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怎么养啊
1、调节养殖水体。
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换水,依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调整养殖密度。
健康养殖过程中,同池投放甲鱼苗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差异悬殊,影响整体生长效果。同时合理分养,也利于管理,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改进。
4、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饵料转化率,减少残饵、粪便污染。
还要对各种规格、各级养殖池,要分别建立生产档案,对每池在生产中的水化学因素、投饵情况、疫病发生与预防、池内甲鱼的规格、数量等都必须记录建档,以便技术人员参考,用来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和应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
5、定期预防,适当控制浮游动、植物数量,有效调节水质。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如菌毒双克、三黄散、肝胆康等)、抗菌药(如蛭弧菌制剂、海洋放线菌等)及抗应激制剂(如Vc原粉、免疫多糖、电解多维等)等防病药物。同时,定期采取池水消毒、清池分养时泼洒降应激药物(如高抗应激灵、)等预防措施,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如生物底改9+1、双效池底净等)进行池底质、水质改良,必须按生产计划严格执行。
日常管理中,及时抽检各池生长状况。根据进食情况确定群体中是否发病,一旦发现病甲鱼,立即捞出隔离,确诊病症,及时治疗。并对全池进行药浴或药物预防,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暴雨过后、换水后等养殖环境变化情况应及时使用降应激药物(如Vc原粉、低聚糖+、等)等预防措施来降低甲鱼的应激反应。
6、饲料使用控制。
所选择的甲鱼饲料应首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中华甲鱼配合饲料》(SC/T1047-2001)的有关规定。饲料还要妥善保存,一般养殖场环境比较潮湿,要保持饲料房内的阴凉、通风和干燥。注意饲料的新鲜,要尽快使用配制好的饲料。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要科学、规范,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原则外,投喂量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使投饵率低于其饱食水平(八分饱即可),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持良好水质的目的。
方法
1放养前先放干池水,用生石灰消毒,半个月后再注水放养。
2.甲鱼可在浅水池中用0.01%福尔马林消毒1次,每亩放养300~400只。饵料以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螺蛙蚌肉为主,也吃熟麦粒、饼类及瓜菜等。投喂时将饲料放入饲槽,饲槽一端放入水中4~5厘米深处,部分饲料浸入水中,晚上9~10投喂,也可逐日推迟,改为早上投喂。
3.温池里6~8月份产蛋,年产蛋50个左jnnjf右。在沙凹陷处或有足迹的地方寻找甲鱼蛋,蛋壳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圆点的是受精蛋。收集和孵化时,乳白色部分必须朝上,否则孵不出甲鱼。孵化温度以30℃左右为宜,沙子含水量6%~25%都能孵化,埋藏深度5~20厘米;
45天左右可孵出。幼甲鱼宜喂水蚤、丝蚯蚓等饵料,以后可喂鳗鱼配合饲料。
4.养殖受水温影响,养成商品甲鱼需要4~5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2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