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量过大对作物会有药害吗
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量过大对作物有药害吗?
为什么带个"吗"呢?
应该是"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量过大对物会有药害"!而且后边是个"!",感叹号。
一,高效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又叫三氟氯氟氰菊酯,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杀螨剂,药效高,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易被生物降解,而且不易产生有毒残留物等优点,最重要的是,它比较安全,甭管是对人畜,作物。
高效氯氟氰菊酯可以用来防治棉花,玉米,水果,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同翅目害虫及双翅目害虫有效,且可以防除土壤害虫,还可以用来防除蚊蝇等卫生害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因含量不同,所要求使用的浓度也不同。我们最低可以用到1000倍,但也没有发现作物药害问题,那说明它就很安全吗?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吃饭安全吗?可能大家都会说"安全",那为什么会出现"积食"问题呢?会出现因暴饮暴食而而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等等问题呢?任何东西都有一个"量"的问题,适量是最好的状态。
二,药物过量出现的问题
作物因使用农药不当出现的问题数不胜数。农药销售者就是"医生",作物就是"病患者",而你就是"喂药"的人,就是执行者。如果你不严格按照使用浓度来"喂药",作物就很"伤身",不是"伤心"哈。作物就会出现叶片皱缩,失绿发黄,或者是变得苍白,严重时出现叶斑,凋萎,甚至脱落。这是急性药害所带来的症状,如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触杀而无内吸性农药,因过量,温湿度,作物敏感期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药害症状。急性药害在2–5天内就会发作。
而对于一些内吸传导性的农药,如2.4D,草甘膦等除草剂,有机磷,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就有可能损伤根系,茎杆,叶片等,导致枯萎亡株等严重问题。慢性药害出现症状的时间会久一点。一般5天左右都会有症状出现。
所以我们在喷施农药时,不要太"任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作物,如瓜类,因其叶片皱纹太多,气孔大,角质层太薄,绒毛又多,容易积聚药液,所以产生药害的机率也大。还有在作物的幼芽抽发期,幼果期,花期等敏感时期,再就是天气的原因,如高温,干旱,湿度大等,一定要慎重用药,且不可过量用药,否则会出问题。
三,药害急救措施
一但发现作物出现药害症状,马上用清水冲洗,浇水,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叶面喷施爱多收,天达2116,磷酸二氢钾,复硝酚钠等解救剂来调节,促使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包括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内的任何一种农药,过量使用必然会出问题,所以我们在喷施农药时,不可随意加大浓度,不可乱配农药,不可过多种药物混合,要适时,适量,适法,科学合理的轮换用药,注意连续用药,讲究预防为主,杜绝"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错误用药方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2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