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控水技术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9 00:41:20
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控水?
依据水稻的需水量规律性,在不一样的发育环节开展科学研究,有效的管水,是一项夺得水稻增产,高产的技术措施。其管水技术性要点是:浅水区栽秧,潮湿立苗。
栽秧水需浅,栽时不浮苗,栽后适度落入水中维持田面潮湿,有利于迅速立苗。
寸水返青,薄水分蘖。立苗后稻田应维持0.5~1寸浅水层返青促蘖。水层过深会抑止分蘖和延迟分蘖时间,并导致上位分蘖;水层过浅会致使太多分蘖,耗费主茎营养物质,产生很多失效分蘖。
够苗晒田,控苗搭架。当田里苗数做到预估穗数的80%时,要适当排水管道晒田,以操纵中后期失效分蘖。晒田时,放水落干3~5天,再上架水锁水2~3天,再放水落干,这般往复式2~3个连击,但晒田务必因地因时开展,在水资源无确保,有可能发生夏旱,伏旱的地区,则不可以盲目跟风晒田,不然会导致水稻后半期少水受旱限产。
足水孕穗期,湿区壮籽。水稻孕穗期必须足够的水份,稻田应维持1~2寸水层,保证穗粒大多。出穗期内稻田水层该是0.5~1寸,若这时田中没有水受旱,不但出穗参差不齐,乃至导致抽不上穗来。注浆牢固过后应开展湿区更替间歇性浇灌,推动主茎内有机化学化学物质向子粒装运,降低空壳子秕粒,提升千粒重。进到黄熟环节后,稻田应排水管道落干,那样不但有益子粒丰富圆润,并且有益于田里获得和提升下季农作物的农用地品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1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