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病害防治有哪些给药方法?
(1)泼洒法全池泼洒法是防治虾病的最常用方法。它是将整个池塘的水体作为施药对象,在正确计算水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施药浓度来计算用药量,然后把称量好的药品用水稀释,均匀泼洒到整个池塘的水体,以达到防治虾病的目的。
(2)悬挂法也称挂篓(袋)法。即将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或布袋中,悬挂于食物周围或虾经常出没的地方,利用虾到食场摄食或生存活动的习性达到给药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悬挂药物有含氯消毒剂等,药物的使用量根据具体的药物而定。
(3)浸浴法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给药方法。按照浸浴水体的大小,可分为遍洒法和浸浴法;根据药物浸浴的浓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瞬间浸浴法、短时间浸浴法、长时间浸浴法和流水浸浴法。
(4)内服法也称口服法,是精养虾池常用的用药方法。使用时将药物的使用量,按饲料的一定比例加入粉料中混合制成药饵投喂。用药量的计算:口服药量(克)=虾池载虾量(千克)×虾的服药量(克/千克体重);药饵配制浓度(%)=用药量/(载虾量×日投饵率)×100%。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赤鳍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斑点气单胞菌引起。
1.症状:病鳗皮肤、鳍充血、出血,明显发红,严重时发生溃烂,肝、脾肿大,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其中春、夏季节发生较严重。多发生于鳗种及成鳗。
罗非鱼养殖的疾病防控措施对于罗非鱼养殖很重要,现代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病害时有发生,所以疾病的防控措施对水产养殖很重要。下面为大家介绍罗非鱼养殖的疾病防控措施。
一、科学喂养,合理投饲。
罗非鱼养殖的病害防控可以从饲料的投饲方面来预防。选择优质的饲料,根据鱼体重的变化情况按比例适量投喂饲料,不使用有机肥,做到科学喂养,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二、做好改善池塘底质的工作。
定期改善池塘底质,每隔15天使用一次颗粒型的氧化消毒产品。秋冬季节天气多变,温度变化较大,可定期(每隔15天)使用一次解毒抗应激产品。同时应该定期检测虫害(主要是车轮虫),特别是温差较大的天气,车轮虫极易大量繁殖。每隔15-20天拌料投喂保肝护胆类产品一次。
三、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前及时做好抗应激的相关工作,如果遇到突然降温,可以先泼洒食盐,再使用消毒剂消毒,连续用1-2天,1天1次,避免冻伤发生水霉。
以上就是关于罗非鱼疾病的预防方案以及具体的步骤方法。在疾病预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水体、水质的预防以及检查工作。因为大多数的鱼病的产生原因多跟水质恶化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养殖者在预防鱼疾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希望小编的总结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08962.html