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是什么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0 05:02:02
春秋战国以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即使出现水旱灾害、人口、土地等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人们也可易地而居,另觅土地耕作,洪水过后,再作善后处理。至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又由于诸侯割据,互相攻占称霸,出于对粮食、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吴国兴修的胥溪、胥浦、邗沟等人工运河;秦国兴修的都江堰、长渠和楚国兴修的木渠等灌溉工程。秦统一六国后,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统一岭南地区,出于运输需要,开凿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灵渠建成后,不仅可供通航,且兼有灌溉之利。对战争,经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秦代历史短暂,未能兴修更多水利工程,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仍“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东南垄”、“凿丹徒曲阿”,也为隋代开凿江南运河奠定了基础。在汉代,政权相对稳定,在长达400多年的历史中,除对秦原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取得效益外,在今陕西汉中、河南南阳、四川成都、安徽舒城、江苏扬州等地区和浙江长兴一带,都新建有相当多的塘堰灌溉工程,并开凿了通扬运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3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