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秋季甜玉米种植技术

选用良种提高栽培效益

秋季甜玉米种植技术

优良的品种具有优良的品质,要提高甜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必须选用良种。秋种甜玉米建议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耐高温的品种,可选择粤甜28号、粤甜26号、粤甜30号、华美甜9号、新美甜148、惠甜9号、金百甜15、粤花糯1号等。应选择天气稳定的晴好天气播种,以利出苗整齐。

选地整地提高地力水平

甜玉米对地力要求不很严格,但选择有机质丰富、耕作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也非常重要。因此,要求甜玉米种植在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条件良好、交通方便的田块种植。甜玉米不能与普通甜玉米、糯玉米混种,应严格隔离,防止串粉,影响品质。种植时应与其它玉米品种相距200米以上,或错开种植期半个月以上,以免串粉受精,影响产品品质。

耕地要求两犁两耙,土壤要达到深、松、细、软的标准,然后开沟作畦。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钾肥15公斤或复合肥(N:P:K=15:15:15)75公斤混硫酸锌1公斤,全层施用。

合理密植提高群体结构

秋植甜玉米播种时间为8月上旬到9月上旬,一般亩植3000~3500株为宜。采用直播的,每穴播2粒,亩用种量1公斤左右;采用育苗移栽的,单粒点播,亩用种量0.5公斤左右。要求畦宽1.1~1.3米(包沟),每畦两行、平均行距55厘米、株距25~30厘米。

重视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甜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肥,秋植玉米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在管理上要把握好“轻施苗肥,巧施攻秆肥,重施攻苞肥”的追肥原则。

定苗后(4~5叶期),应结合浅中耕松土及时追肥提苗,每亩施尿素4~6公斤,氯化钾5~7公斤,小培土以促根壮苗。

拔节孕穗期,为促扎根和平衡壮秆,争大穗,防空秆和倒伏,在8~9叶期时,施攻秆肥,亩施尿素14~16公斤、氯化钾14~16公斤,以促进气生根的生长。大喇叭口期(约12叶),应及时中耕松土,然后施攻苞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氯化钾8~12公斤、复合肥(N:P:K=15:15:15)10~15公斤攻大穗。

开花散粉期可适当增施壮粒肥,亩施尿素3~5公斤,也可喷施叶面肥一次,用量为1000倍全营养型叶面肥或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在叶面或叶背面湿润为限。确保能延长绿叶功能期,使籽粒灌浆饱满,增加果穗鲜重。

每次追肥均宜采用开沟施肥后及时覆土的方法,减少挥发,防止养分流失。每次开沟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通过培土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打杈除蘖提高养分利用率

甜玉米分蘖能力很强,分蘖出的植株基本没有成穗能力,如果对分蘖植株处理不及时,常导致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分蘖植株的生长会分散营养,导致产量下降,为保证果穗的产量和等级,应及早打杈除蘖,每株只保留最上边的1个玉米苞,其余的果穗全部摘除。为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主茎及叶片。甜玉米在苗期可发生若干小分蘖,应尽早去除。

科学管水提高稳健生长能力

甜玉米生长发育需水较多,但又怕渍怕涝。加上秋植甜玉米生长正处于秋高气爽、高温干旱天气,要密切注意水分供给。

苗期拔节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切忌渍水或受浸,否则易发“水黄”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拔节到抽雄期甜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也是甜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要及时浇水,保持地皮不干。抽丝开花期,甜玉米需水达到最高峰,此时田间应保持湿润,做到速灌速排,要求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特别在抽雄前10天和后10天不能缺水,若干旱,须灌深水2次,以保证穗期对水分的需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2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