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螺该怎样养

1、池塘建设

螺该怎样养

田螺适应能力强,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田螺池尺寸通常为1.5-1.6米宽,10-15米长,具体尺寸可按地形来决定。池子的四周还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在水池的两端设置进出的水口,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同时,在养殖池子中间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2、种螺放养

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购买。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田螺放养时间一般在三月,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适宜在在15~30℃的环境中生长。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还要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的养殖。

3、繁殖规律

当水温在春末和夏初就会升至15℃时,田螺爬出越冬洞在水底找寻食物进行生长。繁殖于4月开始;

7月至8月是田螺繁殖旺盛的季节。1至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至30个;

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生产40至50个。出生后,田螺生长迅速,一年内发育成熟。

4、饲喂管理

田螺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在自然界中的田螺通常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田螺一般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加入投喂,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的生长繁殖,最终间接地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当然,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其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

5、捕捞上市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捕捞完毕后,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只要防止暴晒,保持田螺湿润,即可装车上市。

螺需要放在清洁的水中养,但是注意养殖的水需要定期更换,不要养在淤泥中。螺的食物大多数都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可以定期加入水中营养剂以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同时,要避免过度喂食和养在高温环境下。螺的养殖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建议学习相关知识后再进行养殖。

螺是淡水与海水中常见的水生动物,养殖方法会因螺的种类和生长环境而有所不同。不过,一些基本的养殖建议如下:

水质:螺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水质清洁、无污染且富含氧气。如果是淡水螺,建议使用RO纯净水或者自来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养殖。

温度:螺喜欢温度适宜的环境,一般要求保持在18℃-28℃之间。

饲料:不同种类的螺对饲料习惯和需求也不同。一些常见补充饲料包括海带、鱼肉、鸡蛋等。

养殖器具:根据螺的种类和规模选择相应大小和类型的容器进行养殖。一些常用器具如缸、桶、塑料袋等。

总之,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更换清洗水质、观察螺体健康状况等,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损失。

需要注意的养护方法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螺的养护需要注意饲料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可以尝试喂食水草和蔬菜等。其次,需要维持水质清洁,可以定期更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新鲜。此外,宜选取适宜的水族箱,摆放位置要远离阳光直射和风口,以免影响螺的正常生长。要定期对螺进行观察,特别是观察其壳面的情况,及时清洁它们的壳并进行必要处理。保养好螺的体内和外部环境,可以切实提高螺的养殖效益,也可使人们对螺原产地及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

对这个问题:养螺其实很简单,养殖成本低,只有方麦皮加一些微量元素调和一下,均匀撒入水中即可,因此,在养殖中只要经常观察活动情况就行了。

养螺要区分是什么螺,是淡水还是海水,一般淡水螺都是养田螺,螺苖买回来后放水田里,或者是水比较浅的塘里,定期投放田螺喜欢吃的水草和饲料就可以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57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