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闲梁”面塑创始人梁建国是地道的乐山人,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极其注重作品的真实生动性,力求极大程度上还原所诠释的事物,使观赏者一眼就能识别所作物品,他敢于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作品新的活的生命气息。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州田园画绘画

乐山绘画起于东汉,以岩雕为发轫,以剪纸、年画、房雕为支撑,近百年来逐渐在纸质绘画中发展独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刘朝东、李道熙、杨风成为此派领军,他们所画主要表现花卉翎毛、农村题材。上世纪下半叶,则有毛明祥、任承家的发扬和推波,到本世纪则以毛福同为创作代表。如此传承了七八十年,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画种——嘉州田园画。嘉州田园画以工笔为主要技法,以果蔬为入画原形,以农村题材为描绘内容,以悦目动人为追求方向,用直观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作物传递视觉美感。

嘉州绣

“嘉州绣”是融蜀绣技法和独自创新技法于一体的一种新型蜀绣技法。嘉州绣的代表作有《拾柴》《乐山大佛》《十方普贤》《荷韵》等,绣法独特,技艺精湛,深受赞誉。嘉州绣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与蜀绣相同的地方是,都采用丝线和丝绸面料绣制,晕色、掺针、斜针、滚针、打籽针、破线等等。

市中区钵钵鸡制作技艺

乐山钵钵鸡源于清末民初的川西南地域,一百多年来,历代乐山人精心传承,成为乐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近二十年,它的制作技艺在传承技艺基础上推陈出新,汤汁更多,食材和配料更加丰富,消费和食用方式上别具一格,方便快捷。

乐山甜皮鸭制作技艺

纪六孃甜皮鸭制作技艺

赵鸭子甜皮鸭制作技艺

以纪六孃甜皮鸭和乐山赵鸭子为代表的乐山甜皮鸭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经过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制作技艺改良和市场锤炼,声名鹊起。在传统卤制技艺基础上,转变为油烫,再加饴糖,形成卤制品中独具特色的乐山甜皮鸭技艺。其味美丰富:皮薄、脆,肉嫩,入口劲道;微甜和卤味有机交融,香味悠长。如今,“纪六孃甜皮鸭”和“乐山赵鸭子”已经形成乐山甜皮鸭的两足鼎立之势,成为乐山甜皮鸭经典代表。

嘉州鱼火锅制作技艺

王浩儿鱼火锅制作技艺

“嘉州王浩儿鱼火锅”的前身可追溯到180年前,黄英先祖从湖北孝感老家带来烹鱼香料和祖传秘制技法,创建了“黄氏鱼火锅”。第五代传承人黄英传承“黄氏鱼火锅”,在乐山市中区王浩儿街岷江河上创办“乐山王浩儿渔港”,打造出了盛名中外的“嘉州王浩儿鱼火锅”品牌。以“黄氏鱼火锅”独创的高汤料中再加入19味名贵中药秘制而成,是“嘉州王浩儿鱼火锅”的核心技艺,从食材的处理、辅料的配伍,到火锅底料的制作,从刀工到火候,尤其是火锅底料的配方均与众不同。

乐山临江鳝丝制作技艺

100多年来,临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鳝丝制作技艺。上世纪90年代初,“临江鳝丝”名声大噪,在川内声誉远播。临江鳝丝工艺独特:将鳝丝煮七成熟,捞出,再使用流传了100年的牛骨头磨制为刀具(金属刀过于锋利不适合划丝),三刀划丝(一根黄鳝只用三刀划成丝,即腹部一刀,脊部两刀),配10余种香料烹饪(烹制风味介于四川火锅和水煮肉片),再撒上春芽香料,一份独特的临江鳝丝便出锅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4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