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瓜类蔬菜的栽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架式的有无,可分为爬地式栽培和搭架式栽培南瓜和冬瓜粗放式栽培时,可采用爬地式栽培,其他瓜类蔬菜则多用架式栽培。根据搭架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棚式栽培和架式栽培。棚式栽培,即用竹木搭棚,有高棚和矮棚之分。架式栽培,即用竹木搭起的支架,它的形式有多种,如长沙郊区的“一条龙”、上海郊区的“人”字架、单行篱笆架、双行篱笆架、改良“人”字架等栽培方式。
(2)根据设施的有无,可分为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一般而言,瓜类蔬菜正季栽培时,往往多进行露地栽培;反季节栽培或生产精品瓜时,往往采用保护地栽培。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如北方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多使用日光温室保护设施,长江流域多使用塑料大棚或大棚加小拱棚进行反季节栽培,华南地区采用塑料大棚或防虫网进行栽培。
(3)间作、套种利用瓜类蔬菜蔓生搭架栽培类似高秆作物的特点,与其他矮秆作物如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进行套种。另外,利用瓜类蔬菜是深根性作物的特点,可与其他浅根性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的生产经验,均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栽培方式,如广东主要瓜类产区实行瓜类蔬菜与姜、葛和芋头的间种模式;长沙地区实行韭菜套种瓜类蔬菜;南京、杭州、上海等地采用番茄套种冬瓜的栽培模式;四川成都地区在瓜类蔬菜的平架下套种球茎甘蓝、莴笋等蔬菜。
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瓜类蔬菜的生长习性,选用适合的栽培方式。
1、酸
把食醋喷在蔬菜上,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蔬菜特别爱吃“酸”。
茄果类蔬菜从定植后1~2天开始,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3~5次300倍液的食醋溶液,对番茄和辣椒的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番茄可增产10%~34%,辣椒、茄子能增产8%以上。
黄瓜开花、挂果前,亩用食醋0.5千克,对水50千克喷施,能增产18%~20%。在大白菜5叶时,用200倍食醋水溶液,每周喷1次,连喷4次,可提高产量10%以上,并能有效防治软腐病。
2、甜
糖在蔬菜上既能作叶面肥,又可用来防治一些病害。
在黄瓜幼苗期喷施0.2%的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增强植株对霜霉病的抵抗能力。在结瓜期喷施1次,瓜条口感特别好。用1%的糖液喷洒黄瓜,还能防治病毒病。
3、施肥
给蔬菜施肥浇水,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四川省农科院蔬菜专家李志看来并不简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蔬菜施肥技术。
基肥须腐熟。基肥一般以厩肥、堆肥等迟效性农家有机肥为主。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前施入土中,以供应蔬菜不断生长的需要。这些农家肥不仅含有蔬菜所需的多种元素,而且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能很好改良土壤。
4、繁殖方法
蔬菜生育始终贯穿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蔬菜如果没有较大的营养面积,果实长不大;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必然抑制果实膨大。人工利用水、肥、气、光、温、药进行控促,调整二者的生育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孕蕾期在中性(10-12小时)日照下,果实表现生长快。早熟品种在12-14小时日照下,开花较快;晚熟品种在10小时光照下,开花快.在氖光、日光、红光照射下,蕾和果生长快。果实孕育期,对氮、碳、磷吸收加快;膨果期,对碳、钾需要量较大,老熟期,对磷的吸收较多。
5、灌溉
我国北方普遍高温干旱,降雨少,地温高。而在蔬菜栽培上,有收无收在于水。所以,蔬菜的合理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蔬菜种类、特性进行灌水。对白菜、甘蓝、黄瓜等根系浅而叶面积大的种类,要经常灌水,以畦面不干为原则。
对番茄、茄子、豆类等蔬菜,其根系深而且叶面积大,应保证畦面“见干见湿”,对速生蔬菜应保持肥水无缺。对果菜类蔬菜避免妈花期(第一花期)浇水,要浇荚不浇花。对西瓜、甜瓜、南瓜、胡萝卜等,在播种或定植时不能缺水,一般先湿后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