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联带横批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对联带横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联]:水里淘金奔富路
[下联]:龙门跃鲤展宏图
[横批]:年年有余
[上联]:风吹日晒雨淋守希望
[下联]:进水消毒放苗盼成功
[横批]:守望成功
[上联]:生态养殖降本节能前景好
[下联]:科学规划精耕细作效益高
[横批]:一帆风顺
[上联]:鱼虾蟹肥满有余收入不多
[下联]:苗料药数量之多精品甚少
[横批]:行业现状
[上联]:绿色养殖,虾蟹龟鳖奔富路
[下联]:科学管理,河塘湖海唱丰收
[横批]:鱼虾满塘
[上联]:凤翥鸾翔,龙飞蛇舞迎新岁
[下联]:鱼欢虾跳,鳝美蟹鲜贺小康
[横批]:水产闹春
[上联]:国考出渔医,九州水暖鱼无恙
[下联]:碧池生春草,两岸风清岁有余
[横批]:大好水产
[上联]:冬去春来,喜东南西北龙飞凤舞
[下联]:风生水起,望湖海江河虾跳鱼欢
[横批]:大好水产
[上联]:大海淘金,江湖取宝,天道酬勤鱼虾壮
[下联]:前沿创新,健康养殖,龙腾蛇舞水产兴
[横批]:四海欢腾
[上联]:春回水乡,染绿荷塘,特色养鱼兴产业
[下联]:联挂中国,飘红日子,和谐生活走前沿
[横批]:春满水产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财连亨通步步高
下联: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企业对联带横批2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
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
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
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上联:家过小康欢乐日
下联: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财连亨通步步高
下联: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
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
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
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
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
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安阳镇巨家河仿佛来自天际,它从郧阳区白桑关镇秀峪沟村出发,一路迂曲弯转,经白桑关镇高源村、白桑关村、猿猴沟村、陶沟河村、白湾村,到安阳镇寨沟村、二龙山村、陈营村、李营村,最后在安阳镇小河村汇入汉江。
巨家河全长40公里,过去龙门川人曾在河口入川处修堰筑堤,引水灌溉农田,所以这里叫堰口,因堰口上居住着10几户巨姓人家,因此人们以堰为界,习惯上称堰口以上为巨家河。
巨家河夹岸峰峙,中间峡谷一线,雨季之时,汇集白桑、高庙、大龙山等河流的河水,在峡谷间奔腾咆啸、打转回环,如狂龙惊马横冲直撞、恣肆不羁,过去曾为水患,冲毁下游农田、村舍无数。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一劳永逸驯服水患,并彻底解决龙门、细峪两公社万亩良田的灌溉问题。郧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工在巨家河上游截流修坝,自1968年10月开始,全县共动员当时整个杨溪区大小13个公社,10000多人进行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大会战。在近四年的时间内,建设者们夜以继日、酣战不休,他们采用三班倒的方式作业,清河底、运土方、砌石链、夯坝基……白天工地上机器轰鸣呼号震天,晚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修筑水库其间,建设者们用手推车、箩筐、镐头、铁锤、钢钎、绳索等简陋的工具共完成工程量126.6万方,其中土方107.84万方,石方13万方,浆砌块石5万方,砼0.76万方,水泥钢材7510吨,炸药455吨,木材2350方。水库当时共投资394.8万元。1972年夏,巨家河水库合龙,这项浩大的工程宣告竣工,水库开始截流蓄水。该水库总库容1870.4万方,调洪库容687万方。大坝高52.5米,坝顶宽6米,设计洪水位231.22米。其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水库能够保护下游7000多人,20000亩农田及郧丹公路的安全。
大坝锁连山,高峡出平湖,自此下游,百姓安枕,物阜民殷丰足。
巨家河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水库发电站有2个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480千瓦,年可发电60万千瓦时,最大发电量可供龙门、细峪及半个高庙照明。发电机组工作时,水从高处冲击下来水花飞溅,伴随着机组的轰鸣,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发电机组安装在大坝和虎头岩之间山谷中的两座小红房子里,发电站的大门旁有幅对联,上面写着:千峰舞穿山越涧金水来,万户歌腾云驾雾银珠明。对联红底金字显得分外醒目而又气势磅礴,道尽了当年建设者们的英勇豪迈乐观。
按照当时的设计,巨家河水库能够灌溉农田18000亩。作为水库配套设施,水库东西干渠总长度达到了46公里,其中支渠263座,渡槽27座,隧洞23个,山水渠槽108座,这些渠槽如藤连瓜,与大小100个塘埝相连,灌溉着12个村,近50个小组的农田。这条干渠最引人注目的一段,当数水库管理处背后,坝梗下方山谷中的虎头岩至堰口黑石礁这段。这段干渠有两条,人们习惯上称为头道渠、二道渠。这两道渠约有3公里长,它们穿山越涧,或隐或现于巨家河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两条渠一上一下,上面的主要为细峪输送水源,下面的主要浇灌龙门的万亩良田。这是人们在坚硬陡峭,几无立足之地的绝壁上生生开凿出的两条"天河"。看到这两条渠,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这两条渠可以说是龙门的"红旗渠",据说,当时为了开凿虎头岩段山洞有多人献出了生命。这些崖壁上的干渠见证着先辈们的勇敢、无畏,诠释着"为有牲牺多壮志"的豪迈。
如今,登临其上,依然会让人心驰神摇,感到无比震撼。遥想当年,建设者们在这里凌空飞悬、铁臂挥舞、钎锤交并、星火迸溅的场景,那演绎的该是一首何等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赞歌啊!
50多年过去了,当年铁锤钢钎的交响和隆隆的开山炮声,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建设者们豪壮高亢的呐喊,仍回荡在人们心中。那是一代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巨家河在龙门川的入口处破壁而出,这里有两座山,东边一座叫寺坡,西边一座是黑石礁,两山之间一座渡槽如同彩虹凌空飞架,这座桥是巨家河水库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它如同一道巨大的敞开胸怀的大门,迎接着四方来客。这座桥当地人称"大渡槽",它距离河道约四、五十米高,为单肩双拱式水泥混凝土大桥,这在当地人心目中应该是一座非常宏大的建筑,桥面上"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字依稀可见,时代印记十分鲜明。
"红旗渠"从这里开始由青峰云崖间落入高岗丘陵,渠水也在这一带分道扬镳,一路通过大渡槽把水送往河东,经东王营、何家沟、李营、小河,一直到达龙门堂。一路则向西经西王营、左家沟、横山、西堰,最远到达安阳镇小细峪村。这些干、支渠如同一条条血脉,延伸到安阳镇的四面八方,它们日夜不息静静流淌,滋润了万亩良田,造就了大片膏腴之地,泽被千家万户,也成就了安阳镇“郧阳粮仓”之美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营村小学教师陈守祥曾谱曲填词创作歌曲《家乡好地方》在学生中传唱,歌中这样唱道:“家乡好地方啊,家乡好地方,巨家河水库容水百万方,既发电,又灌溉,山区变成了鱼米乡……”歌曲一咏三叹,明快质朴,充分洋溢着龙门人的骄傲和自豪。
2009年11月,国家投资2100.77万元,对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巨家河水库的防洪、蓄水、发电、灌溉能力得到了进一提高。与此同时,水库管理处也对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升级,库区生态颜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在,巨家河水库管理处改建了一座"巨家河山庄",一条公路与郧丹公路衔接,从陈营黄酒村出发,沿着这条公路可通往山庄。这里天高山远、水阔云长,山花红紫、峰岭叠翠,可纳凉避暑,可度假娱乐,可泛舟垂钓,能亲拥山水,尽享"复得返自然"之乐趣。
故地重游,倏忽鬓发霜染。旧岁如梦,归来依稀年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