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药和人用药有什么区别?
一、制作工艺不一样:
1、兽用药:兽药的含量比人药高,用在人上不好控制用量,卫生要求也达不到,所以兽药不能给人吃。
2、人用药:人药要求的级别高,包括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程度等,都要比兽药要求的级别高得多。
二、适用对象不一样
1、兽用药:兽用药只能用于动物,不能用于人类。
2、人用药:人类的药品通常只能人类使用,主要是为防止病原菌(有的病原菌对人和动物都有致病性,而且会交叉感染)因长时间接触某种抗生素,而出现对该药物的耐药菌株。
三、使用方法不一样
1、兽用药:兽药的浓度比人药高得多,需要自己稀释。
2、人用药:人类用药需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进行细致的区别用药。
百度百科-兽用药物
百度百科-药品
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动物生病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我们要对动物进行治疗,这就需要我们正确使用兽药,那么兽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观点?
1、对疫病要做出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 正确和明确的诊断是正确选择用药的前提。不能在畜禽发病还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仅凭想当然就随意、盲目地用药。当发生疾病时,必须仔细观察其症状,必要时还要进行剖检或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只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不同的疾病用药不同,同一种疾病也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因为有的病菌会产生抗药性。临床上,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用药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及早用药能迅速控制病情。但细菌性痢疾却不宜早止泻,因为这样会使病菌无法及时排除,使其在体内大量繁殖,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腹泻。
2、控制用药剂量
保证有效剂量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按照厂家指导的剂量或遵医嘱使用。剂量小达不到预防或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但剂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很多药物大剂量使用,不仅造成药物残留,而且会发生畜禽中毒。
3、注意药物溶解度和饮水量
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确保畜禽吃到足够剂量的药物。最好将饮水量多和饮水量少的动物分开饮水给药,饮水量少的动物应适当延长饮水时间。
4、搅拌均匀
拌入饲料服用的药物必须搅拌均匀,防止畜禽采食药物的剂量不一致。如药物搅拌不均匀,会造成吃得多的畜禽可能发生中毒,而吃得少的起不到治疗效果。同样,要将采食量多的动物与采食量少的动物分开饲喂,采食量少的动物应延长采食时间。
5、选择适宜给药途径
一般情况下,能用口服的药物最好随饮水、饲料给药而不采取肌肉注射。不仅方便、省工,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面积抓捕带来的一些应激反应。肌肉注射能解决问题的,一般不采取静脉注射。
6、合理控制用药疗程
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达到一个疗程以上。疗程不够,致使药物不能维持有效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的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并没有被杀灭。一旦停止用药,受到抑制的病原体会重新生长、繁殖,使疫病复发,最终造成治疗失败。因此,不可使用1~2次无疗效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因为很多药物,需使用一个疗程后才显示出疗效。用药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遵医嘱,严格控制用药疗程。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如和正确使用兽药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