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圈枝时间和方法
一、荔枝从2月份至10月份处于生长季节,树体生长活动旺盛,这期间都可进行圈枝。但秋冬期间,因干旱低温,苗木护理较难,效果较差,故一般以3-4月份进行较好。
二、选择丰产母树上二、三年生,径粗2-4厘米,位于树冠中、上部的健壮枝条为圈枝对象。在枝条基部上方约20厘米处(便于包泥和锯离)作环状剥皮。切口深达木质部。剥皮长度约为枝粗的一倍半,切口要整齐,以利发根。剥皮后刮除木质部外表的形成层以防愈合长皮,隔几天即上泥包
三、泥包应湿润且有一定空气。传统方法是用泥条:用稻草浸水几天后,晒干搓软,与泥混合,干湿以塘泥粘着稻草不掉为度,然后扭成1尺来长、两头尖的“泥蛇”。将泥条直接缠包在圈口上,做成粗约为枝径3.5倍,长约为技径4-5倍的泥包。最后包上塑料薄膜保湿,上下扎紧。试验证明,如以椰糠(做椰衣扫帚敲出的碎屑)或细木糠混合塘泥做泥包,更有利于新根萌发生长在泥包材料中加入少量鲜牛粪或过磷酸钙粉拌匀,可超到促进发根作用
四、圈枝包泥后约70天至90天,长出新根3次,即可镪离母树进行假植。为提高成活率,最好能提前检查发根情况,不拆包而见到新根生穿泥包,沿薄膜拐弯生长时,可小心解开薄膜,加缠一层泥条(切勿弄松泥包),重新包上薄膜,待新根再次生透泥包时即锯离母树进行假植
五、假植地应选水源方便,土质疏松适度的地方为苗圃。假植前应剪除部分枝叶以减少蒸发量。按假植时间长短,从利于今后起苗而考虑假植密度。之后充分淋水,以后常淋水保持湿润。初植时要插树枝叶遮荫。荔枝苗的新根很脆弱易断,俗称“玻璃根”,假植或定植时要注意保护。水东和糯米糍品种圈枝育苗效果较差,嫁接较好。如要圈枝,更需加强护理。
要施好荔枝果后肥。荔枝丰产必须靠采果后15-20天以内放出第一批梢和九月下旬之前抽发的第二次梢,这些梢是次年的主要结果枝。因此,荔枝收获后,要进行重施果后肥,这对恢复树势,促进结果母枝健壮生长十分重要,也是克服荔枝大小年的有效措施。据试验,荔枝采果后及时进行施肥的比不施肥的树约可增产20%。采果后的施肥量是:一般每株树施入尿素2斤,过磷酸钙2斤,粪水2担,土杂肥3~5担,花生麸34斤。施肥前先把麸粉和粪水、磷肥和牛尿一起沤腐,然后于树冠滴水下的地面开沟5寸施下,待干后爱土。如树根露出的,还应用肥泥、草皮泥或塘泥进行覆盖
荔枝圈枝繁殖也称高空压条,广州地区称驳枝,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虽消耗材料多,但方法简单,易为群众所掌握,能较快育成苗。为了提高圈枝繁殖的效益,要掌握好母树及枝条选择、圈枝时间、剥皮和包扎、下地假植几个技术环节。
在广州地区于2月下旬至5月中旬圈枝(因早、中、晚熟品种而不同)。若在采果后圈枝,则不影响当年产量,发根也快,锯离母株假植的气候条件较好,有利于成活。
圈枝育苗又称空中压条、驳枝、压枝。
2~4月(春季)是圈枝育苗的好时机。用较锋利的刀在选定的较圆滑的部位上环切两刀,两个切环相距3厘米左右,切口深度以刚切断韧皮部而不伤木质部为佳。然后把两环切口之间的皮层剥去。同样,不要弄伤木质部,也不要留下韧皮层。为了使两环切口之间的皮层组织失活,也可以在圈枝环剥后利用自然光照晒5~7天后才进行生根介质的包扎。
总之,圈枝剥口要做到两点:一是切口不能过深,伤及木质部后易使枝条得不到水分而干枯;二是两切口之间的韧皮层要完全剥离,防止上下两切口过快重新愈合,影响促根成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5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