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是怎样的
从四川省大足县的事例可见一斑。据大足县政府的一份报告
1994,包括改造10570亩水稻田在内的稻田养鱼工程计划于1993年得 到实施。这项计划显示了如下效益。
首先是稻谷增产。折合亩产603kg,与县里普通稻田的平均亩产
556kg对比,增产8。
45%。
其次是鱼的产量与个人收人显著增加。这项计划共计产生了
1015 x 106kg鱼,收益1116。 5万元人民币,也就是亩产96kg鱼,每亩收益1056 元。经济效益的增长激发了农民养鱼热情,为县里带来了水产业的蓬勃
发展,1993年生产了 4。
88 x 106kg鱼。有了养鱼的额外收人,农民的生活 显著改善,这有助于执行使农民安心于农业经营的政策。
第三是增大了稻田的蓄水容量。通过加高田埂和挖深田沟和田里的
鱼溜洼,这项计划使每亩田增加了约300立方米的储水量。业已完成改造 的20300亩水稻田共增加了 600万立方米的蓄水容量,相当于建成六座容积 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
第四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按照水产部门的一项计算,一块亩产90kg的稻田,累计鱼类排泄物的量相当于施放12。
6kg氮或27。 4kg 尿素。以10万亩计算,可以节省尿素两千多吨。就农药来说,全县平均 使用量为每亩0。 65kg,而在实施该计划的田里只用了
1270kg,从而节省 农药5600kg。
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的实质性削减,无疑对保护生态环境和 减少污染有帮助。
如何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法律分析: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繁母猪保险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沼气建设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等
法律依据:《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 第一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水产科技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安全水产养殖产品、促进渔(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以及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和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为载体,大力倡导、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引领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挖掘潜力、提高质量,推进水产养殖业从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转变。
1.改变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均衡上市。一是改变鱼种的投放结构。首先,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投放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能够在水产品销售旺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投放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的投放量,减少鲤鱼、鲢鱼、鳙鱼的投放量。二是囤养成鱼。冬季成鱼池干池后,将一部分成鱼囤养在鱼种池内,春天再上市销售。三是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将平时捕获的鲜活特种水产品放入网箱中暂养,当市场价格升高时可随时捕起上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上几种方法,保证全年都有鲜活水产品供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对高质量的水产品需求量增加,二是由季节性需求转变为常年需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是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鲤鱼、鲫鱼、武昌鱼等)。二是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如罗非鱼、黄颡鱼、鲇鱼、鲟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三是对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高、深受群众青睐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野生鳖、黄鳝等),可因地制宜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3.开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70%左右,广泛开辟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种草养鱼。二是渔牧结合。根据养鱼用肥的需要,保持适度的养猪、养禽规模,采取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等综合养殖模式,逐步建立起良性生态循环。这样,既能增加水产品产量又能节粮降本,大大提高水产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推广配合饲料养鱼,缩短水产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4.鱼类病害的综合防治。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根据鱼病发生的特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常抓不懈”的原则,实行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病措施,这对控制鱼病发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改过去的鱼种春放为鱼种冬放,使池鱼提早进入正常生长期,增强其抗病力。二是科学投饵、施肥。少施、勤施肥料,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三是重视药物防治。在鱼种放养前要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进入池塘。在鱼病流行季节用药物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以预防鱼病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