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立冬最好的一首诗王维

这首诗名为《冬夜书怀》,与王维的其他诗歌相比,算不得盛名煊赫,但文字写得极为精致凄美,意味深长,其诗曰:

立冬最好的一首诗王维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前后。此时的政坛,已经不像开元时期那样政治清明,宰相不是张九龄等贤臣,换成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我们知道,在开元时期,张九龄是非常有作为且正直的宰相,王维作为后起之秀,给张九龄写了很多自荐信,希望得到引荐。张九龄亦是爱才之人,很欣赏王维的才华,便帮助他回朝做了右拾遗。

此后,张九龄与李林甫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贬荆州,而王维在政坛上亦受到一些压制,心中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首联开篇明义,描写了冬夜的寒冷与漫长,又以“夜漏”和“宫中”点名了时间和地点。在古典诗词中,但凡有“夜漏”一词,基本都代表一种漫长的夜晚。

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冬日之景。在清冷的月色下,草木被浓密的寒霜覆盖着,愈发显得衰颓,而草木之衰败,也让月光显得尤为清寒。短短十个字,却营造出一种冬日孤独凄清的气氛。

颈联,笔锋一转,由景及人。此时的自己,虽然穿着华丽的服饰,但容颜却日渐衰颓,明艳的灯光映照着自己苍白的头发。

诗中的“丽服”与“颓颜”, “朱灯”与“华发”,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显了诗人在夜晚郁闷凄凉的境遇。

尾联点题,描写了朝廷器重年富力强之人,而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无颜再谒见天子。尾联借白首为郎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

西汉时期,汉武帝遇到两鬓斑白的郎官颜驷,便问他:“为何如此年纪还是郎官?”颜驷说:“自己在汉文帝时期就当官了,但文帝好文而自己尚武,汉景帝好老而自己尚少,陛下喜欢年富力强之人,而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所以至今还是一个郎官。”

再回到这首诗本身,王维借景抒情,写出了冬夜的萧瑟与漫长,更指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真正做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之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7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