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怎样识别家养猪肉和饲料猪肉?

1、看肥肉部分的厚度

怎样识别家养猪肉和饲料猪肉?

家养猪肉一般肥肉比较多,肥肉厚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饲料猪肉由于生长的比较快,肥肉一般厚度在两厘米左右。

2、看廋肉部分的颜色

家养猪肉的瘦肉的部分看起来颜色比较鲜红,而饲料猪肉的颜色多是白色,瘦肉部分的颜色看起来比较淡。

3、看肥廋的比例

家养猪肉的瘦肉很少,一般肥瘦比例是1.5:1甚至更少。而现在的饲料猪虽然也不乏很肥的肉,但肥瘦比例都在1:1以上甚至达到1:2。

4、看猪皮

家养猪肉的猪皮厚度大约为0.5到1厘米之间,而饲料猪肉的猪皮厚度大约为0.5厘米一内,另外土猪肉的猪皮颜色比饲料猪肉的颜色黄一下。

5、手摸

用手摸一下猪肉,家养猪肉的瘦肉软而有韧性,摸上去有粘性的感觉。而饲料猪肉瘦肉比较僵硬而且干燥。

6、鼻子闻

一般饲料猪肉的骚味要比家养猪肉更重,所以不管在烹饪的时候如何去腥,它做出来的味道,难免会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甚至有时候还会难以下咽,所以在生肉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辨别土猪肉和饲养猪肉。

凤凰网-如何挑选家猪肉与饲料猪肉,这三个方法,让你不做“糊涂

凤凰网-农村大叔用多年养猪经验告诉你,如何分辨饲料猪肉和粮食

家猪如何散养?

家养猪肉俗称土猪和饲料猪肉俗称洋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养猪瘦肉不柴 肥肉很香。家养猪饲养时间长,肌间脂肪含量高,含水量少,油量高。瘦肉部分吃起来不柴,肥肉比较香。饲料猪猪肉是半年之内就出栏的速成品种,骨头还没完全长好,用来炖汤的话,味道比较淡,颜色浑浊,土猪则肉味浓郁,色泽比较清。土猪肉则很少有这样的感觉。

 2、家养猪多为黑猪,饲料猪多为白猪,所以家养猪一般比洋猪皮色显黄,根据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全国共有99个生猪品种,其中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如四川的荣昌猪和金华两头乌的中间段是白色的之外,大多数土猪都是黑色的。不过这并不是充要条件,黑猪并不一定全都是土猪。消费者看到的大多是褪毛后的猪肉,只能通过猪皮上的颜色来鉴别,黑猪皮色较白猪更显黄一些。

 3、家养猪肥肉厚度3至5厘米,这是目前业内用来鉴别土猪和饲料猪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传统家养土猪胴体瘦肉率一般大概在百分之30,肥肉很多,优良土种猪瘦肉率可以达到百分之38至百分之45。普通的饲料猪背膘肥肉的厚度在1、2厘米左右甚至更薄,土猪背膘在3至5厘米。

 4、家养猪的肌纤维和猪脚跟都比饲料猪的细。饲料猪体型大,可长到300斤左右,起到支撑活动的脚跟结构很粗。从肉质上看,肌肉纤维也比较粗。家养土猪体型较小,一般在200斤左右,脚跟关节比较细,肉质肌纤维也比较细。内脏方面也有大小的区别。

家猪野养技术

一、野养场地

选择家猪野养的场地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林地要选择平均树龄 30年以上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木茂密,林下果实和野菜及可食性野草较多,且水源充足的山沟,这样既可以避免野养猪 对林木的破坏又可以保证充足的饲料。二是野养猪的数量要与林地面积有合理的比例,一般以每公顷林地放养3—5头猪,每个放养场地放养量不超过120头猪为宜。三是放养场地距居民区及耕地要达到5公里以上,防止人畜对野养猪的惊扰和野养猪对农作物的破坏。四是放养场地及周围林中无大型肉食野生动物出没。

二、修建简易圈舍及看护房

圈舍及看护房的修建要选择在山沟的中下部,交通方便、透光的林下空地,圈舍建设可采用木料、石料或砖料,要背风向阳,地面防水,防泞,舍上建有遮雨棚,因圈舍主要供放养猪晚间休息用,面积不易过大,一般每头猪需建0.6— 0.8平方米圈舍。

三、家猪野养前的准备

1、野养猪的选择。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应激性较弱,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或二元杂交仔猪,东北林区以长白X约克夏X本地或杜洛克X约克夏X本地为主要品种。仔猪要健康无病,大小基本均等。 2.做好驱虫、免疫注射和去势,购进仔猪后先进行驱虫,上山前将各项疫病的免疫工作全部完成,上山后不再进行免疫注射。对没有去势的仔猪要及时去势,防止猪在野外发情滥配。

3.家中短期饲养。刚断奶的仔猪应激性较强,对气候变化反应较重,不适宜马上野养;同时东北林区山上无雪期仅6个半月左右,猪野养初期体重过低,到大雪封山前尚达不到出栏体重,仍需回家饲养1—2个月,野养猪就失去了绿色有机猪的意义,因此应在2月中下旬购进仔猪,在家中饲养45—60天,体重达到30—35公斤左右,于 4月中下旬上山放养,10月中下旬出栏时体重可达到100—120公斤。

四、家猪野养的饲养管理

1.放养初期的驯化。猪在大自然环境中具有恋食性、群居性和游动性,不进行驯化会造成猪的不归。因此猪上山初期应先圈养3天,每天伺喂2—3次,让猪熟悉周围环境,从第4天开始打开圈门,让猪自由活动,采食附近野果和植物,傍晚时喂食1次,以猪吃饱为主,喂食时要配合吆喝或敲击食盆等一些音响,召唤猪回归,使猪形成条件反射,一周时间即可养成傍晚回归吃食休息的习惯,一周后开始定量喂食,每天傍晚一次,喂到8分饱,使猪第二天清晨处于饥饿状态,促使猪到林中觅食,猪到林中采食时,一般为群体活动,由近及远,四处觅食。先采食橡子、榛子、核桃等硬果及可口的野菜,再采食野草和可食性草根,近处采不到就跑远处游动,最远可游动到距圈舍3—4公里,但到下午时都能往回游动,傍晚回到圈舍吃食、休息。

2.补饲。猪在野外环境中采食野生植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要,还要进行一定的补饲。一般猪上山前三天,为适应环境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补饲,从第四天开始减少配合饲料用量,一周后改为每天傍晚喂一次,补喂量随猪在野外采食量的逐步增加而减少。猪野养前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600克,野养中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500克,野养后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400—450克。饲料配比为:王米面57%,豆饼14%,浓缩料14%,糠麸类15%。

3.勤观察。猪在野外活动量较大,随群观察较困难,应在每天傍晚猪群回归时清点数量,仔细观察猪的采食状态,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对不归的猪只要及时查找,查明原因,部分猪在野外饱食后寻找树下干燥处晚睡而不归属正常现象。家猪野养,活动性大,机体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对于有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病好后再放到野外。

4.防中毒。猪对有毒植物具有本能鉴别力,一般不会主动采食有毒植物,但有时个别猪会误食藜芦、毒芹等有毒植物中毒后,出现呕吐、兴奋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力解毒剂,灌服白酒或绿豆水等解毒剂。

5.适时出栏。家猪在野外饲养期为6—7个月, 日增重350—450克,平均约为400克,体重达到 100—120公斤时要及时出栏,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出栏期。

五、家猪野养效益分析

在仔猪价格与防疫治疗费用相同的情况下,野养家猪从仔猪购进一直到出栏每头仅用配合饲料150公斤,可比普通家养猪节约一半饲料,按每公斤配合饲料1.4元,每头可降低饲料成本210元。在野外环境下生长的猪,肉味鲜美,肉香浓厚,瘦肉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头猪可多卖 100—200元,因此家猪野养的效益非常可观,从吉林省抚松县养猪户发展家猪野养3年的实践来看,每头野养猪可获纯利350—400元,是普通家养猪的2倍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