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四川省资阳市有哪些乡镇?

截止2019年,下辖镇68个镇,48个乡。

四川省资阳市有哪些乡镇?

雁江区:雁江镇、松涛镇、宝台镇、临江镇、保和镇、老君镇、中和镇、丹山镇、小院镇、堪嘉镇、伍隍镇、石岭镇、东峰镇、南津镇、忠义镇、丰裕镇、碑记镇、迎接镇、祥符镇。

乡:新场乡、回龙乡、清水乡

安岳县辖32个镇:岳阳镇、兴隆镇、龙台镇、通贤镇、石羊镇、鸳大镇、姚市镇、林凤镇、毛家镇、李家镇、永清镇、周礼镇、驯龙镇、镇子镇、两板桥镇;

护龙镇、元坝镇、天林镇、文化镇、华严镇、石桥铺镇、永顺镇、长河源镇、卧佛镇、护建镇、忠义镇、南薰镇、思贤镇、人和镇、协和镇、清流镇、朝阳镇。

37个乡:鱼龙乡、来凤乡、高升乡、合义乡、白塔寺乡、双龙街乡、乾龙乡、大平乡、千佛乡、城北乡、天马乡、悦来乡、岳新乡、偏岩乡、云峰乡;

东胜乡、顶新乡、横庙乡、高屋乡、努力乡、天宝乡、九龙乡、岳源乡、宝华乡、拱桥乡、大埝乡、城西乡、石鼓乡、团结乡、坪河乡、瑞云乡、和平乡、建华乡、龙桥乡、自治乡、共和乡、白水乡。

乐至县辖17个镇、8个乡: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金顺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等17个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盛池乡、凉水乡。

1、元坝镇

元坝镇为地名,隶属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安岳县下辖镇。因此地场坝较圆而得名,位于安岳县境南部略偏东,居安岳县城区东南方向,距安岳县城区67公里。

2、天池镇

乐至县天池镇位于乐至县城区,幅员面积42.12平方千米,辖26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

卫生事业成绩突出,大大小小医疗机构遍布乡镇。医德医风良好,医疗条件改善。极大地改善了镇上百姓的就医情况,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3、中天镇

中天镇隶属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位于乐至县西南部,东邻乐至县佛星镇,南邻雁江区永太,西邻雁江区吉祥,北邻乐至县高寺镇。距乐至县城24公里,距资阳市区31公里。且地处资乐路上,是乐至县的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有30 多条,100 余公里乡、村、社公路连通全镇,交通条件便利。

4、佛星镇

佛星镇位于乐至县之南,距县城12公里,319国道线擦境而过,全镇下辖27个行政村,309个农村合作社(合并后为193个社),有耕地36333亩,其中田14942亩、土21391亩。

常年专业种植蔬菜3000余亩,其中大棚蔬菜800余亩,其主要分布在观音岩村(距县城2公里)、大石包村(距县城1.5公里)、玉皇庙村、保境村(距县城9公里)。

5、双河场乡

双河场乡是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辖乡。1935年置双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双河场公社,1984年置双河场乡。双河场乡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籽、棉花。养殖生猪、蚕。

百度百科-资阳市

百度百科-乐至县

百度百科-安岳县

参考自来来源:百度百科-雁江区

人口:约24万人

人口密度:536人/km2

罗江区(Luojiangxian)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缘的德阳市的东北角,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安县,北与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绵阳市涪城区及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县城罗江镇南距德阳市区23公里,北离绵阳市区28公里。宝(鸡)成(都)电气化铁路、(四)川陕(西)公路(108国道)、成(都)绵(阳)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隋朝,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1996年12月10日,罗江县正式挂牌建县。罗江县面积447.88平方公里,辖罗江镇、文星镇、蟠龙镇、御营镇、金山镇、慧觉镇、鄢家镇、德安镇、新盛镇、略坪镇、大井镇、回龙镇、白马关镇、广富镇等14个镇和万安乡;农村有16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有23个居民委员会。2004年全县总人口24万人。

罗江县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湿和,四季分明。罗江县的江河纵横,水源丰富。罗江县交通发达,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县境内有宝成铁路和成绵高速公路、川陕公路、罗桂公路、谭秀公路等数条国道、省道,此外还有127条乡村公路。

罗江县的邮电通信设施完善,已经全部实现乡镇电话程控化,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在全县范围实现无缝覆盖,并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基本建成光纤环状网络和邮运环状网络。邮政业务实现了通邮到村组。罗江的工业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正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罗江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三国遗址白马关、庞统祠墓、诸葛点将台、换马沟、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到湾砾石,大霍山佛教文化万佛寺、宝镜寺、南塔寺、李调元故里醒园、云龙山李氏宗祠遗址、李调元读书台、奎星阁、景乐宫、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张任墓、潺庙遗址等旅游景点、潺事远眺、潺水秋风、纹江夜月、虹桥卧波、天台秀色、景乐瓮钟等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自然地理

罗江县的江河纵横,水源丰富,发源于安县鹿巴山的凯江由北向南纵贯文星、罗江县城;流经蟠龙,德阳市旌阳区的通江经中江县、三台县后汇入涪江支流。

凯江上游纹江纵贯全县48.9千米,绵远河流经全境12.38千米。水源丰富,有利农灌和水产养殖基地的建立。

罗江能源供应充足,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走廊,输变电能力居四川省首位,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站1座、35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正在规划建设500千伏换流站和10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浅层天然气蕴藏丰富,总储藏量上百亿立方,年采输量5000余万立方,有8个乡镇通天然气。

罗江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6.7℃;年均降水量813毫米;年无霜期271天;年均日照时数1260小时。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低温、霜冻等。

历史沿革

罗江县以罗江而得名。罗江,隶属四川省德阳市,西晋曾设为万安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天宝元年,改名罗江。

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隋朝,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县为罗江县。

此后1000多年,罗江县管辖范围都在金山、罗江、湔水一带。

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并入德阳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罗江县再次裁撤,嘉庆七年(1802年)又恢复罗江县。

这段时间,罗江县虽时并时置但全县疆域都比较明确,东西距58里,南北距60里。

罗江置县已有17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罗江县文物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其重要文物点早已为中外所瞩目。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文物点200余处。

庞统祠墓,位于罗江县西五公里,古代由秦入蜀都最后一道关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祠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自成方阵,如一块镶嵌在古蜀道上的巨大翡翠。祠墓旁有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的古驿道,有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尽忠的将台,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是怀古揽胜、观赏旅游、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民国时期罗江县疆域沿袭清代,无甚变动。

民国29年(1940年)全县辖1个镇14个乡,即:万安镇(今罗江镇和万安乡)、蟠龙乡、御营乡、文星乡、鄢家乡、新盛乡、回龙乡、金山乡、大井乡、慧觉乡、河清乡、宝林乡、略坪乡、白马关乡,直至民国38年(1949年)。

1950年至1984年管辖和隶属关系均有变动,1952年万安镇分置万安乡,从蟠龙乡分置通江乡,从金山乡分置马驰乡和狮子乡,虽其管辖乡镇增多,但范围不变。

1959年,罗江和德阳并县后,又将所辖的河清、宝林两个乡划给安县,其余乡镇均并入德阳县。

1984年,撤销德阳县建立德阳市市中区;1996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德阳市市中区,建立罗江县和德阳市旌阳区;1996年12月10日,罗江县正式挂牌建县。

1997年,由罗江镇析出万安乡。

2000年,罗江县辖14个镇、1个乡。 

2004年,罗江县辖14个镇(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龙、德安、新盛、慧觉、御营、文星、大井、回龙、广富、白马关)、1个乡(万安)。

风土人情

拉保保是一种汉族的生育习俗,又称拉保爷、拜干爹、闯拜、寄拜等,流行于四川各地。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尤独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按小儿的生辰年月日时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克的关系,如果命上缺木,拜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才能保险儿子长命百岁。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盛开一方之俗,传承至今更名“拉保保”。

经济概况

一、综合

据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09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9.8%。第一、二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69.5%和16.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为1.85、8.82和2.0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三项产业结构比为37.0:43.3:19.7。一产业比重下降2.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按2005常驻人口计算,县人均GDP达到8868元,按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8.0722折算,人均GDP已达到 1098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8.4%,占GDP比重50.1%。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8亿元,增加22.8%;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4亿元,增长24.4%。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1.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全年国地税总收入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年财政总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各为6311万元和5583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2%和27.0%。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5709公顷,比上年减少33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280公顷,增加68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759公顷,减少432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14公顷,减少1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60公顷,减少54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27067吨,比上年增加4501吨,增产3.67%;油料总产量23166吨,减产3.08%;糖料产量5837吨,减产7.42 %;水果总产量38388吨,增产3.8%;蔬菜总产量12.97万吨,减产0.4%。

全年生猪出栏39.69万头,增加1.08万头,增长2.8%;大牲畜出栏7714头,增加1064头,增长16.0%;羊出栏5607头,增加1206头,增加27.4%;小家禽出栏681.4万只,增加81.37万只,增长13,6%;家兔出栏72.18万只,增加9.06万只,增长14.4%。年末生猪存栏22.01万头,大牲畜存栏1.86万头。

全年肉类总产量4.3万吨,增加0.28万吨,增长6.9%;其中猪肉产量2.61万吨,增加0.07万吨,增长2.8%;禽肉产量1.47万吨,增加0.18万吨,增长13.6%;禽蛋产量9320吨,增加460吨, 增长5.2%;奶类产量210吨,增加30吨,增长16.7%。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3%,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品产量7600吨,增长16.92%。

“十五”时期,共整治渠系120.48公里,改造水库19座,新建微水池3167口,红层找水打井5421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4平方公里。推广新型农机具2338台,新建提灌站140座。五年累计退耕还林面积2.55万亩,“天保工程”2.5万亩,2005年县境森林覆盖率达到34.0%,比“九五”末提高6.5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1%,拉动GDP增长达到8.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亿元,增长26.7%;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5.1%,拉动GDP增长5.7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6.71%,比上年下降0.77个百分点。

全年配混合饲料生产量1.25万吨,比上年增长9.3%;水泥9.2万吨,增长16.5%;水泥熟料1.44万吨,增长19.0%;纸制品1.19万吨,下降13.1%;大米11.48万吨,增长59.1%;发电量306万千瓦小时,下降6.1%;塑料制管子及其附件0.99万吨,增长59.1%;塑料制品1.04万吨,增长65.6%;玻璃纤维纱0.78万吨,增长12.7%;氢氧化钠(烧碱)0.56万吨,增长129.5%。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08.97%;机械工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21.32%;电子工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52.7%;玻纤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17.2%;食品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1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实现利润4470万元,增长8.55%,其中县属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34万元,增长58.85%;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130.83%,比上年提高20.03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县内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4个,建筑业总产值3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营业利润246万元,增长158.9%;上缴税金144万元,增长5.86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71亿元,增加30.5%;更新改造投资5.11亿元,增长141.4%。

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投资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63.27%。第一产业0.4亿元,增长232.94%;第二产业5.1亿元,增长89.37%;第三产业投资2.98亿元,增长11.22%。分主要行业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46%。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6.9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50万元,比上年下降44.79%。商品房竣工面积1.36万平方米,下降72.96%。商品房销售额1734万元,下降43.28%。

2005年500KV变电站投入运营。川陕公路和罗绵公路罗江段改扩建顺利完成,基本建成全省丘陵地区一流交通网络。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亿元,比上年增加14.63%。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2.5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62亿元,增长11.48% ;餐饮业零售额1.08亿元,增长26.6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0.02亿元,与上年持平;集体经济零售额0.4亿元,增长25.0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46亿元,增长16.1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0.82亿元,增长4.91%。

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2.30%,文化用品类增长11.55%,通讯器材类增长8.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5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50%,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8.73%,服装类增长22.30%,化妆品类增长15.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50%,金银珠宝类增长5.23%。

六、对外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额29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出口1751万美元,增长96.74%;进口1211万美元,增长51.4%。出口大于进口54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主要是信元科技等企业。全年招商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43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38%。合同外资250万美元,下降69.7%;实际到位外资365万美元,下降5.44%。

行政区划

罗江县位于德阳市东北部,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安县,北与绵阳市涪城区相邻。

Luojiang Xian

510626

618500

县人民政府驻罗江镇

2004年,罗江县辖14个镇(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龙、德安、新盛、慧觉、御营、文星、大井、回龙、广富、白马关)、1个乡(万安)。

2007年,罗江县政府驻万安镇,辖10个镇:万安、略坪、金山(含原大井镇)、鄢家(含德安)、蟠龙、新盛(含回龙)、慧觉、御营、调元(原文星)、白马关

2021年2月,罗江区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80名。

2021年1月,罗江区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罗江区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罗江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罗江区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6年2月,罗江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