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土传病害很严重,有什么有效的防治措施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能看到大塑料大棚种植,但种植水平没有一起提高,在塑料大棚种植单一,同样的蔬菜多年来持续种植,土传疾病越来越严重,会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塑料大棚种植,条件独特,保护蔬菜的同时,以持续增长的状态延长生长时间,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不受季节限制,同时各种病菌也适应这种环境,不“休息”,每年繁殖,四季受害。一旦发生,发病速度就会非常快。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超小湿度高,适合叶面结露细菌繁殖,不再及时通风,灰色霉菌等快速发展。例如,从辣椒病、发现中心病州到战前发病需要7天左右。
发病后,病菌逐渐积累繁殖,如果棚子湿度高,容易爆炸成灾。首先要了解土质病害发生的原因。据我的理解,很多朋友在一个温室里继续种植同类蔬菜,有些朋友种同样的科,例如种番茄茄子,土壤里不断积累病菌,树桩越多,土质病害越严重。例如,黄瓜类枯萎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3 ~ 10年,最长的病菌是15年。另外,连作会导致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蔬菜的抗病性减弱,进而导致土质病害进一步加重。洪水泛滥这种浇水方式真的很普遍。有时候在我家也是这样。水大,便于病菌扩散,水流迅速扩散,根部也容易积水。根的活力减弱,病菌也开始感染。
注入大量水后土壤湿度高,也为病菌传播创造了条件。给生肥。有机肥在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施用。生物肥料中存在大量病菌和线虫,就会相应地进入棚子,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发病,长期留在土壤中。长期施用化肥只重视氮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土壤养分不均衡,营养不全,对土壤有益的微生物少,蔬菜的抗病性也差。对塑料大棚蔬菜土战病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和预防:1、抗病品种选择,合理轮茬。不同品种对病害的抗性不同,因此种植时选择抗病和产量高的品种是最经济的措施。此外,适时进行轮作,提倡水寒轮作。
通过轮作打破病菌适合生长繁殖的环境,减少病菌数量。同时可以调节和改善土壤性能,提高肥料效率。2、种子消毒,减少后期发病。通过种子处理,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土壤中病菌的侵害,同时减少地面部分感染。根据适合作物的药剂,凉拌、浸泡、闷种、种剂等都可以,可以根据作物和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3、嫁接的预防和治疗在一些地区,进行轮作可能更困难,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作物的土传疾病严重,因此可以考虑嫁接技术。通过嫁接,格鲁吉亚防病率达到90%以上,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大幅提高产量。
4、加强现场管理。要做好绝技、保温工作,发芽后增加光线,在适当的时间内精苗。苗床不要浇水太多,避免湿度太大,发现病秧时及时拔下,撒上草木。正餐时保持合理密度,种植地势低的垄沟,避免田地积水,降低湿度。中后期,合理增设磷、钾肥,避免单一施用氮肥,有助于提高植物抗病能力。要及时整理树枝,打叉,对植物中下部的叶子也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加强通风,仓库内湿度高时及时通风,除湿。5、收获后的田园清洁。收获结束后,任何作物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工作,彻底清除院内残留物,翻地减少病菌数量。在成长期发现病组织,及时清除病。
6、土壤消毒。通过土壤消毒,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可以很好地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太阳能消毒法、熏蒸闷膜、土壤法、药土消毒、添加土壤添加剂等方法很多,这里不多说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程序,效果是一样的。土质病害严重影响塑料大棚蔬菜生长和产量质量,日常管理中要及时轮作,施用腐烂有机肥,收获后及时清除庭院,减少土壤中病菌的数量,避免全年累积。否则一旦爆炸,损失就很严重。以前的首选品种,种子消毒,嫁接,加强生长期间管理,修剪摘叶,采集后通过全员清洁,土壤消毒,全面细致的措施,减少土前病菌数量,减少风险。
在蔬菜的设施栽培中,说起土传病害,总是让菜农朋友连连叫苦。只要有设施栽培经验的菜农都知道,土传病害是屡防不止,发生的是越来越严重。而且,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对蔬菜的减产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因此,有必要系统的对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做详细的了解,以便于菜农朋友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这些病害进行防治。
一、土传病害和根部病害的区别
在讲土传病害之前,有必要区分一下土传病害和根部病害的概念,因为很多菜农朋友会常常认为土传病害就是根部病害。其实,原则上来说,这两种病害是不一样的。
土传病害:病菌是随着作物的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侵染我们的蔬菜,这一类的病害叫土传病害。根部病害:就是发生在根部或根茎部的病害。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土传病害的范围会更广一些。所以说土传病害不等于根部病害。但是,所有的根部病害都是土传病害。例如有一些病害是气传的,但也属于土传病害的范畴。灰霉病、菌核病、所有的疫病、甜瓜和西瓜的蔓枯病、白粉病,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但是它们的病原菌会随着病残体如叶片、茎在翻入土壤后,会在土壤中生存,一旦条件合适,还会随着气流再传播到下一茬蔬菜作物中。
根部病害的发生危害是最大的,一旦发生,只要到中期,是控制不了的。因为前期发现不了,到发现基本就到了中后期,就无药可治了。据统计每年因为根部病害导致的蔬菜减产在20%~40%,严重的甚至能达到60%。因此,我们今天着重来讲讲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
二、土传根部病害的分类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真菌性根部病害,一类是细菌性根部病害。
真菌性根部病害:这类病害的代表有三个,发生的最为严重,分别是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细菌性根部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发生的也有三个代表,分别是溃疡病、青枯病、西红柿髓部坏死。以这三类为主,除了这三类,还有叶菜类像甘蓝、菜花发生最严重的黑腐病、软腐病。三、土传根部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
要想防治这些病害,我们就得把它研究透,发生规律、原因掌握了,防治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
1、连作
连作直接导致病原菌的积累。只有土壤当中病原菌基数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土传根部病害才会发生。如果病原菌基数积累的不够,即使土壤中存在病原菌,它也发生不起来。病源基数越大,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
2、施肥不当
施肥不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化肥和粪肥的使用不当。
化肥的使用不当:化肥的使用尤其是化肥当中的氮肥。氮肥会导致镰刀菌、轮知菌,这几类菌的生长速度加快。镰刀菌导致的是根腐病,轮知菌导致的黄萎病。因此,氮肥用的越多,这两个病害发生的几率就越大,因为氮肥会刺激病原菌的快速繁殖。粪肥的使用:粪肥的使用,尤其是未腐熟发酵的粪肥。因为粪肥里面本身就有这些病原菌的残存,施入后这些病原菌会直接在粪肥上面寄生、大量的繁殖,导致它越来越多。所以,粪肥的使用会间接的让这些病源杂菌繁殖的越来越多。所以,粪肥的使用会加重根部病害。越是有根部病害的,建议少使用粪肥,粪肥用的越多,根部病害就发生的越严重。3、根系弱、抗逆性差
蔬菜植株抗逆性越差,根部病害发生的会越来越严重。如水大沤根、低温沤根、肥料烧根等等都会引起植株的抗逆性变差,因此,会加剧根部病害的发生。
4、土壤恶化
土壤恶化包括三个方面:板结、盐渍化或酸化、有益菌的缺乏(菌群失调):
板结:会导致根系缺氧,根系在缺氧后,就容易出现沤根的问题,所以根部病害会加重发生;盐渍化或酸化:盐渍化会导致根系生长点的萎缩,根系生长点萎缩,就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伤口;所有的病原菌都喜欢酸性的环境。也就是说土壤越偏酸,根部病害发生的越严重,土壤越偏酸,线虫也发生的严重。有益菌的缺乏: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的太多,有益菌和它达不到平衡,根部病害就发生的越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菌群失调。5、根系自毒物质的积累
自毒物质是蔬菜本身分泌的对它有毒害的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加重根部病害的发生。
这5个原因是现在土传根部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原因,要想解决,就得从这5个方面入手。
四、土传根部病害的防治
前面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防治来做准备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发病的原因,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去防治。蔬菜的栽培,不能总是盯着用药,这是不科学的。把病害研究清楚了,如在什么环境下发生,人为创造不利于发生的环境;是什么途径传播的,切断传播的途径,这才是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
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分5步走,就可让土传根部病害无处藏身。
第一步:秸秆替代粪肥
前面我们讲了,之所以土传根部病害越来越严重,有一个原因就是粪肥的使用和土壤板结。那我们就把粪肥的使用去掉,土壤板结通过大量用秸秆来缓解板结。通过秸秆替代粪肥,让土壤疏松,同时吸收一部分的盐分,秸秆的使用会使土传病害发生的轻。秸秆包括花生壳、稻壳、玉米芯、玉米杆等等都可以。
第二步:太阳能高温闷棚
关于秸秆的使用和太阳能高温闷棚,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有兴趣的菜农朋友可以翻阅:太阳能高温闷棚如何闷?
秸秆的使用是为了创造病源杂菌不利于生存的环境;通过太阳能高温闷棚能够降低病原菌的基数,这是防治根部病害的基础。
第三步:定植前土壤消毒
也就是在定植前进行杀菌,指的是用强氧化剂处理土壤。推荐使用药剂有效成分的三氯异氰尿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
冲施:翻完地后,先浇一遍水,随水冲施,一亩地500克。进行土壤消毒后再去定植。撒施:整地后,用1公斤三氯异氰尿酸拌10斤沙子,然后全园撒施来进行土壤消毒。这一步的目的保证土壤有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但是无菌环境有利有弊,有利可以杀死病原菌;有弊是在用它的时候也会把有益菌杀死。因此,有根部病害去冲施,如果没有,最好别用。
第四步:定植水养菌
第三步的杀菌连着病原菌和有益菌都杀死了。因此,在定植水的时候把有益菌补充进去,进行养菌的工作,目的是调整菌群平衡,同时改变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好了,病原菌也就活不下去了。
因此,建议定植水冲施微生物菌剂+有机水溶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另外还可以缓解土壤的盐渍化,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之所以没有单独冲菌剂,是因为土壤恶化,有益菌在土壤中难以存活,有机水溶肥是保证菌存活的,活下来才能起作用。
第五步:坐果期药剂防治
针对土传病害,有一个核心时期,就是蔬菜的坐果期。因为对于蔬菜而言,从坐果期开始,秧子由原来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病原菌是最容易侵染的。种过番茄的菜农朋友都知道,番茄的溃疡病在三、四穗果的时候表现的最为严重。但其实这是表象,它侵染番茄是在第一穗果开始坐果的时候就开始侵染了,它是前期侵染,后期表现症状,前期侵染轻的时候没有症状,后期出现症状,就已经到了中期,就不好治了。
针对溃疡病、根腐病等这些,除了做好前面的四步外,必须要做好坐果期的药剂处理,有两种方式:灌根或者冲施。
真菌性病害灌根:针对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必须要灌根;建议可用药剂甲霜?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氨基酸有机水溶肥进行灌根。细菌性病害冲施:针对溃疡病、髓部坏死、青枯病等病害,在第一穗果坐果的时候随水冲施铜制剂+枯草芽孢杆菌+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就没问题。坐果期是最核心、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这些病害在前期虽然不会表现病害的症状,但是坐果期开始病原菌就开始侵染,所以,必须在侵染的时候我们必须用药剂去处理一遍。
当然,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先用药剂把病害控制了,下次浇水的时候用三氯异氰尿酸冲施给土壤消毒就可以了。
按照以上步骤,在用秸秆替代粪肥和做好高温闷棚后,先杀菌,再补菌,然后化学药剂处理,即使病害不能完全清除,对我们的蔬菜设施栽培也不会构成太大的危害。当然,在病害的防治之前,一定要将真菌性根部病害和细菌性根部病害分清楚,药剂不能用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