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嫁接的发明人

人们很早就发现林中树木枝条相互摩擦损伤后,彼此贴近而连结起来的自然嫁接现象,中国古代称为“木连理”。嫁接就是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而创造的一种生产技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学者普利尼都先后提到过嫁接。 5世纪枝接和芽接技术在地中海地区的应用渐多。16世纪英国已有劈接、冠接和舌接等枝接方法。芽接技术在欧洲普遍应用是在17世纪以后,当时主要用来繁殖桃、油桃、杏等核果类果树。

嫁接的发明人

中国关于嫁接的早期记载见于《氾胜之书》,内有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北魏《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和嫁接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 在6-13世纪的几百年中,嫁接技术在牡丹和菊花等观赏植物和果树方面有很大发展。南宋时韩彦直在其著作《橘录》中赞美柑橘嫁接技术的神妙时称“人力之有参于造化每如此”。13世纪由于蚕桑的发展,桑树嫁接受到重视。17世纪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谈到嫁接和培养相结合可促进植物变异。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嫁接的历史还不足100年,但发展十分迅速。

嫁接技术是战国时期发明的。

贾勰在《齐民要术·插梨第三十七》有记载。汉朝时,嫁接技术发展到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的嫁接。金元时代,又有了身接、皮接、枝接、根接、靥接和搭节六种嫁接方法,并应用于桑树和果树的嫁接。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9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