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谁能提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有哪些?能的。谢谢

无公害蔬菜就是指没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

谁能提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有哪些?能的。谢谢

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指蔬菜生产过程中防

止或避免上述三方面的污染。在现实的环境条件下,完全不受有害物质污染的商品蔬菜

是很难生产的,只能相对而言,在目前的条件下,只能有相对的标准,不可能以绝对的

标准来衡量,

所以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

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范围以下,保证人们食菜安全。归纳

起来就是优质卫生,

优质是指品味好,

外观美,

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含量高

,

符合商品营

养要求;卫生是指

三个不超标

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

允许量。

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

4

32ppm

以下。

三是

三废

等有害物质不超标

,

无公害蔬菜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商品菜的

三废

和病原微生物等。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要达到上述三项标准,则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既能控制病虫的为害,又要农药残留符合

卫生标准,

就必须积极推广低毒的生物农药,

推广抗性品种,

重视农业防治措施

,

禁高毒

农药

,

科学应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2

)提高蔬菜肥料施用技术,既保证蔬菜的优质

,

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有机肥

要充足,使用粪肥一旦腐熟后施用,氮、磷、钾搭施合理,积极推广符合标准复合肥或

配方施肥。

3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蔬菜基地必须合理规划。菜田选择在清洁无

三废

污染

的地区;对目前已被污地区应设法调整;加强城市附近的蔬菜田的基本建设,清洁,排

灌分家。

三废

治理问题比较复杂,要政府有调,统筹解决。

4

)建立蔬菜质量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机构。生防疫、商检部门应建立对蔬

菜质量的卫生和营养品质及管理制度和专职机构,不合格者不能上市,以确保安全。

5

)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公益事业,造福子孙后代,我

国要实现现代化,

广东要现代化,

广州要建立国际大都市,

吃菜安全问题也要符合要求,

芦蒿标准化生产应遵循哪些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生产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蔬菜品种改良及其产业化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l999年底,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已达到31lkg。另一方面,蔬菜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如三废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有机肥污染等而导致蔬菜质量下降,安全性受到威胁等,给绿色蔬菜的生产带来良好的市场空间。绿色蔬菜,是绿色食品中的一种,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统称。2001年4月,一项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无公害食品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菜篮子”为突破口,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自此,绿色蔬菜革命已在我国悄然兴起,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将会造福于整个社会。一、我国绿色蔬菜生产现状蔬菜是绿色食品产品中发展速度较快,整体水平较高的一类产品。从1990~1998年,我国共有95家企业的144个蔬菜产品注册绿色食品标志,占全国绿色食品产品总量的14.2%,绿色食品蔬菜实物产量达328.8亿kg,种植面积l9万hm2。但从总体上,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年绿色蔬菜产量仅占垒国蔬菜总产量的1%,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山东开发的绿色蔬菜产品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7.8%和25.7%,而在四川、甘肃、新疆、海南、宁夏等省(区)还没有开发。在我国蔬菜总量呈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过剩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潜力巨大。蔬菜产品是较为特殊的商品,多以鲜食为主,许多产品无包装而直接进行零售,消费者难以区分哪一种是绿色蔬菜。并且有些绿色食品蔬菜企业不能完全按照绿色食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仍然是“重治轻防”,农药和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仍是我国蔬菜产品的瓶颈。二、发展绿色蔬菜的前景我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发展绿色蔬菜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一方面,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目前许多地区蔬菜总产量新趋饱和的形势下,以质取胜无疑是蔬菜业再上新台阶的出路。我国已具有发展绿色蔬菜的很多有利条件,在我国适度规模地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蔬菜产品是切实可行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存在着蔬菜产品需求量增加与弱化蔬菜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绿色蔬菜,增加蔬菜出口,为使我国进一步成为蔬菜贸易强国提供了机会,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绿色蔬菜生产主要技术对策(一)合理布局,选择无污染的生意环境洁净的生态环境和安全无污染的生产过程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基本保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选择大气环境、水体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达国家标准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在远离城镇的乡村建立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城镇近郊以设施栽培 无土栽培 高度集约化经营种植为主一在远郊新建蔬菜基地以种植耐贮运的大路菜为主,形成一个以城市为中心,远近郊相结台,多层次、多类型、合理布局的蔬菜生产模式,加强城市附近菜田的基本建设,灌溉水要清洁,排灌分家,减少“三废”污染。(二)加强对优质、丰产、挽逆性好品种的选育。各地应该因地翎宜,加强对优质、丰产、抗逆性好品种的选育。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制度,研究与之配套的绿色栽培和管理措施,做到良种和良法一一起推广。(三)科学施肥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深耕晒地熟化土壤、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养地用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化学肥料用量,通过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中多种养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由于钾对改善蔬菜品质,减少硝酸盐积累有明显效果,因此应增施钾肥。冬季日照弱,应不施或少施氮肥。高肥菜地富含腐殖质,应以有机肥作基肥,生物菌肥作追肥。菠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对硝酸盐极敏感,分期施用氮肥可降低硝酸盐累积,要重视“攻头控尾”、“重基肥轻追肥,基肥比例为50%~70%时,有利于后期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和提高蔬菜的品质。施有机肥料是一项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农业措施,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吸收。此外,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酶类和生长促进物质,对蔬菜生长有促进作用。有机肥使用时,最好经高温腐熟,并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别提倡施用经沼气池转化后的有机肥。(四)设施栽培设施栽培是在相对可控制条件下进行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以至工厂化生产,因此绿色蔬菜应成为设施农业的主导产品可采用的技术方法有选育专用的抗病虫和抗除草剂品种,根据蔬菜种类及季节的不同加盖不同类型的无纺布、遮阳网,采用轮作、间作、嫁接换根、光照抑制、秸秆和CO2,施肥、昆虫授粉等栽培管理技术,利用防虫网隔离、天敌、性诱、色板诱杀、紫外线和臭氧水杀菌、弱毒性病毒防治病毒病等综台防治病虫,创造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五)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蔬菜种类多,生产周期短,生态系统不稳定,导致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演替规律复杂,防治难度高,目前,尚无一种防治措施和技术是绝对安全、有效的。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作物管理的系统范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走综台治理的道路。即要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技术,必要时科学台理地运用化学防治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芦蒿标准化生产应遵循以下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所有部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范(DB32/T 343.2—1999);无公害芦蒿(DB32/T 535—2002)。可参考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T 002—2002。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