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你知道水产微生态制剂是如何走入养殖户的家中的吗?

随着水产养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环境的恶化日益加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小编在和养殖户交流时,多次听到养殖户反应今年坚持用生物制剂定期调水,鱼发病较往年少了长势也好了的感言,其中不乏60多岁的老师傅。但是有些养殖户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比如不能坚持定期使用、当作药品用期望效果立竿见影、使用方法错误等等。小编带您来正确认识水产微生态制剂。

你知道水产微生态制剂是如何走入养殖户的家中的吗?

首先谈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经特殊工艺生产的含活的益生菌或含有能促进益生菌生长的物质的生物制剂。调水类微生态制剂普遍指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具有分解作用的益生菌制成的生物制剂,包括粉剂、液体型、膏体型、颗粒型几种。小编曾见到养殖户说在用生物制剂定期调水,拿出产品一看,是一些肥水类产品,这也是很大的误区。

再谈调水微生态制剂的剂型。目前,调水类生物制剂产品可分为粉剂、液体型、膏体型、颗粒型四类。其中液体型是最原始的,也是弊端最大的。液体型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数难以保证,有效存放时间短,所以选用液体剂型一定注意有效期,像液体乳酸菌一般有效期是半年。粉剂的以芽孢杆菌为主,也是目前水产养殖应用最多的,但是粉剂的仅含有菌体,效果受限制。膏体微生态制剂可以保证添加的益生菌的活性,又可以添加益菌因子、益藻因子是一种新型的调水生物制剂。颗粒型的针对性强,菌种可以直达深层水和底部,克服液体型和粉剂的使用后益生菌仅悬浮上层水的缺陷。小编曾遇到养殖户在坚持用粉剂的生物制剂改底,原因是该产品名是“底净”。所以养殖户在使用生物制剂时要针对性的选择,例如改底一定要选颗粒类的,调水选择粉剂或膏体型。

再谈调水微生态制剂的正确使用。(1)使用微生态制剂应注意水温在15度以上,使用芽孢杆菌应注意晴天上午使用。(2)使用剂量应根据不同水质适当调节,如浓绿水、浑水等水质可加大用量。(3)使用生物制剂应坚持使用,定期10-15天使用一次,利于益生菌在养殖水体保持优势菌群。(4)和消毒杀菌药间隔使用,在消毒杀菌药有效期内不能使用微生态制剂,至少要间隔24小时以上。(5)每次消毒杀虫后,大量益生菌被杀灭,要及时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体菌相。(6)正常水体可以先下肥再使用生物制剂,可以提升水体肥的利用率加快有益藻生长。对于蓝藻水华、浓绿水等问题水质,最好先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再施肥培藻。

新一代膏体微生态制剂“益水藻元”经过复合益生菌发酵和最新制剂工艺生产而成微生态制剂,其中含有的絮凝吸附性颗粒载体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生物菌团,在水中下沉过程吸附大量有机质、杂质等覆盖在菌团的菌膜上,菌种含量高、活性强分解更迅速彻底。有效调节因有机质积聚过多引起的水表层浮油膜,冒泡等问题水质。“益水藻元”应用时只计水面,性价比高、见效快。每桶1kg适用8-10亩水面。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为的控制下,水产品进行繁殖的生产行为,其整个过程都是以人工饲养为主。

所谓的陆基养殖指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而是采用封闭式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主要装置是采用环保型的信息技术,进行集约型水产养殖。

陆基养殖相对于传统的淡水养殖有多不同之处,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路基养殖数量是传统养殖的三倍。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在国际水产养殖当中都是比较先进的养殖技术,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养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传统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水质环境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的占地面积。由此可见,陆基养殖占地面积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少,适合于很多城市的运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