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中适宜水层的定义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0 11:48:34
稻田适宜水层深度水稻正常生长需要的淹灌水层深度。世界各地多采用淹灌方法栽培水稻,水层深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适宜水层深度受水稻品种、生育阶段、土壤性质、气候条件、水源状况、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各国采用数值很不一致。
中国多采用浅水勤灌的灌水方式,适宜水层深度大致是:插秧时,小于10mm,返青期20〜30mm,分蘖期15〜30mm,孕穗 到开花期20〜40mm,乳熟到黄熟期10〜30mm。
为了节省灌溉水量,一些科研单位开展了湿润灌溉的 试验研究,在孕穗期以前仍采用浅水勤灌的用水方式,在抽穗期以后采用“干干湿湿”、保持土壤湿润的栽培方式,减少了田间耗水量,提高了水量利用率,改善了土壤通气状况,有明显的省水增产效果。
、农田水分状况
(一)旱田适宜的农田水分状况
不允许地表积水
有盐碱威胁地区,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以免发生盐碱化。(二)水田适宜的农田水分状况
水稻是喜水作物,除适时晒田处,田面要经常维持一定的水层。但水层不能过深, 否则会使根系缺氧,使根部发生无氧呼吸,有毒
物质增加, 影响根系生长发育,甚至烂根。
目前多用浅水勤灌, 适时晒田。缺水地区应推广控制灌溉技术。地下水位不宜过高, 应保证一定的深层渗漏。适量的深层渗漏对水稻生长有利, 可增加根部氧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8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