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亭子口水电站的简介

亭子口水电站,目前是四川大唐集团旗下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在四川排至前5名。

亭子口水电站的简介

在建过程中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2010年12月29-30日,创造了单仓单日浇筑量15840立方米的同类工程施工强度的世界纪录;2011年10月22日创造了天然骨料碾压混凝土世界第一长芯纪录。

嘉陵江的水利概况

苍溪县历史源远流长,据蟠龙山脚及铧厂沟出土文物证实,约1万年至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奴隶社会时为巴国之域,今歧坪、东溪及东河流域一带先民建立民族公社地 ,称“平州国”。秦、汉属阆州地。置县始于西晋太康六年(285),南宋元嘉八年(431)易名汉昌,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苍溪,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阆中,十三年(1380)复置苍溪至今。

民国初期隶嘉陵道保宁府,1950的属剑阁专区,1953年改隶南充专区,1985年9月划入广元市。

2004年8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28号)同意苍溪县撤销登高乡建制,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歧坪镇。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0号)批复:

一、原由广元市及苍溪县认可和批准的东溪、文昌、歧坪、元坝、五龙、龙山、三川、东青、城郊9个办事处应予以撤销。

二、苍溪县撤销五里、六槐、寨山、马桑、茶店、伏公、两河、天观、店子、张王、金壁、南阳、万安、烟峰、文林、土鲤、田菜、双石、双田、白岩、鞍子、金斗、柏杨等23个乡和江南、王渡2个镇。

三、苍溪县扩大18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江南镇和六槐、茶店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陵江镇。陵江镇人民政府驻烟丛寺。

将原王渡镇和五里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云峰镇。云峰镇人民政府驻烟峰楼。

将原寨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东青镇。东青镇人民政府驻东青场。

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王镇。龙王镇人民政府驻龙王场。

将原马桑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白桥镇。白桥镇人民政府驻白桥坝。

将原天观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三川镇。三川镇人民政府驻三川寺。

将原店子、张王、金壁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元坝镇。元坝镇人民政府驻元坝场。

将原南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歧坪镇。歧坪镇人民政府驻歧坪场。

将原万安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白驿镇。白驿镇人民政府驻白庙场。

将原土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漓江镇。漓江镇人民政府驻漓江场。

将原田菜、双田2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东溪镇。东溪镇人民政府驻东溪场。

将原双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高坡镇。高坡镇人民政府驻高坡场。

将原白岩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文昌镇。文昌镇人民政府驻文昌场。

将原文林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岳东镇。岳东镇人民政府驻岳东场。

将原鞍子、金斗、柏杨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山镇。龙山镇人民政府驻龙山场。

将原白鹤乡柳池村第四、五、六村民小组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门乡。石门乡人民政府驻石门场。

将原伏公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白鹤乡。白鹤乡人民政府驻白鹤铺。

将原烟峰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月山乡。月山乡人民政府驻姚家坪。

调整前,苍溪县64个乡镇平均面积36.4平方千米,最大的鸳溪镇69.74平方千米,最小的金璧乡14.31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761535人,乡镇平均人口11898人,人口最多的陵江镇69419人,人口最少的金璧乡5285人。 

调整后,乡镇平均幅员面积59.74平方千米,幅员面积最大的陵江镇186.19平方千米,最小的双河乡22.97平方千米;乡镇平均人口19526人;人口4万人以上的镇3个,人口2—4万人的乡镇10个,人口1—2万人的乡镇20个,人口1万人以下的乡镇6个;人口最多的陵江镇109528人;人口最少的龙洞乡7195人。

2005年,苍溪县辖22个镇(陵江、元坝、歧坪、东溪、云峰、东青、五龙、永宁、三川、龙王、白驿、漓江、岳东、高坡、石马、文昌、龙山、八庙、白桥、鸳溪、唤马、运山)、17个乡(龙洞、白山、中土、桥溪、浙水、新观、禅林、白鹤、月山、河地、石门、石灶、黄猫、彭店、亭子、双河、雍河)。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巴山东障,剑门西横,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地跨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九龙山主峰为最高,海拔1369.2米,嘉陵江出境处涧溪口海拔352米最低。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 丘及河谷平坝构成。辖64个乡(镇)、734个行政村。人口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2万,居住着汉、回、壮、傣、藏、彝、布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0.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7人。幅员面积2330.19平方公里。东与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接壤,西与剑阁县相邻,北与广元市元坝区、旺苍县交界,南与阆中市相连。国道212线贯穿南北。紧接宝成、南达铁道。

改革开放以来,苍溪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体经济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DP)、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10%以上的递增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0倍。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正向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迈进;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外开放、引资嫁接改 造县内骨干企业,以罐头食品、丝绸、毛麻纺织、粮油饲料加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内外开通,商品流通活跃,一百余个综合、专业市场遍布城乡,已建成在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龙山果苗市场、沙参市场、元坝红桔市场,东溪兔毛市场。

县城陵江镇紧靠嘉陵江边。城区建成面积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多人,流动人口5万多人。新建街道纵横平直,宽敞整洁;现代楼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园林道路绿树杂花,青翠葱郁;水陆各路商贾云集,物货齐全;邮电通信连接四海, 畅通全球。县城更兼地理形胜,依山傍水。嘉陵江绕城东流,少屏山肃穆南拱。新建嘉陵江大桥,钢混肋拱,雕花栏杆,横卧碧波绿水之上。环城公路宽阔平坦,沿江延伸,俨然古城墙一道,壮观如斯。

九曲溪由北向南,穿城而来,春和景明,夹岸垂柳拂面,一溪清流落江。城北古离堆山,拾级而上,有画阁凉亭,可供游人信步玩赏,纵览山河风光。

苍溪县气候温和,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 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6.9℃,一月平均气温6℃,七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气温-4.6℃,最高气温 39.3℃,昼夜温差3-7℃,全年无霜期28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

苍溪县历史源远流长,据蟠龙山脚及铧厂沟出土文物证实,约1万年至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奴隶社会时为巴国之域,今歧坪、东溪及东河流域一带先民建立民族公社地 ,称“平州国”。秦、汉属阆州地。置县始于西晋太康六年(285),南宋元嘉八年(431)易名汉昌,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苍溪,明洪武十年(1377)入阆中,十三年(1380)复置苍溪至今。民国初期隶嘉陵道保宁府,1950的属剑阁专区, 1953年改隶南充专区,1985年9月划入广元市。古有“川北淳邑”雅称,今有“绵绣梨乡”之美誉。

苍溪文化底蕴厚,英才辈出,汉代谯玄廷对第一,南宋王越状元及弟,明代王绩九子八进士佳话传世,顾恺之、杜甫、元稹、陆游、杨瞻等众多文人墨客曾聚咏于此;境内云台观、武当山、少屏山为中国古代道佛两教圣地;巴山火龙、威风锣鼓、唤马剪纸等民间艺术远近闻名。

资源丰富: 一是农作物品种多,产量大。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经济作物10类,64个品种,是国家、省属粮油、雪梨、中华猕猴桃、脆香甜柚、蚕茧商品基地县。苍溪雪梨果肉皎洁,汁多味甜,被誉为中国“沙梨之冠”;中华猕猴桃营养丰富,清香甘甜,近年来发展迅猛,产量倍增;脆香甜柚脆嫩可口,老少皆宜,获世界粮农组织科技之星重奖。 二是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银杏、山楂、油桐、白蜡、黄柏、杜仲等有极高开发价值的植物30多种。以 猪、牛、兔、鸡、鸭、鹅为主的动物多达100多种。瘦肉型猪、肉(毛)兔已形成批量生产。三是地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沙金储量13吨,分布于嘉陵江沿岸;北部九龙山构造天然气储量50亿立方米,现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和人民生活。四是水利资源潜力很大。嘉陵江、东河(宋江)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大小支流溪沟密布全县,水能蕴藏量29.86万千瓦。拟建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初设装机 80万千瓦,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功能,效益十分显著。五是旅游资源可供开发。临江寺素称“嘉陵第一楼”,唐代诗圣杜甫、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经留下宝贵题咏。大获莲池,峭壁昂霄,地势险峻,为历史上有名的抗元据点。崇霞宝塔,凌空飞构,巧夺天工。寻乐书岩溶清代书法、石刻为一炉,壁走龙蛇,石窟生凉,宛如“云中世界”。

嘉陵江水力资源具有巨大潜力,水能蕴藏量共1525万千瓦(其中:陕西108万干瓦,甘肃366万干瓦,四川1051万千瓦),可能开发开的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电站303座,总装机可达870万千瓦,年发电量408亿度。现已开发小水电站91处,设计总装机52万干瓦,设计年发电量27亿度。现有水能利用程度仅为6%。流域内水力资源以支流白龙江为最丰富,可装机容量为413万千瓦。碧口水电站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保证出力7.8万千瓦。年发电量14.63亿度:宝珠寺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4万干瓦。两项电站装机容量为94万干瓦占总机容量的22.76%。

宝珠寺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中区三磊坝附近,在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白龙江下游,是白龙江干流规划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坝址流域面积2842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35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770立方米/砂。该电站1978年曾列入国家基建计划,1985年正式复工建设。宝珠寺水电站的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灌溉、防洪、工业用水、航运、漂木等的综合利用大型枢纽工程。水库正常高水位588米,总库容2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3.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64万千瓦,保证出力15.6万千瓦,年发电量22.78亿度。为了灌溉引水,拟在左岸预留取水口,可灌溉嘉渠地区233万亩农田。

紫兰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境内,是嘉陵江水系白龙江干流的最后一个梯级电站,距上游已建成的宝珠寺水电站14千米。紫兰坝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高程488米,总库容3500万立方米,调节库容1200万立方米。电站建成后,作为宝珠寺水电站的反调节电站,可增加宝珠寺水电站调峰容量60—115MW,使宝珠寺水电站充分发挥调峰效益,还可改善下游嘉陵江的航运条件。工程预计在2004年10月实现大江截留,2006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2006年底工程完建。

亭子口水利枢纽,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境内,是嘉陵江干流的控制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灌溉及城乡供水、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并具有拦沙减淤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458m,总库容40.67亿m?,可灌溉农田292.14万亩,电站装机容量4×275兆瓦,保证出力187~163兆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31.94~29.67亿千瓦·时。工程等别为I等,工程规模为大(1)型。2009年11月25日开工。2013年8月9日、29日,1、2号机组相继提前投产发电。 建国前,嘉陵江干流流域内水利建设,仅仅靠蓄冬水田、小搪、小埝、龙骨车提水等灌溉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说是靠天吃饭,一遇干旱,田成了望天田,田土龟裂、粮食减产或颗粒无收,一遇洪灾,沿江两岸农田被淹没,人民生活贫困、常常出现逃荒,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建国后在流域内掀起过群众性兴修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经历四十年的苦干,共建成大小水利工程处。其中,大型水库2处(一处是甘肃省碧口水库,一处是四川省升钟水库),中型水库17处;小(一)型水库128处:小(二)型水库2130处。总库容22.2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55.78万亩。

嘉陵江干流流域内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升钟水库。也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它位于嘉陵江右岸一级支流西河中游,南部县升水乡的碑坯庙,因规划、修建时属升钟乡所辖,故以升钟命名。它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等综合效益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大坝于1977年12月正式动工兴建,1982年8月建成,坝高79米。1984年7月9日下闸蓄水。升钟水库,地处川中丘陵区,控制流域面积1756平方千米,占西河流域面积的50.2%,水库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6.27亿立方米,主要灌南充地区嘉陵江右岸耕地,灌区范围北起阆中县嘉陵江一级支流白溪河,东沿嘉陵江至武胜县南溪乡,西靠嘉陵江与涪江分水岭,南接合川县境,略呈长条形,南与北部窄,中部宽。幅员面积约5595平方千米,灌区现有总耕地面积296.8万亩,耕地率为35.3%。灌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人口密集,农垦发达,计有7县一市、农业人口达284.33万人,劳动力129.74万个。灌区经补充规划核实,控制灌溉面积208万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