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发黄用什么土办法
一、高温干旱造成的黄叶
很多农户在定植后根系较为脆弱,会对辣椒通过控水控肥进行蹲苗,但是受高温干旱的影响,辣椒苗会因为根系水肥吸收不足、营养不良而出现下部黄叶问题,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或者及时浇水进行缓苗恢复。此外,夏季高温也会使成株的辣椒发生黄叶,这种情况也比较好判断:辣椒叶片向上卷曲,叶片叶脉间发生退绿并出现黄色斑点,逐步导致整个叶片黄化。
二、营养缺素造成的黄叶
1、缺氮黄叶:辣椒缺氮会出现植株瘦弱低矮、叶片薄小发黄,后期还会脱落,可以追施适量的氮肥或者复合肥,但不可施肥过多,以免造成植株旺长。
2、缺镁黄叶:辣椒缺镁常在始果期发生,叶片会沿主脉两测黄化,并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但主脉和侧脉会保持清晰的绿色,缺镁老叶叶脉间会变成淡黄色,可以在缺镁症状发生时,连续喷施1-2%的硫酸镁溶液3-5次,每隔5-7天喷施1次。
3、缺钾黄叶:辣椒缺钾后,叶片会从叶缘开始失绿发黄,接近植株中部的叶尖也会逐步变为黄绿色,可以用1%的草木灰滤液或者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1-2次,也可以在追肥时每亩追施3公斤左右的钾肥解决。
4、缺钙黄叶:辣椒缺钙,在造成植株矮小的同时,会出现顶部叶片黄化,但下部的叶片仍然保持绿色,生长点及附近的会停止生长或枯死,果树下部会变成褐色腐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叶面连续喷施0.5-0.8%的氯化钙3-5次,每隔5天喷施1次。
三、肥害和药害造成的黄叶
很多农民在施肥用药时经常不注意用量和浓度,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肥害或药害,补救不及时就会带来减产。
1、药害黄叶:辣椒发生药害后,叶片会叶片枯焦和叶缘黄化,但是药害造成的黄叶多为点片发生,也不会在叶片上扩展。
2、肥害黄叶:辣椒发生肥害后,叶片会出现发黄、萎缩、变脆、僵化现象。
在辣椒发生药害或者肥害后,可以立即进行灌水、喷水稀释药液,同时也可以通过追施氮肥、喷施叶面肥(如喷磷酸二氢钾1-2次等)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结合中耕松土,进行及时的促长补救缓解。
四、病害造成的黄叶
1、枯黄萎病黄叶:辣椒枯黄萎病多发生在中后期,发病初期近地面的叶片会先下垂,然后叶尖逐步变的干黄,并顺主茎向上扩散,最终使整棵辣椒全部萎焉枯死,可以用800倍的高锰酸钾或300倍的青枯立克或700倍的铜氨液淋浇灌根2-3次,每隔3-5天用药一次。
为防治黄枯萎病的发生,在种植时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土壤种植,防治积水发病,同时在辣椒移栽缓苗后用生物菌灌根2次,能够很好的预防辣椒枯黄萎病的发生。
2、叶霉病黄叶:辣椒叶霉病黄叶,也是由下部叶片发病后向上部叶片扩展,在辣椒果实膨大期发病较重。叶霉病发生时,叶片会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的退绿斑点,叶背先会出现白色霉层,后发展成深褐色的绒状霉,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会从下到上变为花斑叶,最后导致叶片变黄干枯脱落,对辣椒的生长、果实发育和产量造成十分大的不利影响。可以用800倍的甲基托布津+2000倍腈菌唑+800倍的达科宁混合使用防治。与非茄科类作物进行换茬轮作,能够很好的防治叶霉病的危害。
3、病毒病黄叶:辣椒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病毒病,发病后植株顶部的叶片叶脉会退绿,或者出现浓绿相间的现象,严重时叶片会黄干落叶。病毒病黄叶的防治,应当结合白粉虱和蚜虫防治进行,因为蚜虫导致病毒病扩散蔓延,白粉虱会吸取叶背汁液而使叶片发黄。以前专门介绍过防治白粉虱和蚜虫的文章,在此不在详细介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2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