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灌溉水源的水质的要求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灌溉水质。灌溉水质主要指灌溉水中所含泥沙的粒径和数量、可溶盐的种类和数量、灌溉水温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从多沙河流引水的灌溉工程,必须分析灌溉水中泥沙的含量和组成,以便在灌溉工程设计和管理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有害泥沙入渠入田,防止渠道淤积。(不同粒径泥沙危害程度不同:

灌溉水源的水质的要求

(1)粒径<0.005mm的泥沙,具有一定的肥力,可适量输入田间,但也不能引入过多,引入过多,则会降低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2)粒径为0.005~0.1mm的泥沙,在土壤质地粘重的地区,可少量引入田间,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通气性。

(3)粒径大于0.1~0.15mm的泥沙,容易在渠中淤积,对于农田土壤也不利,因此应禁止入渠。

渠中水的泥沙含沙量也不应超出渠道的输沙能力,否则会产生淤积。 灌溉水中允许含有一定的盐分,但如果含盐过多,就会增加土壤溶液的浓度,使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作物死亡。甚至还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各种盐类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不同,不同作物的耐盐能力也不同,因此灌溉水质的标准也随着含盐种类和作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对大多数作物来说,通常要求灌溉水的含盐量不超过15%(1.5g/l) 。以碳酸钠为主的含盐量应小于0.1%,以氯化钠为主的含盐量应小于0.2%。以硫酸钠为主时应小于0.3%,钙盐危害不大,其允许含盐量可更高。

但是,实践证明,在水源短缺的地区,只要土壤透水性较好,排水条件较好,灌溉水的含盐量也可以大一些,有些地区甚至用含盐量为0.3~0.6%的咸水进行抗旱灌溉,在夏季雨大而集中,土壤中暂时积累的盐分很快又冲洗掉,使耕作层仍能保持盐量的平衡。 灌溉水的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也是很大的。水温过低会抑制作物的生长,水温过高,会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并提高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作物对水温的要求:旱作T=15~20度,最低允许温度为2度。

水稻T不小于20度。

均不能大于35度。

井灌或引水库灌溉时,水温往往偏低,措施是:(1)井灌时延长输水路线或设晒水池曝晒。(2)从水库引水灌溉应从温度较高的表层取水。 对于灌溉水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标准。中国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的国家标准见表。 编号项 目标 准1水温不超过 35℃2pH值5.5~8.53全盐量非盐碱土农田不超过1500毫克/升4氯化物(以Cl计)非盐碱土农田不超过300毫克/升5硫化物(以S计)不超过 1毫克/升6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不超过 0.001毫克/升7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不超过 0.005毫克/升8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不超过 0.05毫克/升9六价铬化合物(以Cr+6计)不超过 0.1毫克/升10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不超过 0.1毫克/升11铜及其化合物(以Cu计)不超过 1毫克/升12锌及其化合物(以Zn计)不超过 3毫克/升13硒及其化合物(以Se计)不超过 0.01毫克/升14氟化物(以F计)不超过 3毫克/升15氰化物(以游离态氰根计)不超过 0.5毫克/升16石油类不超过 10毫克/升17挥发性酚不超过 1毫克/升18苯不超过 2.5毫克/升19三氯乙醛不超过 0.5毫克/升20丙稀醛不超过 0.5毫克/升

灌溉水质标准的标准分类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监测和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和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丁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丁7479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丁7484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T 7490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4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11896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11902 水质 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GB/T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11934 水源水中乙醛、丙烯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GB/T11937 水源水中苯系物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5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16488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16489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T 49 水质 硼的测定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HJ/T 50 水质 三氯乙醛的测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51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3.1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标准值 序号 项目类别 作物种类 水作 旱作 蔬菜 1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60 100 40,15 2 化学需氧量/(mg/L) ≤ 150 200 100,60 3 悬浮物/(mg/L) ≤ 80 100 60,15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5 8 5 5 水温/℃ ≤ 25 6 pH 5.5~8.5 7 全盐量/(mg/L) ≤ 1000(非盐碱土地区),2000(盐碱土地区) 8 氯化物/(mg/L) ≤ 350 9 硫化物/(mg/L) ≤ 1 10 总汞/(mg/L) ≤ 0.001 1l 镉/(mg/L) ≤ O.01 12 总砷/(mg/L) ≤ O.05 0.1 O.05 13 铬(六价)/(mg/L) ≤ O.1 14 铅/(mg/L) ≤ O.2 15 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 ≤ 4 000 4 000 2 000,1 000 16 蛔虫卵数/(个/L) ≤ 2 2,l a 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

b 生食类蔬菜、瓜类和草本水果。

c 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设施,能保证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地区,或有一定淡水资源能满足冲洗土体中盐分的地区,农田灌溉水质全盐量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表2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选择性控制项目标准值序 号 项 目 类 别 作 物 种 类水 作 旱 作 蔬 菜l 铜/(mg/L) ≤ O.5 12 锌/(mg/L) ≤ 23 硒/(mg/L) ≤ 0.024 氟化物/(mg/L) ≤ 2(一般地区),3(高氟区)5 氰化物/(mg/L) ≤ O.56 石油类/(mg/L) ≤ 5 10 l7 挥发酚/(mg/L) ≤ 18 苯/(mg/L) ≤ 2.59 三氯乙醛/(mg/L) ≤ l 0.5 0.510 丙烯醛/(mg/L) ≤ 0.5ll 硼/(mg/L) ≤ 1(对硼敏感作物),2(对硼耐受性较强的作物),3(对硼耐受性强的作物)a 对硼敏感作物,如黄瓜、豆类、马钤薯、笋瓜、韭菜、洋葱、柑橘等。

b 对硼耐受性较强的作物,如小麦、玉米、青椒、小白菜、葱等。

c 对硼耐受性强的作物,如水稻、萝卜、油菜、甘蓝等。3.2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应保证其下游最接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本标准。

3.3 当本标准不能满足当地环境保护需要或农业生产需要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补充本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或制定严于本标准的相关项目,作为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1 监测

4.1.1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监测项目的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NY/T 396的要求。

4.1.2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选择性控制项目,由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农业水源的来源和可能的污染物种类选择相应的控制项目,所选择的控制项目监测布点和频率应符合NY/T 396的要求。

4.2 分析方法

本标准控制项目分析方法按表3执行。

表3 农田灌溉水质控制项目分析方法 序号 分析项目 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1 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T 7488 2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GB/T 11914 3 悬浮物 重量法 GB/T 11901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T 7494 5 水温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 13195 6 pH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 7 全盐量 重量法 HJ/T5l 8 氯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1896 9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 10 总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11 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12 总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5 13 铬(六价)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7 14 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15 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16 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17 硒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GB/T 11902 18 氟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4 19 氰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GB/T 7486 20 石油类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8 21 挥发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0 22 苯 气相色谱法 GB/T 11937 23 三氯乙醛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 50 24 丙烯醛 气相色谱法 GB/T 11934 25 硼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HJ/T 49 26 粪大肠菌群数 多管发酵法 GB/T 5750—1985 27 蛔虫卵数 沉淀集卵法 《农业环境监测实用手册》第三章中“水质 污水蛔虫卵的测定 沉淀集卵法” a 暂采用此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 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 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300M3/亩·年; 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蔬菜品种不同,灌水量差异很大,一般为200-500M3/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