冬翻地作业率达100%。
7、轮作地每年土壤消毒一次,施绿肥一次,冬翻一次。
8、圃内卫生每天清扫一次以上。
9、各类管理资料及时归档。
二级
1、繁殖地每年翻耕一次。
2、中耕除草:移植地每年八次以上,定植地每年五次以上,繁殖地每年八次以上。
3、病虫害防治:药物防治五次以上,人工防治一次以上。
4、施肥:定植乔木每年施肥一次;定植灌木施足基肥、每年追肥一次;移植苗每年施肥一次,花卉、盆景每年各施肥一次。
5、浇水:移植苗每年八次以上;硬枝扦插苗每年八次以上;软枝扦插苗平均每天二次(二个月内)以上;嫁接苗每天一次(二个月内)以上;播种苗每月四次以上。
6、冬翻地作业率达90%。
7、轮作地每两年土壤消毒一次,每年种施绿肥一次,冬翻一次。
8、圃内卫生每天清扫一次。
9、各类管理资料及时归档。
本标准规定了青岛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类别及等级划分、及公园绿地特级、一级、二级养护管理要求和山林绿地养护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青岛市规划市区公共绿地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花卉、草坪、地被、行道树等的城市绿地、城郊城镇绿地以及青岛市风景名胜区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检查验收。 2.1 树冠
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2.2 生长势
植物的生长强弱。泛指植物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3 行道树
栽植在道路两旁,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2.4 地被植物
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2.5 分枝点
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2.6 主干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2.7 主枝
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2.8 侧枝
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2.9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2.10 施肥
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2.11 病虫害防治
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2.12 除草
植物生长期间人工或采用除草剂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
2.13 灌溉
为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2.14 排涝
排除绿地中多余积水的过程。
2.15 返青水
为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2.16 冻水
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2.17 黄土不露天
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树皮等其它材料,对绿地内和树冠下的裸露土地进行覆盖,以期达到绿化、美化、抑尘和保墒的目的。 4.1 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4.1.1 技术措施
根据绿地不同建设时间、植物立地条件、小气候特点、养护管理条件,有针对性的制定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实施科学管理。
4.1.2 养护管理档案
养护管理日志记录完整、系统,各项措施实施情况记录具体,对天气状况等客观情况记录详细。
4.2 园林植物
4.2.1 生长势强。新建绿地各种植物两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4.2.2 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绿地内无死树。行道树无歪株、死株、缺株,分支点整齐,规格一致。须扶架植物支撑方式合理,扶架方向整齐一致。
4.2.3 园林树木新梢生长健壮,叶片大小、颜色正常。除彩叶、皱叶等本身具特殊性状植物外,生长季节内,无黄叶、焦叶、卷叶。
4.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覆盖率99%以上。草坪内无杂草,高度保持在5—8cm之间。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3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50天。花坛、花带轮廓清晰、美观,色彩艳丽,无残缺,无残花败叶。一、二年生草花更新及时。宿根花卉开花及时,花后修剪及时合理。
4.2.5 水生植物植株健壮,花、叶色泽艳丽。无残花败叶。
4.2.6 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90%。开花的攀缘植物应适时开花,且花繁色艳。
4.2.7 病虫害控制及时,对园林景观无影响。园林树木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1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2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1%。园林植物叶片上无虫粪、虫网;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2%。草坪叶色正常,单块病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且颜色变化不明显,未造成斑秃。病斑面积不得超过草坪总面积1%。
4.3 园林植物配置
4.3.1.1 按照设计意图强调、突出绿化美化效果,达到黄土不露天。
4.3.1.2 通过更新、调整、伐树等手段科学处理种群间互生、共生、抑制等相互作用关系。
4.4 卫生保洁
绿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对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重点地区随产随清,其它地区日产日清,做到巡视保洁。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
4.5 园林设施
栏杆、亭廊、园路、桌椅、井盖、牌示及路灯、喷灌等园林设施整洁、安全,使用正常、维护及时。
4.6 场地管理
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树下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5.1 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5.1.1 技术措施
根据绿地不同建设时间、植物立地条件,能制定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实施科学管理。
5.1.2 养护管理档案
能建立养护管理日志,技术措施执行情况记录比较详细。
5.2 园林植物
5.2.1 生长势较强,新建绿地各种植物3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5.2.2 园林树木树冠完整,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均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花后修剪及时。绿篱、色块枝叶正常,整齐一致。绿地内无死树。行道树分枝点基本一致,无死株、缺株,歪株数量不得超过1%且偏斜角度小于10度。须扶架植物支撑方式合理。园林树木树干上无钉拴刻画等现象。
5.2.3 园林树木新梢生长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一般条件下,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网的叶片不得超过5%,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0%以上。
5.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覆盖率95%以上,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2%,高度在5cm~10cm之间。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1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30天。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适时开花,无残缺。一、二年生草花更新比较及时。宿根花卉开花及时,花后修剪比较及时。
5.2.5 水生植物植株健壮,花、叶色泽正常。秋冬季枯叶清理比较及时。
5.2.6 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8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5.2.7 病虫害控制及时,对园林景观基本无影响。园林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1%;园林树木的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2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5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3%。叶上无虫粪,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5%。草坪叶色基本正常,单块病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未造成秃斑,总病斑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2%,对景观效果影响不明显。
5.3 园林植物配置
5.3.1 利用植物特点强调、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基本达到黄土不露天。
5.3.2 通过更新、调整、伐树等手段较科学地处理种群间互生、共生、抑制等相互作用关系,未产生不良影响。
5.4 卫生保洁
绿地整洁,无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应日产日清,做到保洁及时。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
5.5 园林设施
栏杆、亭廊、园路、桌椅、井盖、牌示及路灯、喷灌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每周检查、维护一次。
5.6 场地管理
绿地完整,无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树下距树干2米范围内无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6.1 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根据绿地不同建设时间,制定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基本实施科学管理。
6.2 园林植物
6.2.1 生长势正常。新建绿地各种植物四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6.2.2 园林树木树冠基本正常,分枝点合适,修剪比较及时,无明显枯枝死叉。绿地内无死树。行道树缺株率不超过1%,歪株数量不得超过2%且偏斜角度小于15度。花灌木株形丰满,开花及时,花后修剪比较及时。绿篱、色块等修剪比较及时,基本整齐一致。园林树木树干上基本无钉拴刻画等现象。
6.2.3 园林树木新梢生长基本正常,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正常条件下,有黄叶、焦叶、卷叶和带虫尿、虫网叶片的株数不得超过10%,正常叶片保存率在85%以上。
6.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齐一致,覆盖率90%以上,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不得超过5%,高度在5cm~12cm之间。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0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10天。花坛、花带轮廓基本清晰、整齐美观,无残缺。一、二年生草花更新比较及时。宿根花卉开花及时,花后修剪比较及时。
6.2.5 水生植物花、叶色泽正常。主要地段秋冬季枯叶清理比较及时。
6.2.6 垂直绿化能根据不同植物的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70%。开花的攀缘植物能适时开花。
6.2.7 病虫害控制比较及时,园林树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3%;在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3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8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5%。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8%。草坪病斑单块面积不得超过200cm2,总面积不得超过5%,对草坪整体景观效果影响不明显。
6.3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比较合理,裸露土地不明显。
6.4 卫生保洁
绿地基本整洁,无明显杂物,无白色污染(树挂),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地内水面杂物能日产日清,能做到保洁基本及时。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在不影响景观的情况下,绿地内落叶可不清理。
6.5 园林设施
栏杆、亭廊、园路、桌椅、路灯、井盖和牌示等园林设施安全,每月进行检查、维护一次。
6.6 场地管理
绿地基本完整,无明显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树下距树干2米范围内无明显的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生长和养护管理的现象。 7.1 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根据季节,制定抗旱、防火、防治病虫等措施,实施安全管理。
7.2 植物
7.2.1 生长势正常。新栽植各种植物按能自然生长,乔灌木存活率达到85%以上。
7.2.2 山林内无枯倒木,死树清理及时。
7.2.3 山林绿地新建范围内,杂草不得遮盖新植树木妨碍其正常生长,高温、干旱季节及秋、冬季枯草清理及时。
7.2.4 山林道路两侧新建草坪或地被成活面积不小于85%,空秃位置不显著,单块空秃面积不超过400cm2。无明显病虫害。
7.2.5 病虫害控制比较及时,乔木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株数不得超过10%;在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5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10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10%。被虫咬的叶片每株不得超过8%。
7.3 卫生
山林道路两侧无明显杂物,基本无白色污染(树挂),无外来建筑垃圾等堆物。
7.4 安全
断崖、陡坡处等危险地段警示标志醒目。林木防火措施完善,路口等重点部位禁烟、禁火标志醒目。全年火警控制在五起以内,做到“有火不成灾”,建筑、古树名木无火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