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独杆密植栽培新技术
梨树的独杆密植栽培新技术是指在梨树种植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树干和密集种植的方式,以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一种种植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方式,这种新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以下是梨树独杆密植栽培新技术的一些关键点:
1. 选种适宜品种:选择果实品质高、自花结实能力强、早熟或中熟的梨树品种,以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
2. 栽植密度: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独杆密植栽培技术的栽植密度更高。通常行间距为2-3米,株间距为1-1.5米。这样的密度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照效果。
3. 树形训练:独杆密植栽培要求树形紧凑,通常采用主干形或纺锤形树形。修剪时注意保留主枝,使其分布均匀,以提高结果能力和光照效果。
4. 肥水管理:独杆密植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的肥水管理水平。要根据树木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湿润。在果实生长期,要特别注重钾肥和钙肥的施用,以增加果实品质。
5. 授粉:为了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或种植授粉树。人工授粉通常在盛花期进行,可以选择花粉量多、亲和力强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
6. 果实管理:加强果实管理,包括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疏花疏果有助于保证果实品质和大小均匀,果实套袋可以改善果实外观和预防病虫害。
7. 病虫害防治: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实品质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梨树独杆密植栽培新技术,可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同时,这种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园技术。梨树密植园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通常要求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对于土壤贫瘠的地区,前5年应先行改土施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巩固改盐效果的关键。多施有机肥可使盐碱含量高、板结程度大的土壤变得疏松,土壤空隙增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
栽植品种和密度。对于一些易成花、坐果率高、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雪青、新梨7号、黄冠、鸭梨、秋月等,总的原则是行距至少大于株距2米,其密度一般为株行距(0.5~1)米×(3~4)米。对于一些成枝力较强、树势较旺的如玉露香梨、红香酥、早红考密斯等品种,应增大株行距,并采取侧生枝刻芽、主干环割、根系修剪、生长抑制剂控制等加大控冠力度的措施。
圆柱形树形的培养。梨树独杆密植栽培新技术还包括圆柱形树形的培养,要求树高达2.5~3.0米,主干高60厘米左右,主干上直接着生22~26个大中型结果枝组,枝组分枝角度70°~90°,枝组上直接着生小型结果枝组和。短果枝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2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