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地理科技术语

、水循环和洋流类

地理科技术语

常见地表水用语:淡水资源、河川径流、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常见水循环用语: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地表径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常见洋流用语:风海流、季风环流、寒流、暖流、渔场、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常见地域分异用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水分

二、地理区位类

常见农业区位因素用语:

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水源(灌溉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等。

常见工业区位因素用语:

自然因素:位置(地缘、交通位置)、土地、水源等。

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资金、地价等。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常见城市区位因素用语: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三、高考地理专业术语汇总

1.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2.植被类型:森林、草原、荒漠。

3.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如亚洲)、商品谷物农业(如美国)、现代混合农业(如澳大利亚)、 大牧场放牧业(如阿根廷)、乳畜业(如西欧、美国五大湖周围)。

4.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5.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6.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

7.农业(结构)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8.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9.工业区位因素:土地、资源、劳动力、交通、市场、技术、政策。

10.工业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劳动力指向型。

11.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河运和海运)、航空、管道运输。

12.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三低”)。

13.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地域形态或城市空间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14.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扇形、多核心模式

15.城市的布局形态: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

16.城市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7.城市化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18.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中国还可细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19.干湿地区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0.陆地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21.我国14大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1、 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 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

8、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1光年=94605×108(亿)Km=3×108m/s(光速)×365天/年×24小时/天×60分/小时×60秒/分。

9、脉冲星——就是具有强磁场的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10、黑洞——巨大质量高度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密度极大,引力大到任何物质无法逃脱,辐射也被禁锢出不来的天体。黑洞不发光,但可根据其强大的引力场,推测它的存在。目前认为可能是黑洞的天体是天鹅座X-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3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