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业种植,

种植要掌握好密度和施肥量。

农业种植,

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

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增补资料]

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发病最适温25-30摄氏度,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三唑酮类农药已经普遍对其产生了抗性。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均易发病。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预防用药:百泰1500倍或者25%使百克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加新高脂膜喷雾,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借雨水传播,7-10天一次。小弓棚栽培预防期为12月前后及第二年5月份前后,发病初期预防和防治用药:武夷菌素1000倍,翠贝3000倍、50%使百功1000-1500倍、凯泽2000倍与成标500倍混用、龙克菌500-600倍。

要注意药剂的轮用,不要连续使用同一个品种药剂2次以上。

.

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

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增补资料]

病菌在潮湿和25度左右时最容易发病。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发病最为严重。要以预防为主,用药最佳时期为草莓第1花序20%以上开花和第2花序刚开花时。药剂选用:凯泽1200倍或农利灵1000倍或50%使百功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连续防治2次,交替用药。病害较重时,可选择凯泽1200倍加百泰1500倍或凯泽1200倍,

50%使百功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现混现用的,效果更好。

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

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

虫害防治

1.线虫

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一是烧毁病株,用敌百虫乳剂400~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2.蛴螬

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在危害期灌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结合浇水向流水中滴入水胺硫磷,每667㎡用药1千克。

3.草莓卷叶蛾

每年4~5月份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叶,并把叶卷起来在里面吐丝结网继续危害。

防治方法:

开花前和采摘后,用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操作计划如下:

繁殖苗地的准备

选择排灌方便不易积水、肥力较高的水田,或菜园土(前在作物及使用过绿黄隆除草剂的土块)。

施足基肥(饼肥、家肥、人粪尿、磷肥)腐熟后撒施,同时每亩用50%辛硫磷一斤或3%呋喃丹三斤,拌细土25斤撒施后,翻土作畦。畦宽1.5—1.8米,龟背形以防积水,土要碎。

每株的选择及定植。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

摘除病叶与老叶。我市一般在公历四月份定植于繁殖地(日平均温度在12℃以上)。每畦定植两行,

离畦面边30厘米处定植,株距60—80厘米。栽后,立即浇水定蔸。

肥水管理,育苗地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钾,每亩用腐熟的菜饼200斤加尿素7—8斤,磷肥50斤,钾肥10斤,水溶解后每隔20天浇溉一次。人粪尿也可代替。每株定植成活后(一星期后)喷赤霉素(九二O),既每一克“九二O”兑水40—50斤,(九二O先用浓度高的白酒在干净的碗内化解)喷雾。连喷两次,时隔一星期至10天。

八月份严格控制施氮肥,让其适当干旱,但不要过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9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