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回交育种常用的回交方法

回交育种是杂交育种的一种形式。即从杂种一代起多次用杂种与亲本之一继续杂交,从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由于一再重复与该亲本杂交,故称回交。

回交育种常用的回交方法

常用的回交育种方法是将缺少某一二个有利性状的优良品种重复用作亲本,称轮回亲本。又因是有利性状的接受者,也称受体。

轮回亲本应是综合性状较好,预计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用另一具有某一二个受体所缺少的有利性状的品种作亲本,只在开始回交时用1次,称非轮回亲本。因是有利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所提供的有利性状最好是显性单基因控制的。

回交过程中,从回交一代开始,每代都从杂种中选择具有供体的有利性状的个体与轮回亲本杂交。如此继续进行多次,直到最后得到所有性状与受体相似,但增加了从供体转来的有利性状的后代时为止。然后再进行1~2次自交,选出被转移性状为纯合的个体,进而育成新品种。

在理论上每回交1次,杂种后代所含轮回亲本的遗传成分将递增一半。一般经5~6次回交,其后代的主要性状已接近轮回亲本。但如轮回亲本的主要性状涉及的基因数较多,则回交次数要适当增多。

回交育种法主要用于:常规育种中有利性状的转育;选育近等基因系;单体、缺体、三体的转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核不育系的转育;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

回交育种是指将一个种群中的某些自交后代或杂交后代与其亲本种群进行杂交,以恢复其亲本种群的遗传特性。常用的回交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单交回交:将杂种F1代中的个体与其一个亲本种群进行杂交,回交后代称为BC1代。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回交固定某一或几个亲本种群的特性。

2. 多交回交:将杂种F1代中的个体与其两个或多个亲本种群进行杂交,回交后代称为BC1F2代或BC1F3代等。这种方法可以回交多个亲本种群的遗传特性,进一步筛选和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后代。

3. 同源回交:将杂种F1代与其一个与之同源的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后代称为BC1S1代。该方法用于修复杂种的育种过程中可能丢失的遗传特性。

4. 反交回交:将杂种F1代的后代与其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回交后代称为BC2代。这种方法可以在回交的同时回收更多的优良基因,提高后代的遗传纯度。以上是回交育种常用的回交方法,根据具体育种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回交。

回交育种就是利用一个亲本反复和上一代的杂交种再进行杂交,使用于回交的那个亲本(反复使用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不断加强,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A*B--F1*A--BC1*A--BC2……一直这样杂下去,得到的后代中A亲本的性状就不断加强,这个亲本叫轮回亲本,另一个亲本B称作非轮回亲本。

回交育种通常用于单个性状的改良,比如你有个材料,其他性状都很好,就是不抗病,但是和抗病亲本杂交后,又带来一些你不喜欢的性状。这样,就用一个抗病的材料做非轮回亲本,用你的优良材料做轮回亲本,每次杂交的后代中都选择具有抗性的植株和轮回亲本杂交,数代之后,你就可以获得其他优良性状都像轮回亲本,但具有非轮回亲本抗性的更加优良的材料。当然应用中要对你需要的性状有所了解,如果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是 隐形基因控制的,就要将回交一代自交一次再进行回交,如此循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66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